設置
書頁

第12章 軍中之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滎陽以東,楚軍大營,王帳。

  這里有兩幅地圖,一幅是滎陽一帶地形圖,另外一幅是整個天下的地形圖。

  此時,帳內只有兩人。

  其中一人站在天下地形圖前,他二十七八歲,身材高大,器宇軒昂,他雙目所看著的,是地圖中的趙國,他正是西楚霸王項羽。

  站在旁邊的,是一位年約七旬的老人,頭發胡子皆已花白,雙目卻炯炯有神,精神矍鑠,是大名鼎鼎的范增。

  項羽道:“劉邦剛拿下魏、代兩國,就急著去打趙國,人數肯定不會很多。”他轉身對范增道:“亞父,你認為,漢軍和趙軍誰會贏。”

  范增道:“表面上看,趙軍有優勢,但韓信用兵狡詐,而陳馀只是個草包。”

  項羽感慨道:“韓信區區執戟郎中,胯下小兒,以前是小看了他。哎!他為何出身如此不好!還甘愿受胯下之辱!”

  因為韓信甘受胯下之辱也不反抗,讓項羽打心眼瞧不起韓信,即使有鐘離昧的推薦,他仍然不屑于重用這種“軟骨頭”。

  “大丈夫能屈能伸”在項羽眼中就是屁話,對于項羽來說,只能伸不能屈。

  項羽又道:“要是我,當時就把那個屠夫給宰了!”

  范增對項羽諸多缺點很是無奈,語重心長道:“項王,一個人只要對你有用,何須在意他過往如何!你看看,幾個月前,陳平又走了,被劉邦重用。”

  項羽不接受范增意見,道:“區區陳平,走了就走了;韓信,誰叫他以前是軟骨頭,我才不會跟這種人為伍。亞父,別扯那么遠,似乎你看好的是漢軍。”

  范增道:“韓信過于狡詐,勝負不好說。不過,若是趙軍敗了,劉邦地盤更大,北方大部分都被他所占,對我們很不利。”

  這時,部下來報,送來一封書信。

  這是跟趙國接壤的邊境守將的書信,是關于井陘之戰的最新情況。

  項羽看后面露笑容,范增看后同樣如此。

  范增道:“好啊,打得好!”

  項羽疑惑道:“我以前見趙歇時,他腰桿子都不敢挺直,他事事依賴陳馀,這變化也太大了。”

  范增道:“要不是這樣,由陳馀那個草包指揮趙軍,早就被韓信滅了,趙國很快就會成為劉邦地盤,趙歇能頂住漢軍,對我們有利。”

  此時,他大腦快速運轉起來,思忖著當前形勢,很快又道:“北方無論如何都不能落到劉邦手里,可派人前去跟趙歇交涉,雙方聯合起來一同對付劉邦。讓人跟趙歇說,楚國可對趙國提供保護,若漢軍再來犯,我方可派兵進入趙國支援。”

  說起這個,項羽就來氣,重重道:“哼!我封趙歇為代王,他未經我允許,竟敢私自再當趙王,根本沒把我放在眼里。”

  范增苦口婆心道:“這是小事,對付劉邦才是大事。只要能除掉劉邦,以后其它各路諸侯隨你怎么收拾,事情要分輕重緩急。”

  項羽斬釘截鐵道:“我會派武涉前去見趙歇,要他跟趙歇說,除非向我認錯、向我稱臣,要不然他打不過劉邦,我一概不管。”

  范增搖搖頭,深深嘆息著,他全力輔佐的項羽就是這個性子,很多時候憑喜好辦事,意氣用事,要是項羽肯聽他的話,整個天下早就是楚國的了。

  ——————

  趙國,井陘大營。

  趙歇來到這里已經十天了,除了關注漢軍東西外,還對軍隊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包括人事、軍紀、軍餉、訓練、后勤保障等等。

  在人事方面,低級軍官的升降、任免全部都有盧田決定,中高級軍官陳馀決定;在軍餉方面,先統一經手鞏志,然后才發放下去;在訓練方面,主要由杜真負責;軍紀方面,由許重負責。

  除此之外,趙歇還對兵事很感興趣,時常跟李左車、杜真、卓鐘楷討論這方面,雖然有以前那個趙王的記憶,但以前的趙王很少管理軍中之事,很少直接指揮作戰,對這方面所知比較有限。

  趙歇將現代業余學來的古代軍事理論,跟這個時空的實際情況相互印證,包括行軍、武器裝備、糧草輜重、軍事訓練、不同情況下的作戰、外科醫療技術等等,他要進行全面了解。

  趙歇勤奮好學,不恥下問,讓三人很是欣慰,覺得趙王越來越有明君風范。

  不僅如此,趙歇還能說出自身的觀點見解(實際上是趙歇將現代所學,結合本時空情況有所選擇地說出來),讓三人對趙王的能力感到驚訝,為此而高興。

  這天午后,李左車主動過來面見趙王。

  他開門見山道:“大王,臣有事稟報。”他看了一下賬內沒其他人,放低聲音道:“有關于盧田、鞏志之事。”

  這兩人都是陳馀的親信,他們的事情,多半跟陳馀多不了干系,趙歇讓李左車速速道來。

  李左車道:“大王,成安君讓這兩人掌管軍中兩個最重要事務,情況非常糟糕。我軍中下層軍官,誰跟盧田親近,盧田便提拔誰,不少軍官因此去巴結討好盧田,臣懷疑,其中有不少人行賄;在軍餉里,鞏志做了不少手腳,大多數時候,實發軍餉只有應發的八成。”

  在征兵制的戰國時期,從軍是百姓義務,普通士卒一般沒有軍餉,但軍官是有的。在從秦末到楚漢時期,由于徭役繁重,先有陳勝吳廣,后有六國遺族紛紛起兵,固然有吃不飽飯的農民為了填飽肚子去當兵。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許多諸侯為了快速招兵買馬,讓深受秦末徭役之苦的百姓從軍,雖然名義上實行征兵制,不得不暫時給普通士兵發軍餉。

  軍餉從哪里來?一開始的時候,是掠奪秦朝官衙,后來只能靠稅收,不過,縱然士兵有軍餉,也不會太多。

  陳馀哪怕被撤銷大將軍職位,勢力還是很大的,正因為他對現在的趙王有信心,才敢于說出來。

  趙歇聽來,感覺到性質的嚴重,要是兩個大問題不解決,直接影響到軍隊戰斗力。

  李左車又道:“大王,只要你能下定決心,臣愿出頭去辦。”

  趙歇道:“哼!這類蛀蟲,決不能再留在軍中。回去之后,我肯定不會放過他。”

  今天上午,探馬來報,漢軍已經拔營起寨撤軍了。

  李左車道:“雖然漢軍已撤兵,但要難保他們不會突然襲擊。臣認為,還得派信得過的將軍,領軍兩萬駐守這里,并且要注意在太行山東麓一帶巡視。我建議,可派杜真擔當此任。”

  這十天來,趙歇對杜真這個人已有一定了解,雖然軍事能力不能跟李左車比,最起碼還是合格的。

  趙歇點頭道:“就依你所言。回去之后,寡人要好好整頓軍隊和朝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