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0章 誓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左車不卑不亢道:“劉邦要打敗項羽,正面跟項羽硬扛會很吃力,他需要拿下北方地區,才能取得對項羽的優勢。一天不霸占我趙國,劉邦是誓不罷休的。這下策,就是積極應對劉邦的攻勢。我們對內加強練兵,整頓朝政,必要時可再征召十萬士兵;對外可聯絡項羽,雙方合作共同打擊劉邦。”

  在全民皆兵的古代,兩百萬人口能動員出三十多萬兵力,只是不能長期進行大動員,如果太多成年男人一直在軍中,會導致農業生產勞動力不足。

  趙歇點頭表示肯定,說道:“聽起來還不錯,只是顯得過于保守了。”

  聽著君主這么說,李左車覺得或許有戲,略有喜色,嘗試性說道:“如若大王只是想保住趙國現有的疆土,只能采取保守之策。”

  這下,趙歇更來了興致,淡淡一笑道:“你把中策和上策一并說出,別藏著掖著。”

  李左車道:“這中策,是積極擴充實力,擴大地盤,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以北方地區尚未被劉邦、項羽占據的諸侯國作為目標。燕國國力不如我國,將其拿下困難不會太大,待吞并燕國后,再適當運用策略吞并齊國。這樣一來,我方有六百余萬人口,疆域廣闊,完全有跟劉邦、項羽單獨一方抗衡的本錢。劉邦和項羽兩人,誰強大,我們就聯合弱小一方共同打擊。”

  “說得好!說得好!”趙歇開心大笑,“繼續說下去。”

  李左車道:“這上策,就是以成為天下主宰作為目標。在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礎上,先聯合一方滅掉另外一方,然后再全力對付剩下一方。大王,這上中下三策,采取哪一種,這就要取決于你的雄心了。”

  趙歇點頭認可,在現代時研究楚漢歷史,就斷定李左車有大才,現在看來果然不假,他心情暢快著。

  觀察著君主的反應,李左車心中一喜,趙王果然沒有再讓他失望,以趙王反應來推測,不可能會選擇下策,估計應當是中策。他更希望趙王以天下為目標,采取上策,但這只能是奢望而已。

  趙歇左手搭在李左車肩膀上,感慨道:“李愛卿,有你輔佐,乃是寡人之幸。劉邦意欲打敗項羽,問鼎天下,他區區泗水亭長能有這個抱負,寡人為什么不可以?”

  他右手拳頭緊握,并將之揚起,信誓旦旦道:“我,自當以一統天下作為目標!”

  這是趙歇發自心底的吶喊,是來到這個世界后,要為之奮斗的理想。

  以前,李左車因趙王的軟弱而失望,時常為此嘆息。他萬萬想不到,原來趙王竟有如此雄心壯志,激動之情從心底涌出,隨即跪下。

  “臣終此一生,絕不負我王!”

  這是李左車發自肺腑的誓言,他激動得差點流淚了。

  以前趙王較為軟弱,缺乏主見,大部分事情都聽陳馀的。而眼前這個趙王,有雄心壯志,能及時判斷出陳馀的錯誤之處,不辭辛勞趕來大營,今天他所見到的趙王,言談舉止、行為風格,都跟以前大不相同。

  李左車不明白趙王為什么會突然間變化如此之大,但不管怎么樣,這是向好的方向變化,是他樂于看到的。

  趙歇將李左車扶起,看著這個心情激動人才,無比堅定地道:“從今日起,寡人跟以前的自己告別,以后的趙王,必定會是明君。”

  天色已晚,兩人在軍事方面又再交談一小會后,趙歇讓李左車回去休息。

  趙軍士兵回來后,將卒們都吃了一頓好飯菜,那些受傷士兵都被集中救治。這些只是輕傷而已,那些在戰場上重傷的根本無法跟隨撤退,只能重傷而死。

  這天晚上,李左車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趙王的巨大變化,讓他始終處于興奮之中,一直到半夜才睡著。

  趙歇躺在溫暖的被窩里,他同樣睡不著,在思考著某些事情,這種事是不能跟任何人商量的。

  今天已經成功奪取了兵權,但陳馀影響力實在太大了,必須千方百計削弱陳馀在軍中和百姓心中的威望,增強趙王自身威望。

  想了好久好久,終于想到了另外的可行之策,那就是輿論,將不利于陳馀的消息盡可能散發出去。

  翌日一早,快馬從趙軍大營而出,這是趙王派出的人,要向都城各級文武官員通報井陘大戰的消息。

  杜真、孟通兩人率領士卒越過井陘驛道,來到綿蔓河東岸,陣亡的趙軍遺體都在這里,僅僅是遺體而已,所有兵器皆已不在,都被韓信弄走了。

  在這天,趙歇看望傷兵,對士兵噓寒問暖。

  大營某個帳篷,這是陳馀居住地,文世笛、盧田、鞏志一齊來到這里。

  從昨晚開始,陳馀就一直郁悶著。

  盧田道:“大將軍,今日大王去看望那些傷兵,就好像對待家人一樣,問這問那的,做出一副關心的樣子。”

  盡管陳馀已經被解除大將軍之,但在三人心目中,陳馀仍然是統帥。

  鞏志道:“他這是收買軍心。”

  文世笛道:“我想不到,趙王會這么厲害。”

  陳馀不耐煩道:“行啦行啦!沒有我就沒有大王,我的確有小小的失誤,過不了幾日,大王自然會恢復我大將軍之職。”

  他的警惕心,不像跟隨他的人那么高。

  ——————

  趙國都城,襄國。

  十月十六日,趙王離開都城已經三天了。

  昨天下午,有快馬回來,向官員們通報井陘大戰的情況。在通報中,明確說明了作戰情況、陳馀所犯下的錯誤,以及陳馀被撤掉大將軍之事。

  今天,這個消息開始在都城傳揚。

  襄國城內東南位置,這里有間客棧,名為“興隆客棧”,乃是襄國最有名客棧之一。

  客棧生意不錯,在中午時分,客棧大廳的食桌,有一半都坐著食客。

  在某張食桌上,有兩個趙軍中的什長,邊吃飯喝酒,一邊在發牢騷。

  什長甲說道:“我以為,大將軍一定能打敗漢軍,誰知道在漢軍面前竟然吃了大虧,要不是大王趕去大營,趙軍早已全軍覆滅了。這樣的大將軍,就該被撤換掉!”

  什長乙說道:“由大王親自掌兵,但愿會公平一些。”

  兩人自問能力不錯,但軍隊里的中低級軍官的提拔、升降,一向由跟陳馀關系很好的盧田負責。盧田賞罰不公,兩人從秦末開始從軍,立下很多功勞,只因沒有巴結討好盧田,到現在還只是個什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