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519. 蠟燭,繩子,鐵鉤子3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不管老頭是什么意思,至少趙天賜已經把這事,按照自己的專業捋了一捋。

  那個招搖惑眾修建龍骨廟的道士,多半是他的前輩。

  修廟是假,以此作為掩護盜墓是真。

  只是這中間出了什么問題,整座廟塌陷下去,一時間找不到原因。

  后面來的那幫和尚,不用說,也是“本專業”的前輩。

  以和尚職業為掩護,在廟下挖條暗道通進古墓中摸寶貝才是他真正的意圖。

  只是為什么后來會全部出事,這也是現在不能想明白的問題。

  總之,不管是道士還是和尚,都是為了盜墓倒斗而來,只是他們都失敗了。

  但是從他們失敗的教訓中,至少能夠得出三個結論。

  第一就是,他們想挖的墓地肯定很深,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到達的。否則他們沒有必要這么掩人耳目,搞出這么多事情來。

  第二就是那個墓地必定是藏在水下,不然的話和尚們不會在道士修建的廟宇整體下沉之后,還來繼續探索。

  第三就是下面埋著的這玩意,肯定不僅僅是金銀珠寶那么簡單。如果只是錢財,那么這兩批人不會費盡心思喬裝打扮成和尚道士。

  不過無論如何,于奇正他們都得想辦法過去看看。

  問明了詳細路徑和地形地貌之后,第二天幾人便按照趙天賜的吩咐,分別購買了蠟燭,繩子,鐵鉤,肉干,白酒等物,就朝著龍骨廟出發了。

  等到了龍骨廟時,已經是傍晚了。

  雖然來之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到了之后才發現,這個廟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殘破得多。

  毫不夸張的說,如果再晚來一點,整座廟會不會坍塌都很難說。

  看到眼前的這種“危房”,于奇正唯一的想法就是上前用紅筆寫一個“拆”字,然后在外面畫一個圈,最后畫上一條象征著白花花銀子的斜杠。

  且不管別人敢不敢進,反正他們幾個是敢的。

  這座龍骨廟也沒分什么三進三出,反正連個廟門都沒了,還談這些講究,純粹是笑話了。

  總之,就是一個巨大的魚頭就是大殿,魚嘴就是廟門。

  進去之前,倪大虎還是不能相信,在魚骨邊端詳了半天,最后才說道:“我日打你地姆媽地過批哦,這玩意還真的是魚骨頭。老子還冒有看倒過怎大地魚骨頭呢。”

  且不管倪大虎的竟陵話,幾人小心翼翼地朝內走了進去。

  廟堂內龍王爺的泥像早就不知哪去了,地面梁上全是塵土蛛網,不過在里面看不出房梁是由魚骨搭建的,估計魚骨都封在磚瓦之中了。

  眾人又細細打量了一番,這里墻壁上的石灰還沒完全剝落,勉強能夠辨認出上面有“風調雨順”四個大字,地上有好幾窩小耗子,看見來人了嚇得嗖嗖亂竄。

  既然進來了,也就不敢在龍骨廟的廟堂中多待。

  畢竟看這個逼樣子,這破廟可能隨時會塌。到時候被上面的房梁瓦塊一埋,可就全都嗚呼哀哉了。

  于奇正突然記起了《奇門遁甲》里的一些講究。

  但凡建寺修廟,與安宅修墳相比,雖同為陽宅,但風水方面又些許不同。

  520.行內人的暗門4

  寺廟是為了造福一方,不能隨便找個地方就蓋。

  因此,建寺廟之地必是星峰磊落,明山大殿,陽氣充足。

  可是這龍骨廟,從根本上來講,就已經違背了這一原則。

  于奇正更是斷定這中間有蹊蹺。

  趙天賜在廟內轉了好幾圈,最后搖頭說道:“高手啊,高手。”

  于奇正他們立即就明白了這話的意思。

  假如說,之前來的人沒有任何發現無功而返的話,也就是到此為止了。那么趙天賜不會發出這種感嘆。

  然后就是如果這個進入的路徑很容易發現,趙天賜也不會發出這種感嘆。

  那么就只剩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這個路徑很難發現,但是被前面的人解開了謎,讓趙天賜感嘆“高手”。

  第二種情況就是趙天賜找不到進去的路,但卻知道前人進去過,所以感嘆“高手”。

  “碼的,干個挖墳掘墓的活,還裝尼瑪個逼!”倪大虎忍不住罵了起來。

  被倪大虎一罵,趙天賜也不敢繼續以“專家”的面目出現,苦著臉說道:“這里沒有入口。”

  “是沒有入口還是你沒發現入口啊?”倪大虎毫不客氣地說道。

  “這個……”被他這么一咋呼,趙天賜也不那么肯定:“反正我是沒發現入口。”

  “曹尼瑪的,挖!”倪大虎取出隨身的鐵鎬罵了起來。

  “倪局,等等。”黃杏坐到了地下。

  “干啥?”倪大虎不滿地叫道。

  “我相信趙兄。”黃杏冷靜地說道。

  于奇正也同意這個說法。

  姑且不談趙天賜的水平有多高,但人家怎么說也是“專業人士”。

  什么叫“專業人士”?

  就是說你是做建筑的,雖然你自己不會做海底隧道,但只要讓你經過海底隧道,你就能知道這其中的施工難度有多大。

  如果技術更高點,至少能看出這個工程的受力點是在哪里。

  然后通過受力點,就能推算出你從哪里開始施工。

  簡單點說,就是對于技術人員來說,破解比新建要簡單得多。

  再比如說,你要在家里安裝一個暗墻,你安裝的時候要花費很多心思,但是如果行內人仔細觀察的話,很容易根據瓷磚之間的不規則縫隙距離找到暗門所在。

  趙天賜不一定能建造出這么一個結構,但如果這里面有什么機關,他要看出來倒不是什么難度了。

  現在的問題是趙天賜根本就沒能看出任何暗門。

  那就是說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暗門實在建得太巧妙了,連行內人都看不出。

  第二種可能是根本就沒有暗門。

  于奇正仔細思考了一陣,覺得第一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理由是,即便是在后世,不管你工藝做得多好,只能瞞過行外人,或者沒有想到你會有暗門的行內人。

  假如一個行內人,事先知道你這個房子內有暗門,就不可能發現不了。

  而他們現在的情況就是,趙天賜這個“行內人”已經知道這里有“暗門”,而且專門就是來察看這些暗門,卻又一無所獲。

  按照這個來推論,這里面必定沒有暗門。

  但是這又與大前提有沖突了。

  因為從之前了解的信息來看,這里一定會有暗門。

  這到底是怎么一個情況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