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長恨、水長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說到這里,張有德還是覺得現在說這個還是為之過早,及時止住話頭。

  既然已經決定不合作,于奇正也不想知道更多,躬身說道:“您真的看錯了,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工匠。如果沒什么事我就告辭了。”

  張有德凝視于奇正片刻后,開口說道:“好吧,你就先回去好好想想吧。不過,不要讓我等太久。”

  于奇正走后,從屋子外間閃進一個黑衣勁裝大漢。

  黑衣大漢對張友德躬身行禮道:“家主。”

  張有德沒理會他,重又走回書桌旁。

  黑衣大漢緊隨其后,見張有德去提案上的毛筆,急忙上前一步搶著硯墨。

  張有德將面前的宣紙鋪平之后,用鎮紙壓住一角。

  這正是之前于奇正所聽到他唱的那首歌歌詞。

  黑衣大漢朗聲說道:“上至商周《詩經》、《楚辭》起,到漢賦,再到當前格律詩,尚無出現這種體裁。據小人看來,這種體裁必將發揚光大。家主文采蓋世,可謂開宗立派第一人也。”

  張有德搖搖頭,從鼻子里哼出一聲:“我這不過是效仿于奇正而已。”

  說完這句,抬起頭來慢慢地吟道: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黑衣大漢說道:“這兩句亦可稱得上千古名句。不過小人以為,這是那于奇正無意中撞彩,偶有所獲而已。況且,就這么一句,還談不上一種完整的體裁。與家主著力完整構思相比,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張有德的筆懸停在半空中,又念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黑衣大漢大驚道:“莫非這也是他所作?”

  張有德點點頭。

  黑衣大漢想了一下,立即笑道:“不過這也沒什么,他也最多是個文人。您可是……”

  張有德猛地抬起頭,目光凌厲地瞪了黑衣大漢一眼。

  黑衣大漢自知失言,急忙住嘴。

  張有德低下頭,筆鋒落在紙上開始作畫。

  簡簡單單三下兩下,幾株形態不一的柳樹便躍然紙上。

  黑衣大漢不敢再作打擾,靜立一旁候著。

  緊接著,一道小河出現在柳樹邊。

  工筆極秀,幾筆間便將江南的旖旎春色畫了個盡。

  讓黑衣大漢想不到的是,張有德居然是重筆落下,筆勢變得厚重拙樸。與之前的風格完全不搭。

  按照正常來說,一幅畫內風格都是完全統一的。不然的話,由于不協調,很難產生美感。

  之前的河邊垂柳,都是筆鋒飄逸、清雅致遠。可現在這這這……

  一道宮墻。

  在柳樹的后方,張有德畫下了一道厚重森嚴的宮墻。

  不僅厚,而且高。

  宮墻的高度,幾乎快與樹梢平齊。

  讓人看到這里,腦子里立即出現一副畫面:在那厚厚的宮墻后面,一個錦衣麗人屈膝坐在地面,雙目無神地看著高高的宮墻,卻只能看到一縷新發的柳芽。

  輕靈的小河柳樹與笨重的宮墻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強大視覺沖擊和心理震撼。

  緊接著,張有德在畫面上方遠角,畫了一道嫩芽般的新月。

  整幅畫面的凄婉哀怨的氣氛,被推向了極致!

  眼見原本和風細雨的江南變成了凄涼傷感的深宮哀怨,黑衣大漢神色渭輕輕嘆了一聲。

  張有德并未停筆,繼續在一株柳樹旁畫了一個身形削瘦的年輕書生。孑然孤立,悵然地仰望著天上的一彎冷月如鉤。

  不得不說,張有德的畫功亦是一絕。增添了這個人物之后,感覺又完全不同了。

  一股濃烈的亡國離鄉的悲愴感,從畫中彌漫開來,迅速充斥了整個房間。

  黑衣大漢的眼眶濕潤了,哽咽說道:“家主……”。

  張有德嘴角露出一個似有似無的笑容,換了一支極細的毛筆,開始在那個書生的身體上涂畫著。

  片刻后,原本瘦弱的書生變成了一個身著甲胄、威風凜凜的將軍。

  張有德又蘸了一下墨水,小心翼翼地給將軍畫上頭盔。

  等他畫完,黑衣大漢“咦”了一聲。

  與身上穿的甲胄不同的是,頭盔并不是現實中所見過的軍隊制式模樣,而是和桌上那個帽子完全相同。

  緊接著張有德運筆如飛,在將軍身后不斷地快速畫著。片刻后,將軍身后多出來一隊士兵。

  隨著士兵越來越多,整幅畫的意境又完全變了。

  現在的這幅畫,充滿了征戰殺戮之氣。凝神望去,似乎都能聽到畫中人所傳出的廝殺吶喊聲。

  張有德這才停下筆,靜靜地欣賞著自己的作品。

  黑衣大漢大喜道:“家主,你……”

  張有德擺擺手。阻止了他要說的話。

  過了好一陣之后才緩緩開口:“以前我心灰意冷,是因為已經完全沒有希望。楊浩,一定要盯緊這個于奇正,一刻也不能放松。這將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名叫楊浩的黑衣大漢臉上掛著控制不住的喜色應了一聲,然后說道:“家主放心,我已經吩咐二郎跟上去了。”

  張有德點點頭:“下去吧。我倦了,想休息一會。”

  于奇正從張有德那里出來之后,心里亂成一團。

  目前事情已經暴露,這個世界上至少有一個人,大致猜出了他的來歷。

  對于他和二俅來說,這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不幸中的萬幸是,張有德不是一般的縣令,否則現在自己恐怕就已經在被押往京城的路上了。

  于奇正現在也明白了,上次能順利出獄,多半是張有德給自己打了掩護。

  現在如果拒絕了張有德提出合作的要求,后果是怎么樣很難預測。

  當前,有幾個問題是必須搞清楚的。

  第一、張有德是怎么得到這頂帽子的,另外一頂帽子和衣服去了哪里?

  第二、張有德到底是什么人?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第三、這件事除張有德之外,還有多少人知道?

  只有搞清楚了這幾點,才有可能想出應對之策。

  于奇正揉了揉太陽穴,前后打打量了一陣之后,小心翼翼地朝一條巷子走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