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六十九章 御前論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韓爌的聲音氣朗音正,在本就不大的文華殿還有一絲回音。

  殿內眾人一時間都愣住了。

  葉向高扭頭看了看這位共事數年的同僚,神色難明,其他閣臣也有些驚愕。

  方才在進宮的路上,韓爌可從沒有說要去遼東啊!

  這是要為進階首輔鋪路?

  倒是朱由校神色一凜,重重點了點頭,就差開口說:這才是肱骨之臣,這才是為大明分憂解難的純臣!

  不過韓爌去遼東,資歷夠了,經驗呢?

  去遼東是要辦大事,指揮千軍萬馬打仗的,可不是寫寫文章,批批奏本。

  “韓愛卿自請出遼東,深得朕心,但是若以軍功籌謀論,是否合適?”朱由校還是想再斟酌一番,畢竟遼東不同于其他地方,建州給予大明的打擊過大,一個不注意就是傾覆之患。

  “遼東事關天下安危,不可不慎重,”高攀龍站了出來,對朱由校道:“圣上,韓大人自翰林任職以來,熟知規制,建言采納與地方多有交流,朝中官員皆以為善能,且知人善用。”

  巡撫一職,不要求你運籌帷幄千里之外,而是鎮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要求知人善用。

  高攀龍的畫外音,殿內眾人也都能聽出來,朱由校初始懵懂,但是魏忠賢在旁點出關鍵,也就知道孫承宗也是支持韓爌的。

  “嗯,朕也以為巡撫一職統籌各方,關乎全局,前鋒有李愛卿,后方有統籌巡撫坐鎮,想來是萬無一失的,”朱由校點了點頭。

  “圣上,”一直沒有說話的葉向高開口:“臣以為,目前中樞事務繁雜,韓大人須臾不可輕離,而統籌兵力,錢糧籌措,兵部尚書趙南星也可勝任!”

  葉向高目視前方,沒有看身旁的韓爌,但是可以感受到其雙眸中已經有冰冷刺骨的寒意了。

  擋人前途者,如殺人父母,首輔一職,咫尺之遙,如果韓爌錯過了此次機會,那么以資歷論,一直以來以能臣巨孽稱的左光斗極有可能直接將韓爌比下去,接替首輔一職,這是志在彪炳史冊的韓爌所不能接受的。

  但是對葉向高來說,別無他法,韓爌資歷太深,出任遼巡撫,如果成功抵御建奴,那么回京之后如何安排?

  除了一任內閣首輔,葉向高想不到別的職位了,那自己就只能推出中樞,回鄉閑賦了。

  倒是站在后面一直沒有說話的趙南星雙眸一閃,兩虎相爭,漁翁得利?

  本來此次召見,趙南星是沒有任何準備的,遼東事出事他是一個時辰之前才知道,除非小皇帝問到自己,否則趙南星都不打算開口的......

  但是現在看起來,葉向高和韓爌之間緊張的關系,讓自己的機會來了。

  御座上。

  “趙南星,韓爌......”朱由校一時間難以抉擇。

  兵部尚書趙南星久歷地方,以謀略論當是沒有問題的,這讓朱由校有些頭疼。

  “皇上,巡撫統籌,不應當以資歷論,而是看是否能因地制宜,行事果決,”作為帝師的孫承宗開口了,一向謹慎的孫承宗此次也沒有選擇站隊,而是提出了較為公允的辦法。

  看著朱由校有些迷蒙的神色,魏忠賢靠近了些,輕聲道:“圣上,孫大人的意思是讓兩位閣臣分別將自己的方略寫出,由眾人評比。”

  咳咳,朱由校輕咳兩聲以掩飾尷尬:“如此甚好。”

  韓爌沒有去看趙南星,而是扭頭看了看葉向高,他知道葉向高不是棧戀權位之人,也許只是想在自己手中將大明的頹勢止住。

  韓爌眉頭緊蹙,但是有些事,他韓爌也可以去做,而且能做得更好!

  “兩位大人有一刻鐘之間思量,一刻鐘之后,韓大人先,趙大人后,分別闡述自己的籌謀方論!”魏忠賢往前走了幾步:“兩位大人,請吧?”

  言罷,幾個當差長隨搬出幾個圓形坐凳,讓幾個閣老都休息片刻。

  而朱由校則起身前往偏殿等候。

  殿內一時間都是默默無聲,等候韓爌和趙南星的結論。兩人都在伏案疾書,想來都是有所見解。

  其他人都坐在凳子上,默默等候。

  東林黨內資歷深厚的高攀龍嘆了一口氣,對于現在場內兩個人的斗爭也有些無可奈何,都是想要做事的,但是有都不肯屈居人下。

  韓爌是如此,趙南星也是如此。

  “孫大人,今晚也辛苦你了,都是孟晚安行事不慎,造成禍患,”高攀龍身旁坐的是軍國重時孫承宗。

  “要論禍患,當初的英宗土木堡才是禍患,現在都是小事,無需擔憂太多,”孫承宗瞇著眼,扭頭看著殿外:“老夫倒是對李定國抱有莫名信心。”

  “如何見得?”高攀龍對李元了解不深,也沒有見過幾次面。

  “隆冬時節,建州堅持不了多久,只要李定國能夠明晰敵我雙方之間優劣,守住遼陽城,并不困難。”

  孫承宗所言,都是朝野上下的共同認知,沒有什么新意,李元百年一見的將帥之才,論見識,恐怕比之殿內現在所有人都要強上不少。

  關鍵是如何去守?

  高攀龍沒有去問,因為孫承宗也不知道,他只是與李元交談過,可能年輕人容易給人信心吧。

  一刻鐘時間很快就到。

  朱由校在當差小太監的帶領下回到大殿。

  “兩位大人,時間到了。”魏忠賢上前提醒。

  韓爌好整以暇,早已坐直了身子,看到朱由校回場,起身道:“圣上,臣已經準備好了。”

  “趙大人,”魏忠賢看向趙南星。

  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輕輕將筆端放下,趙南星也緩緩起身:“臣也已經完成。”

  回頭看了看朱由校,得到應允之后,魏忠賢直起身子:“御前攬卷。”

  兩人的案卷被收起,都被呈到朱由校面前。

  小皇帝雖然自小沒有受到多少帝王家教育,但是天生聰慧,對于事情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一直以來也對遼東事認識頗深,因此面對兩個重臣的卷宗,倒是看的明白。

  殿內眾人看著朱由校攬卷,表情倒是沒有什么變化,也不知先看的誰的。

  大約又過了一刻鐘,朱由校已經看完,咂了咂嘴,不住的點頭。

  “皇上?”魏忠賢上前。

  “哦,朕已經看完了,”朱由校笑了笑:“倒是都有所準備,”

  言罷,小皇帝擺了擺手:“讓大家都看看吧,公允自然要公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