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二十七章:磨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幾天后,一道消息傳遍了整個山間平原。

  山間平原內部,而今已然全部置于山間平原聯盟之下。

  曾經那些不愿意加入或者是脫離聯盟的部落,如今一個不少地被分到了村子內部。

  四個方向,四百個村子。

  一個村子三百人到四百人不等。

  一下子。

  山間平原就有了十來萬人。

  當然,那些食人部落全部被凌峰清理,凌峰可不想好好的一個大環境內部容納幾顆老鼠屎。

  東五六村,張讓接到消息后就是一愣,隨后,放聲大笑。

  實在是紙上列舉的建設村莊方法,真是太好了。

  在水、路修通的情況下,凌峰給出的舉措實在是太好了。

  第一,建設學校。

  在每個村莊內部建設小學,傳授小學知識。

  第二,磨坊。

  修建磨坊,讓村民們更加方便快捷。

  第三,醫館。

  也就是常說的衛生院,關注每個村民的健康。

  除此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舉措。

  比如,在房屋內建造灶臺,方便一家人用柴火煮飯。

  比如,從各地弄出一批雞蛋,送到每個村民家中,孵化小雞。

  當然,還有牛、兔子、狗等動物。

  牛是不可能多給的,凌峰也沒有那么多。

  目前的情況,一個村莊也就是三頭牛的樣子。

  一年到頭,基本都在忙活著。

  “大家都過來。”張讓大笑之后喊道。

  頓時。

  整個村莊的好些人都圍在了張讓身邊。

  “什么事這么高興啊?”東五六村木工小隊的負責人問道。

  “對啊,說說。”農業小隊的女子也問。

  “老大傳來消息,全面建設村莊。”張讓笑了笑。

  “真的?”

  “當然,每個村莊都得按照要求做。”

  “具體做什么?”

  “建造磨坊、學校、醫館,這是三件大事。”

  “那這樣,我帶人建造房屋,你們準備東西,等到老大的人到來后,我們就可以開工了。”

  “好。”張讓點了點頭。

  東五六村能不能走在所有村莊的前頭,就看他們的努力了。

  于是。

  村里的人們,一部分繼續耕地,一部分負責建造房屋。

  其實。

  一個小村子里,壓根用不著那么大的房屋,所以,學校只需要有四間房子就行了,醫館則是兩間房。

  至于磨坊。

  這才是村莊的頭等大事。

  “要不,你先把磨坊建造起來,按照紙上說的這個?”張讓對著木工負責人道。

  “我看看。”木工負責人開口。

  順手從張讓手中接過了圖紙。

  隨后,蹲在地上研究起來。

  “除了這張圖紙的其他東西呢?”

  “被搬到了庫房。”

  “趕緊過去看看,這張紙是使用方法,老大已經把磨坊需要用到的東西送來了。”

  “那就是磨坊用到的?”

  張讓有些傻眼,還以為凌峰又送來什么好東西。

  “你沒看這封信?”

  “看了啊?”

  “那你還不知道磨坊需要什么?”

  “我就看到了正面。”

  這下,沒什么奇怪的了。

  正面只有安排下來的事情,背面才有磨坊的使用方法。

  “今天大伙努力點,我們在村子里空闊的土地上把磨坊的房屋搭建出來,然后直接把老大送來的東西按上。”

  “好。”

  眾人一齊點頭,隨后,全部忙碌起來。

  搭建房屋框架還不簡單啊,只要把上面蓋好就行。

  沒多久。

  一間寬敞的房屋框架就被搭建出來。

  隨后。

  眾人把上面蓋住,這才把磨坊內用到的東西全部搬出來。

  按照圖紙的指示安裝后,開始測驗。

  他們從倉庫把收獲的胡麻籽、黃芥籽等曬干的油料作物拿了出來。

  然后倒入土灶上的斜鍋內翻炒、炒成茶黃色,舀出來倒在干凈的地方攤涼。

  再放到凌峰送來的磨上面,上磨碾碎成粉末狀。

  上鍋蒸熟后,把碾槽里的油籽粉裝入蒸籠,一直蒸到鍋內大冒熱氣,榨油坊內霧氣騰騰,芳香撲鼻。

  蒸到一定火候,就打坯分包,將蒸熟的油籽粉趁熱分裝在一格一格的鐵環里,做成餅。

  最后,將油籽餅一塊塊整齊地碼放在主榨的油壕內,用木楔擠緊,裝好后就開撞榨油,被擠榨出的油便會順著槽眼流到一旁的油桶內。

  “村長,這玩意真可以誒。”

  看著磨坊內真的弄出了油,村民們高興地喊叫道。

  “這可是好東西,我在且行小鎮的時候,也是跟隨大人才能吃上。”

  “那我們今天試試?”

  “試試肯定要試試的,就是用什么試?”

  “我們不是有很多菜嗎?按照紙上的提示,可以放在鍋里炒菜。”

  “我來試試。”

  村民中間,一個壯漢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

  “大伙兒今天也辛苦了,要不全部去食堂,所有人一起吃。”

  張讓提議。

  “好。”

  周圍一片叫好,隨后,磨坊內的油被一群婦女取了出來,放到食堂。

  當天夜里。

  所有人齊聚,大家用油炒了不少東西。

  “哇,這東西真神奇。”有人感慨。

  “是啊,感覺整個人更有精氣神了。”

  “可不嘛,吃了這東西,我感覺變強壯了。”

  “老大真是大手筆啊,普天之下都能吃上這東西,這日子才叫有盼頭呢。”木工負責人道。

  “以后的孩子享福了。”農業小隊負責人也說。

  “既然如此,今年我們可以多種植些可以榨油的豆內,就算糧食不夠,這些東西也能從隔壁村子換些糧食。”張讓一邊吃一邊道。

  “怕是行不通,我們能夠想到的,別人也能夠想到,還是在保證大家能夠填飽肚子的基礎上種植吧,不行的話就讓大家辛苦些,多開墾荒地,反正周邊的一些樹林也能種糧食。”

  “不行的,還是一步一步的來。”

  “好吧。”

  三人交談著,得出了結論。

  與此同時。

  其余各村莊也在做著和張讓等人差不多的事情。

  只不過。

  因為村莊的遠近問題,有些村子剛剛接受到磨坊所用的東西,有些村子就已經開始吃上了。

  他們在嘗到了油的好處之后,各自思考著對策。

  如果每個村莊都有屬于自己的磨坊,整個山間平原聯盟下面的村子就能實現自給自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