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十七章 動向異常的吐蕃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泰初大聲喊道:“如今天還未明,他們過來,甚至敢下馬堅守,必然是因為吐蕃大軍就在附近,也就是說,吐蕃軍離我們必然不到十里,不然短時間內那些吐蕃騎兵根本得不到支援!我等乃偵察游騎,當速速上報來將軍!”

  李泰初狠狠地抽了胯下戰馬一鞭,戰馬吃痛,立刻跑得更快了,李泰初迎著風雪,大喊道:“快點,再不能歇了,若吐蕃大軍突襲,石堡城不一定能守住!”

  聽到李泰初的話,眾人也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天還沒亮,就碰到了吐蕃騎兵,唯一的解釋,就是吐蕃軍在朝石堡城進軍,而他們,是在大軍前面的先鋒偵察游騎。

  眾人連忙加快速度,可是如今天只是蒙蒙亮,路況也不好,雖然風雪比昨日小上了許多,但是馬速還是提不起來。

  百里距離,眾人整整跑了一天,跑死了好幾匹馬,至于回到了石堡城。

  一進石堡城,眾人就喊了起來,大喊吐蕃人來了,這幾天一直風聲鶴唳的石堡城,頓時騷亂了起來。

  城門立刻被神武軍封鎖了,而他們幾個,也被帶去見來瑱了。

  來瑱聽過李泰初的判斷后,沉聲道:“既然如此,那我便相信你一次,不過,你應該也知道謊報軍情是何下場吧?”

  “知道!”李泰初自然知道,大唐軍中謊報軍情是什么下場。

  唐軍將領,大部分都是衛公兵法的學習者,李靖治軍,異常之嚴,軍法大部分都是殺無赦,而唐軍軍法,也是開國之時,衛公他們定下來的。

  謊報軍情,將領開恩也得挨板子,如果不開恩,那就是,斬!

  李泰初相信,來瑱絕不會法外開恩,不過,他覺得自己不會判斷錯。

  來瑱揮了揮手,道:“若你判斷正確,我升你和七郎,八郎為火長,若是不對,你,斬立決!另外兩個,一百軍棍,時間以三天為限,就這樣,下去吧。”

  “……是!”

  李泰初轉身離開,并沒有反駁來瑱的命令,他知道,反駁也沒有用,這是軍令,不是在和他打商量。

  李泰初離開后,來瑱皺著眉頭,看著地圖發起了呆。

  他狠狠地往桌子上錘了一拳,眼中滿是殺意:“吐蕃,有朝一日,我必兵臨布達拉宮!”

  來瑱大喊道:“來人,傳令下去,石堡城全面戒嚴,另外派人快馬通知哥舒翰節度使,八百里加急,換人換馬,務必要將吐蕃寇關的消息送到節度使手上!”

  “是!”

  雖然來瑱口頭上不相信李泰初,甚至還立下了三日之約,可是來瑱知道,吐蕃軍三天之內,百分之九十九會來,因此傳遞軍情給哥舒翰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來瑱眼中滿是自信,他相信,這次必然還是唐軍獲勝,或許,憑借這次勝利,大唐疆域可再往西擴張,圣人最重邊功,以后,自己的位置也要挪一挪了。

  李泰初出了治所,就回到了住處。

  住處內,七郎三人和漆雕宇都在,李泰初朝他們點了點頭,閉口不談剛才發生的事情,而是和他們說笑起來了。

  說了沒幾句,眾人便準備睡覺了,跑了一天,李泰初他們都累了,九郎和漆雕宇也沒有歇著,他們巡邏了一天,也是很認真的。

  沒人詢問李泰初為什么不說治所里面發生了什么,漆雕宇拉不下面子,而七郎他們則完全是信任了。

  次日,眾人早早起來,加入到了城墻戒嚴隊伍中,石堡城在來瑱的命令下,已經全面戒嚴,除特令,不許進出。

  冷風如刀,刮在李泰初的臉上,讓他忍不住提了提圍巾。

  這里,是石堡城的西方城墻,與東方城墻只有一條小經的易守難攻完全不同,這邊雖然不是一馬平川,但是也相去不遠。

  因此,西方城墻防御和東方城墻防御難度完全不同,若吐蕃軍蟻附攻城,神武軍恐難以阻擋。

  而隴右發兵,從得到消息到集合兵力,到達石堡城,無論如何也要三四天,畢竟這是守城戰,不可能說,把寶貴的騎兵浪費在漫長,如絞肉機一般的城池攻防上,這種事情終究還是要看步兵的,畢竟步兵,命賤……

  這不是在開玩笑,真的如此,單說唐之一代,兵刃之利,可稱諸代前列,可甲方面,卻配發的非常不到位。

  騎兵或許能全部配上鐵甲,但是步兵,很多都還是皮甲,一是因為資金問題,另外一個,就是因為,步兵不精貴。

  幸好,李泰初他們都是騎兵,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攻城戰,他們還比較安全。

  李泰初其實有點想不通,這么冷的鬼天氣,吐蕃軍為何要進攻石堡城?單純的因為摩擦,也不太可能啊?李泰初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時間,平平淡淡的過去了,吐蕃人還是沒有來,不過,百里距離,想來明日就到了。

  第二天下午,苦苦守在城墻上的李泰初,終于看到了吐蕃軍的旗幟,他立刻大喊道:“來了,吐蕃人來了!”

  所有人都望向了西方,果然,西方地平線處,大批旗幟,戰馬,步卒開始涌現,他們臉色堅毅,刀甲明亮,一看,便讓人覺得不可小覷。

  李泰初面帶沉重的看著吐蕃軍人,這,是一支只比大唐軍隊略遜一籌的天下強軍,而且人數眾多,光現在來看,粗略估計都不下一萬人,而且后面還有人。

  離石堡城千步左右,吐蕃軍停下了,他們的旗幟開始晃動,軍隊開始調配,看樣子,是準備扎營了。

  “不對勁,非常不對勁。”李泰初喃喃自語,連來瑱走到了他身邊,他都沒有發現。

  “哪里不對勁?”來瑱的聲音在李泰初耳邊響起,讓他嚇了一跳。

  等看清楚原來是來瑱后,李泰初連忙行禮道:“回稟將軍,吐蕃軍這幾天的行動不對勁,首先,光是我們現在看去,這就是差不多吐蕃軍三個萬戶的兵力了,人數太多,畢竟神武軍和吐蕃發生摩擦,也就是這幾日的功夫,他們反應未免也太快,太激烈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