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七章 緊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九郎想了想,沒有說話。

  七郎心中了然,打了九郎一拳,然后脫鞋上炕,睡到了另外一側,離二人遠遠的。

  九郎咧嘴笑了笑,然后低聲繼續口述。

  寫完后,李泰初放下信紙,讓熱炕火烘干。

  李泰初道:“九哥,你先休息,我看會兒書就睡了,明天我們一起去驛站寄信。”

  “好,你也早點睡,晚上燈光太暗了。”

  “行。”

  李泰初應了聲,然后掏出一直藏在懷中,王忠嗣親筆所寫的那本書,看了起來。

  看了半小時,他終于撐不住了,沉沉睡去。

  次日,四人早早起來,吃過飯,七郎開始收拾軍院,八郎找人聯系感情去了,畢竟他們也在隴右待過很久,認識的人也不在少數,雖然已經很久沒回來了,但是還是有熟人。

  至于九郎,他帶著李泰初去了驛站。

  三封信,都是單獨發的,一封送到萬春公主府,由于李隆基首肯,這信得以與軍情一起送上去,換人換馬,五百里加急,三天可至。

  不過給王忠嗣和王嬙的信,只能通過驛站的普通方式發送。

  大唐驛站眾多,有一套完整的驛站系統,因此,他們完全可以通過驛站往家中寄信,只是很慢,而且還要掏錢,畢竟驛站不是慈善機構。

  當然,驛站寄出去的信,基本上能保證抵達,畢竟使用驛站的一般都是軍中之人,要是大規模犯錯,肯定會出大亂子。

  邊軍長年不得歸家,如果無法回去,肯定會暴動的,寄家書就是一種緩解方式。

  寄完信,李泰初帶著九郎,開始在鄯州拜訪王忠嗣舊部。

  王忠嗣影響之大,超乎李泰初想象,隴右藩鎮中,受過王忠嗣恩惠,如今還在此地的,占據了隴右軍的高,中層將領的三分之一,一旦王忠嗣復啟,只要振臂一呼,隴右頃刻之間,便會納入王忠嗣麾下。

  可惜,蛟龍失水,虎落平陽,無李隆基之命,王忠嗣想再見這些舊部都不容易,更別說來邊鎮命令他們了。

  不過,可能李隆基都沒有想到,王忠嗣會將舊部名單交給李泰初,這般,基本上就是默認,將這些舊部交給李泰初了。

  雖然這些人絕不都是什么對王忠嗣忠心耿耿之人,但是其中并不缺乏死忠,而且只要利用得好,他們和死忠的區別也絕不會太大,若大勢在身,掌控隴右,他們必為助力。

  又過了幾日,日子轉眼間來到了臘月初二,這幾日,李泰初基本上將名單上的人拜訪了一遍,然后,他被哥舒翰緊急召見了。

  一入治所,李泰初便呆了片刻,原來,不但哥舒翰一臉嚴肅的在大廳之中,隴右諸軍的高級將領皆在,李泰初還認識其中許多人。

  見李泰初到來,哥舒翰點點頭,示意他站在一旁,然后拔刀,用刀尖指著背后的大地圖指指點點道:“原石堡城,現在的神武軍之地,我前幾日命令他們在外修建烽火臺,但,與蕃人發生了沖突,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已經嚴詞責令了神武軍,你們怎么看?”

  河源軍使王思禮,起身行禮道:“尺帶珠丹必是想訛詐我大唐,或許還有奪回石堡城,屠滅神武軍的打算,節度使請小心。”

  哥舒翰點點頭,道:“我亦這般想,尺帶珠丹,狼子野心,一直對我隴右垂涎欲滴,金城公主已死十年,大唐與吐蕃之間難有回轉余地,諸軍聽令!做好迎接戰爭的準備!”

  “是!”眾將轟然應命,隨后各自離開治所,準備了起來。

  隴右藩鎮,有軍十數支,兵力近八萬人,其中主力,就是鎮守鄯州的臨洮軍和河源軍,兩軍加起來近三萬人,馬匹數量,臨洮一軍便占據了整個隴右諸軍的五分之四,足有八千之數。

  此次,神武軍因修筑烽火臺一事與吐蕃人發生了沖突,所有人都沒想到,究其根源,還是李泰初所帶來的蝴蝶效應,不過這件事情,連李泰初本人都沒有想到。

  而且按理來說,石堡城之敗后,吐蕃應該不會倉促出兵,畢竟現在離石堡城之戰,結束不過幾個月。

  但,哥舒翰身為隴右節度使,卻不得不防,因此臨洮,河源二軍,動員了兩萬人,皆枕戈待旦,一旦神武軍有變,吐蕃寇關,二軍可立刻出動,兵發石堡城!

  石堡城離鄯州不過兩百里,騎兵出征,一日可至!

  所有人都已離開,唯李泰初留了下來,他看著正在研究地圖的哥舒翰,行禮道:“哥舒將軍,我該怎么辦?”

  哥舒翰嘆了口氣:“你可知道我為何讓你前來?”

  “知道,因為此事皆由泰初所起,若我不來,神武軍也不會修筑烽火臺。”

  “知道就好,我有一件事,欲交與你去辦,你可否愿意?”

  李泰初抱拳道:“將軍請吩咐!”

  “出使吐蕃,敢不敢?”

  李泰初默然,他沒想到,居然是這件事情。

  這不是坑嗎?吐蕃贊普,也就是吐蕃老大尺帶珠丹,可是住在布達拉宮,那里離鄯州兩千多里,而且還是高原,出使?怕不是想死。

  去吐蕃,搭兩個多月時間進去,而且生死未卜,不去,哥舒翰肯定會心生芥蒂,只是,李泰初不明白,為什么哥舒翰會讓自己去吐蕃?

  哥舒翰冷冷的看著李泰初,再次問道:“出使吐蕃,去不去?”

  李泰初行禮道:“將軍容稟,此去兩千余里,恐怕遠水救不了近火。”

  “既然如此,那你就去神武軍報道吧,一天時間,應該夠了吧。”

  哥舒翰絲毫沒有給他反駁的機會,而是直接將一紙調令遞給了他,只見上面寫著:“臘月初三午時前,李泰初等四人入神武軍報道,遲到,斬!”

  李泰初看著這張調令,冷汗都下來了,現在已經是中午,一天一夜的時間,兩百里,非得晝夜不息,而且這是直線距離,兩百里之遙,路上怎么可能沒有彎路。

  哥舒翰淡淡的看了李泰初一眼,道:“下去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