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02章 羅網脫身知不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殺!”

  梁述與身旁戰友一起發出怒吼聲,將長槊用力刺出。

  對面敵人也瞪著血紅的雙眼,伴隨著嘶吼,手中長戟向梁述刺來。

  刺啦聲響,長槊和長戟都刺在雙方遮蔽身體的大盾上。

  敵人反應極快,長戟翻轉,鎖住梁述槊桿,使勁回拉,想繳飛梁述長槊。

  梁述急忙順著對方使力方向快速轉動,用力抽出,再次刺向那人大盾遮蓋不住的小腿。

  電光石火之間,紛亂戰場之上,左右都是人,根本沒有騰挪躲避余地,那人見難以躲過此槊,眼中露出兇狠之色,將左手盾用力朝梁述擲出,雙手揮戟,狠狠劈下。

  梁述左半邊身子頂著大楯,對飛來之盾不躲不閃,硬抗過去,仍舊一槊刺入那人小腿。

  那人的一戟也劈了下來,梁述矮身用楯頂住。戟刃雖然鋒利,卻未能將木楯徹底劈開,只劈開了梁述頭上皮盔,割斷了發髻,再往下劈兩寸,就可能要了梁述的性命。

  梁述已趁著那人長戟被卡住的機會,長槊狠辣地刺入他脅下,槊刃拔出,鮮血噴濺。

  那人委頓在地,抽搐不停,已是無救。

  那人旁邊數名敵人發出怒吼:“殺了此賊!為劉都伯報仇!”奮不顧身向梁述劈刺。

  梁述身邊戰友并肩沖上,援救梁述。

  梁述奮勇廝殺,又將一名敵人刺死。

  兩軍陣形都非常厚實,前面死一人,后面就補上一人,仿佛無窮無盡。

  這種搏命廝殺,異常消耗體力,而動作稍微有些變形,就可能被敵人抓住破綻,或死或傷。

  梁述是涼州壯士,對面敵人也不是普通百姓,也是久經訓練的悍勇老兵。梁述第三個對陣的敵人是個身材矮壯的漢子。梁述跟他糾纏許久,才在戰友幫助下將他刺死,自己也挨了一戟,腳步有些蹣跚。

  身在戰場,有進無退。

  梁述也沒有時間往后看自己的隊還剩下多少戰士活著,只能用眼睛余光瞄著在自己左右的戰友,高聲呼喊著并肩向前。

  撲地一聲,敵人刺來的這一戟,梁述終究沒能擋住。

  戟刃順著大楯的邊緣,刁鉆地刺入他小腹,只一轉,梁述發出凄厲地慘叫,渾身氣力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雙膝一軟,跪倒在地。

  敵人還欲揮戟斬了梁述首級,梁述隊中戰士奮身撲上。那人復起一戟將那戰士斬殺。

  梁述已被拖到后面,耳中聽到一聲怒吼:“狗賊受死!”恍惚間看到一個高大雄壯的身影斜奔過來,只一槊便將敵將刺倒在地。

  梁述嘴角牽動一絲笑容:這次戰斗自己斬敵五人,加上戰死撫恤,所分土地,所給錢糧,應該夠妻子將孩子養大吧。

  妻子還年輕,要改嫁就隨她吧,只要不苛待自己孩子就行。陛下對軍士十分看重,想必孩子會得到照顧。

  孩子入書院還可以加分,希望以后能享受到和平的日子,不要像自己這樣刀頭舔血。

  不管怎樣,亂世中這條賤命,能換取那么多東西,也算值了。

  梁述留戀地再看了看碧藍的天空、飄蕩的白云,不甘地閉上了眼睛。

  龐德親手斬殺對方那名百人將,將這一小片敵人士氣壓制下去。但敵軍鼓聲不停,后續士兵前仆后繼,不肯退卻。

  雙方就在初次交鋒的那條線附近來回拉鋸,反復爭奪,地下尸體漸漸堆積,廝殺時,需要小心腳下,免得被絆倒。

  龐德斬殺數人后,早被敵將盯上,更多大戟士向這邊涌至,想要圍殺龐德。

  龐德高呼酣斗,越戰越勇,與高平等猛將一起,緩慢而堅定地把敵人陣線往后推擠。

  袁兵大戟士主將盧忠心頭凝重:這大戟士乃是右將軍張郃麾下精銳,竟然不是麴義舊部之敵手!無麴義在,居然比麴義在,還要強上三分。這龐德名不見經傳,卻如此驍勇。如果典韋、劉猛、許褚等人在此,戰局如何,不難想象。劉備帳下豪杰,何其多也!

  盧忠一邊繼續督戰,一邊派人向張郃請示后續行止。人剛派出,左右看到中軍旗幟揮舞,變換標志,急對盧忠道:“右將軍命我軍后撤!”

  盧忠向后看去,果然見旗語如此,道:“既釣住敵人,無需再拼。速速后撤!”將自己預備隊派出,向龐德發起一波決死反擊,準備擊退龐德后再徐徐后退。

  面對盧忠反擊,龐德寸步不退,死死釘在原地。

  蘇渡、麴預已率強弩兵在兩翼展開,呈鉗形夾擊過來。

  這樣龐德、蘇渡兩千多人已經從方陣變為雁形陣。

  盧忠吃了一驚,忙命加快后退步伐。

  大戟士陣型開始有些散亂。

  張郃騎兵主將辛初望見形勢不對,當機立斷,下令騎兵進攻,掩護盧忠。

  騎兵陣形分散,明顯是防著弩兵集中攢射。

  當日麴義破公孫瓚,乃是先以盾槊兵遲緩騎兵速度,使其猬集在一起,然后以強弩射擊,收到奇效。張郃當日親見麴義戰法,豈會不防!

  辛初明顯模仿了草原騎兵戰法,散如鳥雀,聚如烏云,遠遠就斜向上方拋射箭矢。

  強弩射程太近,行動又緩慢,一旦被張郃騎兵纏住,只能被動挨打。

  蘇渡急忙命令強弩兵向楯槊兵靠攏。

  蕩寇軍已整齊隊伍,張遼見蘇渡陷入被動,當即舉槊馳出。

  盧忠且戰且退,逐漸向城門靠攏。

  辛初率騎兵將蘇渡強弩兵逼入楯槊兵中,見好就收,迅速后撤。騎兵先入城,盧忠在城上弓箭手掩護下,徐徐退入城中。

  袁兵極強,龐德難以在冒著城頭箭雨打擊的情況下將盧忠擊潰,掩殺進城,只得停留在城上弓箭射程之外。

  張遼收攏騎兵,回到中軍,對朱樟道:“此前目測有誤,張郃氣勢雖盛,數量絕對不到萬人。我仔細觀察,見其步卒最多三千,騎兵倒有四五千,合計八千左右,單論人數還不如我軍,為何敢出城與我軍野戰?”

  朱樟也聽出張遼的潛臺詞,皺眉道:“張郃乃偽右將軍,負責西面之事,麾下兵力當不下于六萬。莫非張郃是想用野王吊住我軍,然后大軍合圍,殲我于沁、濟之間?”

  龐德也回到中軍與朱樟碰面,道:“袁兵不弱,我軍折損不小,若是如此消耗,恐怕我軍戰略目標難以實現。”

  龐德以兩千兵戰盧忠三千兵,戰斗規模不大,但烈度極高。

  雙方都是精銳,都是寧死不退。

  實力相近,死傷相當。

  龐德軍戰死兩百多人,重傷一百多,基本上難以救回,輕傷一百多人也一時難以再戰。

  估計盧忠軍損失也差不多。

  但袁兵是本土作戰,補充兵員相對容易,劉軍卻是死一個少一個。此消彼長,后面恐有覆滅之危。

  龐德提醒朱樟三軍北上的戰略目標是襲擾袁軍,擇機殲其一部,而不是與敵人優勢兵力纏斗和對耗。

  揚武軍軍師陳容也道:“張郃居心叵測,不可不防。兵法有云,致人而不致于人。我等不可按賊兵計劃行事,必須出其不意,跳出此地。否則必為張郃所算。”

  朱樟點頭道:“君等所言極是。不如徑向西行,與厲鋒軍配合,夾擊軹關呂翔。君等以為如何?”

  張遼、龐德皆贊同。

  不管采取什么計策,都比遷延于野王城下要好。

  等龐德整頓好軍隊,三軍立即動身向東南而行,聲稱奔襲懷縣。

  張郃見朱樟等欲走,冷笑道:“既然深入我境內數十里,到了野王,還想脫身,視我等為無物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