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九十章 壓力山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所謂“增長黑客”(GrowthHaker),

  是隋波前世時,曾經被各大互聯網巨頭公司,尤其是很多創業公司,奉為圭臬的一種產品增長、用戶運營的理念和方法。

  簡單來說:

  增長黑客就是以數據驅動營銷、以市場指導產品、通過技術手段貫徹產品和用戶增長目標的一群人。

  他們通常既了解技術,又深諳用戶心理,擅長發揮創意,能夠通過多種手段,來解決產品的增長問題。

  一個合格的增長黑客,應該具備數據為王、專注目標、關注細節、富有創意、信息通透等特質。

  其實從某個角度來看,

  互聯網公司中的產品經理、產品運營、研發工程師、交互設計師、用戶研究等崗位,都是與增長黑客相關或者近似的角色。

  但同時,增長黑客又是游走于產品、運營、研發、設計、用研等環節的多面手。

  它既是粘合劑,串聯起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又是潤滑劑,抹平造成阻礙的因素。

  一名增長黑客不僅肩負著推動項目前進的重任,還要和其他部門人員緊密配合,集百家所長,并彌補其他角色的短板。

  也正是增長黑客需要具備包括技術、產品、商業在內的專業技能,以及好奇心、創造力、職業道德、人脈資源和成就偉大事業的戰略思維和奉獻能力……

  可以說,這需要非常非常優秀的人才,當然,也是極為稀缺的!

  所以,到后來,

  國外“hacking”的概念逐漸淡化,“增長”與“黑客”被分離。

  整個體系,上升到“企業增長”的層面。

  弱化個體,強調“增長團隊”的架構(管理層面),以及企業增長文化的打造(思維層面)。

  很多巨頭公司,將增長流程進一步完善為growthmachine(增長模型)。

  增長模型的提出,也使得整個過程得以量化和可預測。

  增長團隊逐漸取代了“增長黑客”這個單獨的崗位,一個團隊搭配了產品、運營、市場、數據等人員,增長工作也更加科學高效地展開。

  “增長黑客”流程的理論體系,也趨向成熟:

  制定北極星指標——構建增長模型——找到聚焦領域——確定方法、設計實驗、分析應用、開發上線。

  這其中,“北極星指標”(“NorthStarMetric”)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點。

  進行數據分析,首要環節就是明確分析的目的。

  脫離具體目標的單純數據分析,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只有當確定以什么指標為目標,來進行用戶增長后,才能有后續的一切增長黑客的工作。

  不同的公司,一個公司的不同階段,關注的核心指標,都是不同的……

  同樣舉例來說:

  以電商平臺為例,很多人都不清楚,對于Ebay平臺而言,是賣家數量重要,還是買家數量重要,又或者營收或者利潤重要?

  而實際上,Ebay的核心指標是“商品價值量”。

  像隋波給易趣定的核心指標,則是“活躍用戶量”(買家)。

  因為對于B2C國內的現狀,還是要先培養用戶的網購習慣;

  而他給淘寶現階段定的指標,則是“賣家數量”。

  這是因為,對于成長初期的淘寶這樣的C2C平臺,龐大的商品供給量,才是吸引用戶停留和使用淘寶的關鍵因素。

  另一個例子,

  在社交領域,Facebook的核心指標就是“月活躍用戶數”。

  而像Myspace,當時就關注的是“注冊用戶數”。

  這或許就是Facebook最后超越Myspace的原因之一!

  再說增長模型,最核心的就是“AARRR”漏斗模型。

  這是用戶增長的一個典型模型,涵蓋五個部分,也是用戶增長的五個階段:

  分別是Acquisition(用戶獲取)、Activation(用戶激活)、Retention(用戶留存)、Revenue(變現)、Referral(用戶推薦)。

  從用戶獲取到用戶推薦再到用戶獲取,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增長循環。

  做用戶增長運營,其實就是針對這幾個階段,采用不同的用戶增長策略。

  說了這么多,其實關于增長黑客,核心就是一句話:

  “用戶和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這樣一來,增長黑客就從最初的“Haker”驅動,變成了增長流程驅動和一整套方法論。

  對增長黑客的認知,也從戰術上升戰略,形成體系化方法論,可持續,勝過爆發式增長。

  自此,增長黑客就不再是初創公司,因為缺少營銷費用,而想盡辦法另辟蹊徑去創新的營銷方法……

變成了一些巨頭公司,用來對優勢產品進行精細化運營,“可持續”的一  大利器!

  這是因為,

  巨頭公司的核心資源,就是掌握著龐大的數據。

  而數據,則是一切增長黑客的基礎!

  增長黑客的一切工作都是建立在數據分析之上,而不是拍腦門式的碰運氣。

  產品的功能邏輯越復雜,用戶的數量越龐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和要求就越高,就越需要增長黑客在紛繁復雜的數字中抽絲剝繭,抓住問題的本質。

  而平臺級巨頭公司,擁有海量的用戶數據,可以來研究網民普遍的行為習慣,從而獲取更準確的驗證結果。

  像國外的facebook、twitter、國內的今日頭條等公司,都曾利用這種理論和方法,來拉動用戶的爆發式增長。

  舉個例子:

  曾在Facebook負責用戶增長的安迪.瓊斯(AndyJohns),就是硅谷一個著名的增長黑客。

  當時他的任務,是在12個月內,為Facebook獲得2億的新增用戶!

  在對Facebook的海量用戶行為數據進行研究后,他們設計出了一套增長策略:

  首先,他們向用戶提供帶有個人Facebook基本資料的博客小掛件,用戶可以把小掛件的代碼黏貼到自己的公共主頁或者博客上,來和更多的好友互動。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掛件,每月為Fcaebook帶來了數十億次展示量、千萬次量和百萬級的注冊量。

  其次,Facebook收購了一批第三世界國家的通信錄服務提供商。

  通過這些收購,他們拿到了圍繞這些提供商通過API和OAuth授權的用戶聯系方式,以及潛在用戶的Email地址。

  基于數據挖掘,對其進行精準的推送。

  這一套增長策略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讓Facebook的全球獨立訪問用戶,首次超過了老牌的Myspac。

  從而為Facebook的全球擴張奠定了基礎!

  所以,在國內現在,還處于原始的“投放”、“口碑相傳”,依靠產品自然增長的時代。

  如果把整套“增長黑客”的流程和方法體系拿出來……

  隋波相信,效果絕對是碾壓式的!

  隋波對小馬哥實在是很忌憚。

  這種情況下,他也顧不的藏私了……

  這個下午,他給周楓和周杰兩人,好好的上了一節“增長黑客”課!

  成系統的一整套的“增長黑客”理論和手段,聽得這兩個先后帶領過易趣社交團隊的高管,如癡如醉,目瞪口呆……

  尼瑪,波總到底肚子里還藏了多少“私貨”啊!

  他是怎么想出來的?!

  這腦子……也太嚇人了!

  以后他要是再說自己是什么“普通人”、“平凡人”、“智商不高”,大家一起鄙視他!

  要不是騰訊來勢洶洶,要打大仗了……

  估計老大還藏著掖著不說呢!

  周杰回頭想想,

  國內易信團隊的一大幫人,連著開了一周的頭腦風暴會。

  大家冥思苦想、絞盡腦汁,才琢磨出了幾個感覺很不錯的點子……

  可是,和隋波這么輕描淡寫的,就拋出這么牛叉的理論一比……,簡直就是云泥之別啊!

  就算他們從跟隨隋波創業以來,都已經非常佩服、甚至有點崇拜隋波。

  對他的高瞻遠矚、戰略眼光非常信服了。

  但隋波還是不斷的、一次次的,打破他們的想象力極限……

  連數據分析和產品運營細節、營銷創意這種東西,都能形成一整套理論?

  “波神”,你這也太逆天了吧!

  周杰嘆了口氣:

  “波總,以后您老人家,像這些已經思考成型的理念,能不能多和我們講講?

  就別讓我們蒙著頭瞎撞了……

  就算您想讓我們自己磨煉,快速成長,可也得讓我們先學習到好的方法論和理念,然后再在實踐中學習啊!”

  隋波哈哈大笑:“不是我之前不想說……

  我也是到了硅谷之后,才有了些空閑的時間,做了些思考。

  這些只是我的想法,你回去以后,團隊再討論一下。

  具體怎么搞,你們自己決定好了。”

  國內的事情基本上就是這樣了。

  電商平臺隋波完全放手,老馬下場之前,他不打算多做干涉。

  搜索業務就好玩了……

  老李本來想對百度來一個“側翼襲擊”,卻沒想到捅了3721這個“馬蜂窩”。

  有句話說的好: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幸免。

  老李這個“海歸”,和老周這個“土鱉”,相仿的年紀、都是技術出身,都是創業者,都是以搜索為基礎的對手,終于碰上了。

  就算這一世有了隋波的“百度”。

  這兩人之間的戰斗,還是命中注定似的,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必應IE搜索伴侶和3721的網絡實名  ,都是地址欄插件,界面和功能幾乎相同。

  而且老李為了快速推廣必應IE搜索伴侶,也玩了一招“流氓安裝”。

  這其中很多,都是安裝了3721產品的用戶……

  這簡直就是赤果果的挑釁啊!

  老周炸毛了,那是能輕易罷休的?

  按他的脾氣,那就是江湖開戰,必以牙還牙!

  老周一聲令下,全面屏蔽“必應IE搜索引擎”,凡是安裝了3721“網絡實名”的電腦,檢測到必應IE搜索伴侶的插件,就立刻刪除。

  這招一出,老李脾氣也硬,好啊,你刪我也刪!

  這下有趣了,兩家開始貼身肉搏。

  老周在技術上還是挺強的,他不讓必應的插件刪除3721,設計出的卸載流程非常復雜,用戶需要登錄到3721的網站,需要好幾步才能卸載。

  而老李搞搜索還行,搞這種“流氓”玩法,還差著老周幾個級別呢……

  最后沒辦法,先是升級軟件,把必應IE搜索伴侶升級成“必應搜霸”。

  也增加了破壞和卸載3721插件的功能,然后推出市場,靠著必應搜索引擎來進行推廣,用戶只要使用必應搜索的時候,就會自動下載安裝“必應搜霸”。

  這下用戶的感受就非常不好了。

  今天電腦上被安裝了3721的地址欄,第二天又莫名其妙安裝上了必應搜霸,第三天又變成3721地址欄了……

  一個軟件,就連同行都卸不掉,別說普通用戶了。

  一時間,必應和3721的“地址欄之戰”,弄得用戶怨聲載道,也在業內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隋波聽到這個消息,樂了半天。

  老李這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啊……

  本來還想在搜索市場上,突襲一把百度,結果現在卻被3721給纏上了!

  有他好受的!

  借著這個紛亂的局面,百度這邊,王川則悄然推出了百度“火狐”瀏覽器的Beta版。

  “火狐”瀏覽器的特點,就是屏蔽大部分插件的自動安裝功能。

  用戶可以自己選擇,是否下載和安裝插件。

  借著這次必應和3721的地址欄大戰,百度火狐瀏覽器一經推出,已經飽受“流氓插件”之苦的用戶,紛紛下載,短短幾天,下載量就突破了百萬。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下載量超過千萬!

  百度的這個舉措,同樣也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

  不過卻是贊譽居多。

  媒體和業內的關注點在于,百度居然有勇氣挑戰微軟!

  要知道,現在國內的瀏覽器還是微軟IE的天下……

  不過,這時候大家還都看不出,瀏覽器——輸入法——搜索引擎這個“三級火箭”的協同加成作用。

  只是以為,百度是借著“插件大戰”的時機,推出瀏覽器來搶占IE的市場。

  如果說,其他業務領域,大家還是有來有往。

  在即時通訊軟件領域,騰訊卻已經開始感受到了易信帶來的壓力。

  沒想到,就算隋波出國了,易信的反應依然那么快!

  仿佛一夜之間,網絡上到處都是EM!

各大門戶網站首頁、Hao123網站的首頁和  而且,易信的動作是一波接一波。

  校內網改版海內網;

  EM發布吉祥物——一只簡練黑白線條勾勒而成的瞇瞇眼兔子,形態可掬。

  EM的這個吉祥物名為“兔斯基”(Tuzki),并隨之發布了一系列的表情包,包括(上學篇)、(上班篇)等,一經推出,就廣受EM用戶喜愛!

  隨后,易信動作依然不斷:

  EM增加真實信息展示、EM個人資料掛件等功能;

  海內網增加認證用戶,開通Blog主頁功能;

  易信開通EM“開放平臺”,開發者可以利用EM開放平臺提供的各種OpenAPI,開發出優秀有創意的社交游戲及實用工具……

  而線下,EM也開始進入全國網吧的桌面上。

  網吧之前電腦中的QQ軟件則被刪除,除非用戶自己在網吧上網時自己下載,否則只能使用EM聊天!

  這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

  小馬哥也有點懵逼了……

  他也有種,之前必應老李跳出來,挑戰時的感覺——亞歷山大!

  不過他也很郁悶。

  這么多公司都“起義”了,你們怎么只盯著騰訊打?

  邁克·斯科洛普夫(mikeschroepfer),斯科洛普夫擁有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Sun微系統公司數據中心自動化和集群軟件部門的工程師和首席技術官。

安德魯·“博茲”·博斯沃思(Andrew“Boz”Bosworth),哈佛大學助教,“人工智能”課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