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十章 賣瓜子干果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古代言情  孫大倉與柳巧蘭都是些實誠的人,做活兒也踏實,出的磚沒有一塊兒是次磚,全都結實耐用,價格也公道,磚窯的生意著實紅火了一陣,一直到入冬了,天涼得再也摔不動泥胚了,磚窯才停了工,進入了冬休。

  磚窯進入了冬休,柳家父女還是一直住在里面,因為他們已經無處可去了,也正好守著窯以防有人破壞。大倉也隔三差五的會來上一回,看看磚窯的情況。

  磚窯開動的這段時間,雖說累,但也著實賺了不少錢,光凈賺就有足足二兩銀子,大倉與柳家父女均分了,分得了七百文銅錢,全部還了孫永武,還差著一兩又三百文。趁著冬天閑在家里,大倉又進鎮去幫著他哥打鐵去了,一天里也有十文的工錢,他要趕緊還上欠永武叔的錢。

  大倉去了鎮上,與大滿一樣,一月也就回來個兩三回,孫家院兒里一下子冷清了洗多,還好現在也沒啥活兒,孫叔孫嬸其實也閑得緊,孫嬸閑來也做做繡品,孫叔則整日里敲敲打打修整家里不好的家什。

  自入了冬,天氣越來越冷,氣溫降到零下,地里的土都凍住,啥活也做不了,大部分人們都窩在家里開始生上火爐的時候,大妞也開始做瓜子往外賣了。

  這些日子一直不間斷的收各種瓜子與果核,也收了一點便宜的葵花子與花生,大妞手里的錢根本就不夠,但還是沒敢動那兩百文的生活費,借錢又借不到,只好與來送瓜子果核的鄉親們商量,錢到年后再付。

  鄉親們都是些互相間認識的,有的往這送了四五回了,都得過大妞的錢。而且大妞收貨時從來就是按照足斤足兩,一點也不占便宜,所以鄉親們也都覺得這娃實誠,也都相信她,所以后來再送的這一批瓜子果核全都是記帳的,大妞等于是變相的欠了一屁,股的債,在入冬前屯滿了半間左側屋的瓜子和果核。

  自氣溫驟降,酒樓那邊大腸的需求量也隨著驟降,由原來的兩斤變作了一斤,而且出來活動的人明顯見少,大多數都嫌冷窩在家里了。大妞感覺這時候也該往外賣瓜子了,于是與有根一塊兒趁著趕集前一天的晚上做了一鍋,又炒干了之后,晾在堂屋的木板上。到了第二天孫田來了之后,把院子交與他,姐弟兩個就去賣瓜子了。

  趕集的人很多,大妞跟有根在賣干貨的地方找了個空地兒,在地上鋪上特意帶來的干凈的木板,再把盛瓜子的布袋放在木板上,敞開口兒,好讓來來往往的人看見。

  這次趕集,大妞做了五香白瓜子和五香葵花子兩種各半袋約摸兩三斤沉,都敞開了口兒等著來人問價兒。

  至于價錢兒,市面上的生葵花子要兩文一斤,熟的則要四文一斤,五香葵花子的價兒定得也不算高,只比原味的高了一文。其實這一文根本連料錢都不夠,只不過那料是正好煮了南瓜子煮剩下來的,順便又煮了葵花子,也沒算是浪費,而且又是第一賣,所以大妞才把價兒定得如此低。而南瓜子的價兒則定在了七文,打算根據行情再作調整。

  冬日的清晨是最清冷的,姐弟兩個穿的又不多,在這集市上又不好跑步取暖,只好雙雙暗暗的扎下了馬步,咬牙扎了一會兒,果然不冷了。這時候集市上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人們都穿著厚重的棉襖,戴著嚴實的棉帽兒,一邊呵著氣兒,一邊來回望著路兩溜兒上的小攤。

  有幾個婆娘到大妞的攤子前問過價兒,瓜子的品相倒是不錯,但一聽那價兒比別家的硬生生多出了一文錢,都連大妞的解釋也不聽,忙不迭的就走向別的攤子去了。

  賣點東西,可真是難啊。大妞伸手抓了一把葵花子,灑在提前準備的木盤子上,喲喝起來:“五香瓜子咧剛來的新貨,都來免費嘗一嘗呀,嘗一嘗,不要錢”

  大妞的喲喝很管用,來了幾個問價兒的,她卻不急著報價兒了,只叫幾人仔細的嘗了,又繼續道:“這是用秘方做出來的,里面混了幾味中藥,不但味兒好,也有益于身體健康,這是剛來的新貨,就只有這一點,下一批貨還不知幾時能來,過了這村兒,可就沒有這店兒了。”那個,桂皮生姜之類的,也算是藥用材料,再說比起原味兒瓜子,吃這種五香煮瓜子,確實是不容易上火。

  圍上來的幾人都嘗了大妞的瓜子兒,這味道兒確實是好吃,吃完了,嘴里還回蕩著那個噴香的五香味兒,還想再伸手拿幾顆嘗嘗時,盤子里的瓜子已經被七七八八的拿光了。又聽大妞這一頓解說,都有了想要買了回去吃的想法。

  大妞見幾人都嘗著不錯,又繼續道:“這回的新貨,可是經過了十幾道工藝加工出來的,中間還要用上各種的藥材,香料,那價兒肯定是得高一點。不高也對不住這十幾道工藝和這味道,您說是不?”

  幾人紛紛點頭,都在暗自揣測著價兒,盤算著若是價兒太高就撤身離開。

  大妞又笑著繼續道:“其實按照這費的工夫和藥材來算,貴個兩文三文的都嫌低,只不過這是新貨上市,打算賠本兒還叫人們嘗一下味兒,以后買的時候再賺錢的。所以現在才五文一斤,真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了。”

  “喲,才比原味兒的貴了一文,確實不高。”

  “不錯不錯,又好吃,又對身體好,才貴一文也不算貴。”被大妞一頓忽悠,眾人都覺得也不貴,紛紛掏錢買起來。

  有根在一旁仔細的學習著姐姐賣東西時說的話,現在見幾人要買,機靈的拿稱一邊稱一邊算了起來。大妞則在一旁繼續推銷,指了指旁邊的南瓜子:“這種也是新貨,是一種新瓜子,味道更好,吃頭兒也更好,各位嘗嘗呀。”說著,抓了一把灑在木盤子里。把瓜子灑在木盤子里叫人來嘗,這樣也就防止有些人在布袋里抓一大把,嘗完了,再抓一大把,買一兩的瓜子,等買完了,也要吃掉一兩。

聽大妞的介紹,幾人又嘗了嘗盤子里的南瓜子,吃頭是不錯,只是問了價兒,幾人都覺得太貴,七文呢,足足是原味兒瓜子的兩倍了,哪舍得  大妞也知道,一下子叫人接受了七文的價格也確實有些貴,她腦子一轉,也就不繼續說服幾人了,臉上堆著笑:“各位,我這瓜子七文雖貴吧,其實按原料人工來講,也確實是不貴的,這樣吧,買半斤以上葵花子的,我就賠本贈一兩白瓜子,各位回家仔細的嘗一嘗,要是覺得好吃想買,我下集還在這個地兒賣的。”

  有免費的瓜子送,幾人當然高興,紛紛掏錢買了,小有根忙活著給人幾稱好,包好,大妞在一邊收錢,半斤以上的又給了一兩白瓜子,一會兒的工夫,葵花子就賣完了,白瓜子還剩了一大半。

  大妞低頭數了數錢,葵花子一共三斤,賣了十五文,南瓜子一共兩斤,一兩也沒賣全送了,現在還剩下一斤多的樣子。抬頭看看天色,再不收攤,衙役就該來收攤子費了,大妞利落的收拾了攤子,帶著有根往酒樓方向走去了。

  今天來得太早,大腸還沒去送。唉,昨晚忙活了一晚上,又挨了一早晨的凍,一共才賺了十五文,送兩斤大腸就能賺十八文了,真是叫人心里難受。若是酒樓需要的大腸再多些就好了,若是日需十斤,那哪還用再跑來賣瓜子?

  兩人到了‘東來順’酒樓,已經辰正時了,酒樓已經開了張,小二正在里面收拾桌椅,這擦擦,那擦擦,見大妞來了,忙迎了上來:“衛姑娘,您來了。您等一下子,我去拿稱。”因每天都要來這送大腸,楊花甫哪有空天天伺候,所以來送大腸的時候都是小二幫著過稱,記帳,最后再由楊花甫付錢的。

  稱好了,記好帳,給了大妞單子,小二又笑著遞給大妞一枚鐵片,上面印著‘東來順戲閣’幾個字。

  “這是啥?”大妞奇怪的仔細望了望手中的鐵片,做得還算是精致,只是不知用來作什么的。

  “這是戲閣的入閣牌。”小二指著大妞手里的鐵片:“最近天冷,都愛窩在家里烤火爐不愛出門,酒樓的生意很少,老板就想了這個主意。他把樓上東面兩間客房打通,又做了裝修,搭了戲臺,做成了戲閣。他說每日出來唱唱戲,喝喝茶,熱熱鬧鬧暖烘烘的總比自已窩在家里強,這戲閣的生意應該不差,若做得好,還能招幾個中午的食客。衛姑娘,戲閣明兒開張,一個入閣牌挺貴的呢,老板叫送你一個。”

  “戲閣?”大妞眼里一亮,戲閣?那可都是有錢人在家閑得叫錢燒得,才會來這種地方。聽戲?喝茶?難道不用磕瓜子???

二更送到  男主男配什么的,還有幾個沒出場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