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章 遼東有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美人如玉之小玉妃正文第六章遼東有變栗深林兮  行間距:

美人如玉之小玉妃正文第六章遼東有變類別:穿越時空栗深林兮書名:美人如玉之小玉妃  在門口的小玉兒卻是回頭望了一眼郡王府的大門,心中暗自嘆了一口氣。看薩哈廉的樣子,這下毒之人恐怕他還是沒個頭緒。看著他虛弱的樣子,小玉兒又不忍告訴他。還好他福晉過來了,小玉兒立刻找了借口就出來了。

  和卓站在小玉兒身后,見她不動便上前一步:“福晉,天色晚了,大阿哥快回來了。”

  小玉兒點點頭,這轉身離開。

  年前下過一場雪,如今這地面的雪早就被踩化了踩沒了,滲進了板石鋪成的路面縫隙里結成了冰,行人走過卻是發出了吱嘎的聲響,小玉兒踩著聲響卻有些神游。想靜下心來卻總想著薩哈廉的事。

  對薩哈廉,小玉兒卻還是有愧的。前世見多了世態炎涼,這個曾經對她很好的人小玉兒總是有感激的,若是在現代,兩人大概可以做很好的朋友。可惜這個時代不會允許兩人成為知己。以前覺得他遲早成為多爾袞的攔路虎,所以卻是故意疏遠了。而如今知道他命不久矣,惻隱之心難免。雖然他依然不肯和皇太極為敵,只肯在皇太極身后做多爾袞的助力,但是小玉兒知道,這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想救薩哈廉,可是像他這樣慢性汞蒸氣中毒,在現代也不是什么常見的病癥,小玉兒所接觸的知識體系里卻沒有治療方法,就算有,恐怕身為文科生的她也沒有辦法給他找出對癥的藥來。書到用時方恨少,小玉兒每次遇到這種無法解決的情況都會后悔自己學的專業無用,而這次卻是感覺最盛的一次。

  太醫們不敢說些喪氣話,而陳賢后來請了個解毒高手來,卻也是搖頭嘆息。私下回報,薩哈廉也不過就三四年的壽命了。中毒已經不是關鍵,而是中毒后的引發的器官衰竭。這個時候小玉兒就特別希望能遇上各種小說主角里都能遇上的世外高人超級毒王之類的人,可惜陳賢已經明確說明他找來的已經是整個遼東解毒的第一把手,如果要找中原隱藏的杏林高手,看來得等大清入關之后了,有沒有另說,但是薩哈廉能不能撐到那個時候都是問題了。雖然知道挺天真的,但是小玉兒此時就是想著是否有奇跡出現。

  小玉兒頓住了腳步,卻是到家了。門口的守衛看到主子回來了,立刻迎了上來:“主子回來了。”

  小玉兒點點頭,正想往里走,守衛跟了一步:“郭大人來了。”

  小玉兒皺了下眉:“怎么不派人來跟我說?”

  “郭大人說等主子回來就行了,不用特意找。”守衛連忙回道。

  小玉兒這才不說話了往里走,剛進大廳就看到郭蘇陽端著個茶杯正瞇著眼品茗。見小玉兒進來連忙放下茶杯:“主子吉祥。”

  “這有些時日沒見到了,咱們的新郎官今天怎么有時間來了?”小玉兒一邊把披風解下來交給和卓,一邊笑道。年前郭蘇陽終于娶了個媳婦,娘家原是遼陽人,過完年卻是陪著媳婦回東京歸寧了,這才剛回盛京。郭蘇陽年近四十才娶上老婆,還是挺滿意了。天聰十年皇太極改文館為內三院,郭蘇陽被寧完我舉薦進了內秘書院,如今也算是個官了。成家立業,如今只差個兒子人生也算是圓滿了。當初踏上流放之路的時候,郭蘇陽從來沒想過自己居然還能有今天。對小玉兒的感激倒是更多了幾分。聽到小玉兒跟自己開玩笑,也笑著接口:“這不是想主子了,還沒來給主子拜年呢,心里慌的很。”

  小玉兒白了他一眼:“人逢喜事就是不一樣啊,都知道跟我貧嘴了。”

  郭蘇陽笑:“來向主子討賞了。”

  小玉兒沒好氣的道:“沒有。”

  郭蘇陽端起茶杯:“那只能討杯茶了。奴才平日里可喝不到這么好的茶。”

  小玉兒其實不怎么懂茶,前世倒是某種鳥窩速溶咖啡喝的更多一些,一來便宜二來方便,三來學生挑燈夜讀的時候提神。但是到了這里相比腥味味比較重的馬奶等飲品,這茶倒是成了她的最愛。多爾袞看她喜歡,還真的著實弄了不少好茶回來,據說都是南邊的貢茶。小玉兒倒分不出好壞,只能說一句好喝,郭蘇陽卻是個識貨的,這茶葉金貴的很,不敢討要,每次上門便喝個夠本。

  小玉兒知道他絕對不會這么無聊就是為了上門討杯茶,倒是不理他。最近幾年原來有些陰郁的郭蘇陽卻是人都精神了,也不像開始那么戰戰兢兢了。反倒和十年前比年輕了許多。人也變的膽大了,偶爾還敢和小玉兒多爾袞開開玩笑。小玉兒也不以為意。

  郭蘇陽這邊也不敢真的為了討杯茶就誤了正事,放下茶杯卻是正色道:“奴才回了趟遼陽,遇上一個老鄉。”

  小玉兒挑了挑眉:“南邊來的?”雖然南方如今也是兵荒馬亂,烽煙四起,因為八旗的局部強勢遼東之地倒是比較安定了,不少關內人若是關外有親戚還真有人來投奔的,但是江南歷來富庶,就算逃難也是萬萬逃不到這遼陽來的,小玉兒倒是意外的很。

  “他是原本只是進京,卻在途中被所謂的義軍給抓了壯丁,他雖然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卻是能吃苦還挺機靈的,雖然看著義軍勢大,連朱重八那個放牛娃的龍興之地鳳陽都給占了,不少人已經開始妄想混個從龍之功,但是他卻覺得這種泥腿子終究成不了大事,所以找了個機會溜掉了。果然沒過幾日,義軍被明朝大軍給圍了,幸虧他跑的早,幾番意外才被他跑到了這遼東,以前聽主子提過,這所謂義軍主子有興趣,所以我便把人給留住了。”

  小玉兒果然提起了興趣:“哦?混過義軍?跟的是哪一路?”

  郭蘇陽回道:“說是姓高。”

  小玉兒頓時有些激動:“闖王高迎祥?他人在哪?怎么不帶來見我?”

  郭蘇陽只是笑:“天色已晚,奴才倒不敢馬上帶進來,既然得了主子的信,明天一早便帶來給主子瞧瞧。”

  小玉兒沉吟了一下:“不行,明天一早我得進宮,酉時你再帶他來吧。”

  郭蘇陽點頭,又牛飲了一大杯茶這才起身告辭,弄的小玉兒哭笑不得。把人叫住給了紅包,郭蘇陽這才笑嘻嘻的離去了。

  第二日心中牽掛著這事,小玉兒在宮里倒有些心不在焉,海蘭珠卻以為她還在因為昨天鶯哥的試探而別扭,倒沒多想。心里卻還是滿意的,若是一點反應都沒有,就是表示小玉兒對自己的的拉攏沒興趣了,這有反應總是比沒反應有用。結果雙方就這么在誤會重重下,海蘭珠提早放了小玉兒出宮,小玉兒一出宮門倒是先遣了人去找郭蘇陽。

  回去沒多久,郭蘇陽倒是帶人來了。

  小玉兒端著茶杯上下打量著進門就跪倒在地卻不言語的人,面上去看不出喜怒。郭蘇陽知道小玉兒不太喜歡奴顏婢膝的人,想打眼色卻發現他跪在那邊連頭都不敢抬,倒是小玉兒發現了他的動作,饒有興趣的看著自己,郭蘇陽立刻輕咳一聲,做老神在在狀不再看地上的人了。

  一時之間這大廳中居然只有火盆里發出的噼啪聲響,弄的跪在那邊的人卻更加緊張,小玉兒這么遠都能瞧見他在那邊發抖。

  “怎么,很冷?”小玉兒有些好笑的開口,順便自省了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如此讓人害怕,明明自覺還是很和藹可親的。

  “奴……奴……”地上的人磕巴了半天,一句奴才卻還是說不出口。

  小玉兒心中默默的翻了個白眼:“你不是旗下的人,不用自稱奴才。”

  底下的人卻是大呼一口氣,這才話說利索了:“草民沈靈道見過王妃娘娘。”

  郭蘇陽發現了沈靈道沉默的原因后頓時臉上有些不好看,小玉兒卻是有些鄙視。人都跪在那里了,卻連個自稱開不了口,難道不自稱奴才就能抹殺掉他如今剃發易服做大清子民的事實了?還真是可笑,不過口中卻還是答道:“起吧,在這里稱福晉就行。”

  沈靈道磕了個頭才站了起來,雖然低著頭小玉兒這會卻看到他額頭上滿是汗水,想來卻是冷汗,心中更是鄙夷。不過倒相知道義軍的消息,把這點觀感先放到了一邊:“聽說你是參加過義軍?不知道是怎么參加的,怎么離開的?你覺得義軍的戰斗力怎么樣?”

  沈靈道偷偷的抬了下頭,看著端坐在上位的卻是個年輕,迅速的把頭又垂了下來,雖然腹誹這婦道人家懂什么,卻還是老實的回答:“回福晉的話,草民是蘇州人士,本來是進京想謀個生計,結果在徐州境內被那些賊寇給抓住了,然后隨著他們轉戰了許久,草民還算機靈,倒也做了個小伍長。去年年頭上的時候,我們頭在滎陽和不少賊寇聚會,似乎覺得自己人多勢眾有了膽氣,過完年就帶著我們直接南下打了鳳陽。結果沒多久就被大明官軍給圍住了,闖王也被抓了,聽說一個叫張獻忠的賊首降了,草民就趁亂逃了出來……”

  “張獻忠降了?”小玉兒猛的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聲音之激動,連郭蘇陽也被唬了一跳。

  沈靈道更是被嚇的不輕,看到小玉兒這副樣子心中卻是低估,張獻忠是圓是扁你知道嗎?激動什么呢,義軍的首領可是高闖王,嘴上卻還是應道:“是的,我是聽一起逃出來的一個叫小六子說的,他本來就是那個張獻忠的部下,我們裝作難民在路上看到各地的安民告示,才知道草民在的那部的頭領稱闖王的被個叫洪承疇的給殺了,那個叫張獻忠的卻是降了,小六子不相信他的頭降了,便偷偷的去打聽消息,結果才知道被一個姓祖的人,帶了三四千從來沒見過的騎兵給圍了,斷了糧草,沒法才降了。”

  姓祖,帶了幾千很厲害的騎兵,光這兩點,小玉兒就能勾勒出這個人的形象來……

  “祖大壽?”小玉兒這會更是整個人站了起來,“祖大壽怎么去了河南?”

  這回連郭蘇陽也給駭的直接差點跳起來,郭蘇陽知道小玉兒對這個義軍有興趣,所以倒問了沈靈道很多義軍的東西,所以沒跟他提過明朝官軍的事,居然也才知道滅了這闖王的人居然是祖大壽。郭蘇陽別的大明官軍能不認識,堂堂關寧鐵騎的祖大壽他怎么能不知道。

  這會沈靈道更是嚇的面如土色直接跪倒了:“是不是祖大壽我不知道啊,只是聽說hi從北方來的。”

  小玉兒頓時有些天旋地轉的感覺,祖大壽居然離開了錦州去了河南?大西皇帝張獻忠居然對著明朝投降了?

  小玉兒不知道歷史上張獻忠在1637年的確暫時接受過明朝招撫,這會倒是被嚇的不輕。

  小玉兒和郭蘇陽面面相覷,祖大壽率關寧鐵騎離開了錦州,這條消息太重要了,相比之下義軍的其他消息都遠遠不如這條厲害。

  小玉兒讓沈靈道下去領賞,卻是和郭蘇陽轉頭關進了書房。

  “福晉,這消息太重要了,必須告訴王爺。”郭蘇陽很清楚錦州對于大清來說的重要性,也知道祖大壽離開錦州代表著什么。

  “也許是祖家其他人……”小玉兒卻還在猶豫。

  “可是關寧鐵騎至少有三千人馬南下了啊。”郭蘇陽有些著急。關寧鐵騎不過6千人馬,是整個大明最精銳的騎兵,如今一半南下,那錦州……

  “我還是不太相信是祖大壽,袁崇煥死了,崇禎根本指揮不了祖大壽……”

  “崇禎指揮不了,別人可以。”門卻突然被推開了,巴特爾面無表情的站在了門外,背景是呼嘯著的北風和飄著的大雪,原來不知道什么時候,居然又開始下雪了。

  關上了門,巴特爾淡淡地扔下一個炸雷:“孫承宗起復了。”

  小玉兒頓時目瞪口呆:“孫承宗?哪個孫承宗?”

  巴特爾沒回答,眼神卻明顯的告訴小玉兒,還能有哪個孫承宗。

  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以帝師身份督師遼東,曾經熊廷弼是他的學生,袁崇煥也是他的學生,遼東只要能說的上的名的將領看到他都得低下頭的孫承宗,居然起復了?

  “他都快80了吧?”想不巴特爾,郭蘇陽卻是顯得相當的不淡定。

  “77。”巴特爾還是一如既往的淡定。

  “這崇禎小皇帝居然忍心差遣一個致仕還鄉的老人?”

  巴特爾卻是終于笑了:“這只是說明大明沒人了。”

  小玉兒卻是皺著眉:“孫承宗起復,這遼東怕是要有變,為什么之前一點消息都沒有?”

  巴特爾卻道:“也不知道誰給崇禎小皇帝獻的計策,偷偷的起復孫承宗安定遼東,對外卻還是由祖大壽守錦州,實際上,祖大壽卻是乘著八旗打蒙古平朝鮮一時無暇顧及他們的時候,帶著關寧鐵騎直接南下,配合洪承疇妄圖迅速平定這些義軍,如果一旦這些義軍被撲滅,那么現在抽不出手來北顧的洪承疇等人就會被派到遼東來。”

  小玉兒聽到巴特爾如此說,心里有些駭然:“關寧鐵騎南下,難道皇上之前一點消息都沒有?”

  巴特爾搖頭:“若不是這次明朝自己出了披露,不小心暴露了關寧鐵騎,恐怕我們還不知道祖大壽南下了。”

  “那平定義軍再揮師北上,這是得到的情報,還是你的分析?”小玉兒定定的看著巴特爾。

  巴特爾毫不猶豫的說:“都是我的分析。”

  “崇禎為什么會想起孫承宗呢?”小玉兒實在不記得歷史上孫承宗還能再次督遼,心中卻是知道這個老人在遼東的意義會有多大。

  “去年武英郡王攻順天府的時候,孫承宗的一個好友鹿善繼守城而亡,孫承宗上了血書給崇禎皇帝。”巴特爾解釋。

  小玉兒抿著嘴:“這事太重大了,我做不主,你還是快些通知王爺吧。”

  巴特爾卻上前一步:“消息來去太過緩慢,我準備親自去趟朝鮮。”

  小玉兒看著巴特爾堅定的眼神,最終卻是緩緩點點頭:“你能得到消息,皇上那邊也能,雖然也許會晚些,如今遼東又出變數,朝鮮那邊不能這么慢慢來了。朝鮮那邊能速戰速決嗎?”

  巴特爾卻是搖頭:“剛得到的消息,說是王京只抓到了朝鮮王,百官后宮世子居然都沒找到。朝鮮王很是硬氣,拒不投降,殺又殺不得,各地抵抗也不斷,雖然戰斗力低下,八旗鐵騎打過去摧枯拉朽,但是皇上還是很憤怒。”

  小玉兒愣了下,沒想到印象里那個從來都是兵敗如山倒的朝鮮倒也有血性的一面,隨即明白了,這兔子急了還是咬人的,為大明盡忠這塊上,朝鮮倒是一直做的很不錯。加上大清一直抓不到世子,朝鮮王恐怕覺得是有了可以談條件的資本。

  小玉兒咬牙:“你到了朝鮮,見到王爺,若是那時還找不到朝鮮世子,讓王爺親自去打江華島。”

  巴特爾愣了下,朝鮮各種島嶼眾多,倒是為了整理軍情知道有這么個島嶼,沒想到小玉兒身在后方居然如此清楚這么個地方。這個島嶼不過是人參種植區而已,離海岸線過近,并沒有什么軍事價值,所以大軍一路東進卻暫時只是對那個島嶼控制并未登陸。

  小玉兒一看巴特爾的樣子,想到反正已經說了,只能把話說開:“世子和那些什么中殿尚宮還有百官,都在江華島。你去和王爺說,不要說我說的。“

  巴特爾定定的看著小玉兒許久,才緩緩點點頭:“我知道了。”

  “什么時候走?”

  “馬上。”

  小玉兒這時才發現巴特爾的打扮是準備遠門的樣子,只得點頭:“天冷,又下雪了,路上小心。”

  巴特爾點點頭。

  巴特爾走了,門再次關上,把外面的寒冷擋在了門外,小玉兒卻似乎完全感覺不到暖意。

  滿洲人少,雖然去年蒙古八旗也建立,加上孔有德等人的漢軍一旗,其實如今大清的兵力已經達到了17旗,加上外蒙古的軍隊,但是這和大明比起來,依然少的可憐。蒙古外軍新歸不可用,冬季出兵損耗又嚴重,大清現在沒法支持兩線作戰。給崇禎獻策的人正是看準了這點,趁著大清鞏固自己后院的時候,大膽的抽調了錦州的兵馬南下攻打農民軍。畢竟在明朝官員眼中,遼東再糜爛,也不過癬疥之疾,心腹大患在那些泥腿子。若是不小心丟了錦州,但是若是因此平定了義軍,那也是劃算的買賣。

  崇禎指揮不了祖大壽,孫承宗可以。而且孫承宗在錦州,甚至比祖大壽在錦州更為安穩。

  關寧鐵騎未必全部南下了,但是關寧鐵騎的戰斗力從來都不是人數多少能確定的,這一支由袁崇煥一手帶出來的隊伍,是明末最精銳的部隊,就算孫傳庭的秦兵和盧象升的天雄軍都未必是對手。

  皇太極若知道關寧鐵騎離開錦州,一定會迅速結束朝鮮的戰爭。這是戰機,稍縱即逝,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松錦大戰會提前不成?小玉兒看著火爐里跳動的火苗卻是有些煩悶。雖然已經喜歡了各種歷史改變,但是這種無力感卻還是深深的擊中了小玉兒。現在只希望,朝鮮世子在江華島的事,沒有因為這蝴蝶的翅膀而發生了改變吧。

  而此時的祖大壽卻是率部日夜兼程的往北。錦州不能丟,丟了錦州關寧鐵騎就沒了家。沒了家的關寧鐵騎還有多少戰斗力,祖大壽自己都說不出來。崇禎終于允許關寧鐵騎返回錦州了,祖大壽心里暗中唾罵那個把關寧鐵騎給出賣的告示,一邊只能督促大軍繼續趕路,一定要在那些奴寇發現不對之前趕回錦州。

  在關內和義軍作戰的這段時間里,祖大壽有些恍惚,似乎又回到了袁帥還在時戰無不勝的年代。那時所謂八旗看到聽到寧遠二字都只能繞道,結果袁帥一死,自己就被八旗個擒了,雖然說是為了大凌河的百姓,自己降了,然后自己又反悔了,這般的出爾反爾,自己有的時候想想都覺得老臉發燙。可是自己能怎么辦?一家老小在錦州,如今老督師回來了,沒有計較自己之前的投降之舉,說讓自己帶著關寧鐵騎去給皇上解圍去。祖大壽入了關才發現,原來這些年來,京城的那些“大人”們,是這么看待關寧鐵騎的——縮在在錦州寸步不敢動的烏龜。雖然那些所謂文人是不會用這么粗俗的字眼的,但是意思沒有差就是了。

  祖大壽因為老督師而產生的一點點愧疚頓時煙消云散了。

  他知道那些酸儒們一向看不上遼東苦寒,女真蠻奴。他們眼中,那些人不過是些穿著破爛衣服,不通文理,不辨是非的野蠻人。根本不需要花那么多錢養著關寧鐵騎。哪怕關外土地一丟再丟,八旗鐵蹄一再驚擾京師,那些人的榆木腦袋就是沒有把那現在已經改元稱帝的大清放在眼里。只是在聽說這么個部落首領居然稱皇帝的時候叫嚷著要把這個蠻夷給踏平。

  踏平,誰去踏平?現在八旗有了自己的紅衣大炮,有了蒙古助力,聽說皇太極那個蠻子正在打朝鮮。祖大壽覺得此番回錦州,還是兇多吉少。

  還好這次入關,卻是認識了洪承疇。洪承疇聽他講遼東,能體會他的不易,明白他的苦楚,并表示一旦這些泥腿子被平定,他一定自請前往遼東助自己一臂之力。

  如今闖王高迎祥身死,義軍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祖大壽相信洪大人很快能平定叛亂的。

  說起義軍,祖大壽若有所思的看著跟在自己一邊的那個大漢:“秉忠,你若不愿意隨我去關外,便留下吧。”

  被稱為秉忠的人卻是只是道:“但憑大帥做主。”

  祖大壽對這個義軍首領之一卻是很有好感,也對他這副沉默的樣子很能體會,降過一次的人才知道作為降將的悲苦。遼東之地和八旗對戰,和所謂義軍完全是兩個概念,關寧鐵騎如今面對八旗也未必討得了太多的好,但是面對義軍卻是摧枯拉朽之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正規軍和烏合之眾的區別卻是巨大的。

  隨后這個大漢卻是帶著一些人停住了趕路的腳步,而是在原地停留了許久。

  “老大,我們真的去投那個什么洪承疇嗎?”一個白面漢子問秉忠。秉忠卻是冷哼一聲:“我們去找老回回。”

  其余幾個漢子一愣,隨即大喜:“老大,我們就知道你不會甘心投降朝廷的。”

  秉忠卻是瞪了他們一眼:“我本來以為這關寧鐵騎都是些好漢,誰知道這祖大壽卻是個膽小之人。”

  旁的漢子被他一瞪卻都沒了聲息。

  秉忠看了一眼北方,卻是拉動了韁繩,往相反的方向絕塵而去。

  盜版的你敢不敢把我的章節感言打出來啊?

  1/1。

  行間距:

.版權所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