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一十八章天道大勢道教立 眾人下凡點蒼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重生鴻蒙之道共1頁,當前為第1頁品書網  東海之上仙島瓊立,又有仙鶴從空中飛過,揚起幾聲清脆的鳴叫聲,東海海浪翻滾,浪疊三層如雪裝在島嶼之上激起浪花朵朵,又復轉如海水之中隨著下一陣風形成又幾道海浪周二復轉。{}忽的一道流光劃過,直直的往遠處一座云霧升騰的仙島之上落去。

  蓬萊島問道峰上炫音大作,一道人穩坐二十四品混沌青蓮之上,閉著眼睛雙手結印坐定,身形定在半空問道殿上周五彩祥云朵朵,又有祥光普照,此道人卻是在開壇講道,傳與東海生靈。問道峰上有無數修道之人,大多是東海之內的生靈,也有截教門下的弟子,比如無當圣母和金靈圣母二人就穩坐問道峰頂上蒲團,其他眾人從上至下分成三段各自坐好。

  吳傳道正講座之際,忽有流光躍來,止在半空中現出身形,來人身穿青色皇袍,頭戴星辰冕冠,坐下有九色蓮花臺,一身妙道法,紫金瑞相生,正是蓬萊門下吳傳道座下第三徒,東極五華大帝孔宣。孔宣落下蓮臺,身邊飛起一只九頭獅子,駕著祥云跟在孔宣身邊落到問道峰頂上稽施禮。

  “拜見東極五華大帝!”問道峰上所有聽道之人皆是躬身施禮,畢竟現在的孔宣已經是天道欽定的六御之統帥天下萬類的大帝之地位比問道峰上的修道之人都要尊貴不少。

  “諸位道友何必如此客氣?!”孔宣笑著稽還禮,接著轉身面向吳傳道施禮道,“老師,卻不知老師喚弟子前來有何要事相商?!”

  “天道大勢運轉,該有你的機緣!”吳傳道睜開眼睛看向孔宣,接著對蓬萊島上眾人說道,“貧道在此講道已有六百余年,此番講道就此罷了,爾等各回洞府好生修煉去吧!”說罷便見問道峰上聽道講座的眾修道之人皆是鞠躬施禮一番后便各自駕起祥云離去。

  片刻過后,整個蓬萊島就只剩下吳傳道,孔宣和大陣之中修煉的赤尻馬猴,其他眾人盡皆離去,吳傳道看了孔宣一眼便落下蓮臺飛進問道殿內,孔宣見此疾步跟上,九頭獅子則是留在問道峰上四處游蕩去了。

  進得大殿孔宣坐在蒲團之上,看著吳傳道等待吳傳道的話語。吳傳道微笑著看向孔宣,伸出右手往空中一點,頓時便見空中現出一片水幕,水幕之中正放映著洪荒之上人間的大事,西周推翻商朝建立西周王朝,在犬戎殺進鎬京誅殺周幽王,周平王東遷洛邑開始東周治國,不幾時天下諸侯并立,兵鋒再起人間,周王朝的統治名存實亡,時間已經進入bsp;“老師,這是人間征戰之時,卻不知老師點化此境有何用意?!”孔宣看了多時卻不知吳傳道此舉是為何當下便出聲詢問道。

  “如今人世間戰事四起,烽火彌散,此乃是人族之中缺無教化所致,天演萬理由人傳承,如今封神劫難一過,人世間道統皆失,西周姬雖借助闡教立國,卻又忌憚闡教實力,所以沒有推廣闡教于人世傳教,雖周公旦仿照我蓬萊弟子葛天氏創禮樂治國,只可惜道法不純,難以治國,以致于天下大!”吳傳道閉著眼睛說道,“如今天道大勢運轉,合該道教創于人世,你身為東極五華大帝,道教六御之合該前去人間傳下道統!”

  “還請老師指點!”孔宣聞言當即俯施禮道,“弟子雖有感悟,可是如今天道大勢終究不是弟子能夠揣摩的,須得老師指點弟子一二!”

  “如今周王朝統治無道,天下大將之,世分為兩段,一為秋時代,此時代中,有人教教主老子化身下凡為人間老子李耳,開創道教于人世開啟人世間道教傳承,你之分身仲尼道人也將轉世為孔子,立儒教傳人世治國之道,此道卻與截教教統相合,也是道教之仲尼道人創儒教日后當一統人間三教合三教歸完成天道傳道大統,你也許下凡化身一人,承道教道統,為你分身仲尼道人合三教做些鋪墊,所以你便在戰國時期下凡吧,化身為莊周,悟我蓬萊逍遙大道,立蓬萊大教與人間的教派妙真道門!”吳傳道笑著說道,“貧道也將化身人間,指點一人為天下大勢運籌帷幄!”

  “如此說來,這眾教不都要去人間傳道?!”孔宣聞言心中一驚,“倘若這般一來,只怕人世之間征戰將持續數百上千年,那時只怕人間征伐,煞氣沖天多有不和天理之事啊!”

  “這倒無妨!”吳傳道聞言微微搖頭說道,“這也是老師我為何要下凡指點人族的緣故,你自去傳你的教義,不用擔心其他幾位,以老師所算,人教教主老子下凡為弱化西方教將在昔日的界牌關,如今的函谷關附近點化截教大弟子多寶道人為西方釋迦摩尼分化西方氣運,闡教因為西周代商一事中雖有功德降臨,卻也失了和氣,與天庭,截教頗為不合,再加上那懼留孫等人叛出闡教投靠西方使得闡教元氣大傷,雖有南極仙翁坐鎮昆侖,但也難以復辟昔日之輝煌,此番不會下山立教;截教因為你分身仲尼道人立儒教,不好下山立教分氣運,只怕要等幾百年才會下山的,所以你也不用在意;至于天庭不敢胡sp;“既然有老師話語,弟子明白該如何處理了!”孔宣聞言點頭應道,接著又問,“卻不知老師下凡該點化何人,此人卻又有何機緣得老師指點?!”

  “哈哈,老師此去該在朝歌云夢之中,指點一位良才,借他之手順天道大勢成天下合一!”吳傳道微微一笑,接著大袖一甩,“你既已知曉,何不離去,空在這里沉思?!九頭獅子就留在蓬萊,不要帶去人間!”說罷吳傳道身形消失不見,孔宣聞言稽施禮一番起身走出問道殿駕云飛起離去不提。

  幽冥間地府內,平心娘娘正在與玄冥祖巫講解大道玄奧,忽聞地府之內炫音大作,接著便見地涌金蓮,甚是隆重不已,平心娘娘見此慌忙起身領著玄冥祖巫飛出洞府稽施禮道,“晚輩平心恭迎前輩大駕!”

  “不要客氣,且平身說話!”吳傳道微微抬手說道,“此番貧道前來特為三事,還請平心道友好生在意!”

  “前輩且盡管吩咐!”平心娘娘聞言笑著說道,“卻不知第一件是哪件事?!”

  “第一件事,我蓬萊孔宣分身仲尼道人的轉世道友切莫忘記了!”吳傳道笑著說道,“如今周朝已經失了氣運,天下大,烽火四起,合該仲尼道人轉世了!”

  “弟子已經安排妥當了,前輩大可放心!”平心娘娘聞言笑著說道,“卻不知前輩第二件事是何事?!”

  “第二件事卻是闡教門人慈航道人轉世,道友可曾安排?!”吳傳道笑著問道,“此子也該轉世了,第四次大劫該由她出手的!”

  “弟子知曉前輩的安排,早已經安排慈航道人轉世去了!如今也該進入她的劫難了!”平心娘娘聞言稽回道,“卻不知前輩前來第三件事是何事?!”

  “第三件事與你前身有關,你為地府平心圣人,卻不好c,且由玄冥道人出面吧!”吳傳道聞言出聲說道,接著右手點向平心娘娘身邊玄冥,“此番周王朝衰敗,你巫族大興之日該來,此乃是貧道所賜氣運,你且先回去族內,將氣運賜予族中一人,再由他帶領你族人前去人間吧!”

  “晚輩多謝前輩大恩!”玄冥祖巫聞言驚喜不已,慌忙跪拜在地叩相謝。

  “你先不要欣喜,切記此番你巫族雖有大興之時,卻只有十五年時間,你不要逆天行事,否則后患無窮,那時便是平心道友只怕也難以出手救你!”吳傳道淡淡地說道。

  “只有十五年?!”玄冥道人聞言欣喜的顏色頓時淡化了不少,“難道晚輩真的不能任意bsp;“你最好不要c,此乃是天道大勢,你若c,只怕巫族便會受到天道懲罰,到那時不僅僅是你,便是整個巫族只怕都會被天雷轟炸的絲毫不剩的,所以你最好還是順天行事,不要強行出手!”吳傳道微微一嘆,接著轉過身形,往天空飛去。

  “平心娘娘,您看這?!”玄冥祖巫見吳傳道走后便看向平心娘娘問道。

  “玄冥,你是希望巫族好,還是希望巫族恢復往日輝煌?!”平心娘娘臉色平靜地看向玄冥祖巫,一身淡然平靜,似乎已經無欲無求,只可惜平心娘娘雖然強忍著心頭的激動,表現得甚是平淡,可是與她相處數個元會的玄冥祖巫如何不知平心娘娘雖然是后土身隕所化,可是后土的心卻也傳承了下來。

  “娘娘,巫族經過數百元會的忍耐,如今還不容易有一個再現輝煌的大好時機,玄冥身為巫族祖巫豈能不為族人放手一搏?!”玄冥祖巫聞言當下臉色凝重地說道。

  “玄冥啊,逍遙前輩可曾失過言?!”平心娘娘搖頭說道,“這中間只怕并非你想的那么簡單啊,天道大勢巫族有得一次大興時機,雖然時間很短,可是也能為我巫族獲得一番氣運在身,對我巫族存留也有益處,你要想強行出手為巫族奪得復興時機,只怕其中的難度比開天都要難,而且一旦失敗,只怕巫族再無存活的一線生機了,這也是逍遙前輩話里的意思,玄冥還是不要太過魯莽了,再者說了巫族能有一次大興也算是天道留情了,倘若在與人族相爭,只怕到時候六圣再出,便是逍遙前輩看在貧道前身的份上再怎么偏袒巫族也不好出手制止!”

  “玄冥知錯了!”玄冥祖巫聞言心中的沖動一時間冷了下來,想了良久終于想開了的玄冥祖巫平靜的稽施禮道,“既然天道大勢如此,玄冥也不好逆天行事置巫族與危亡之際,如今巫族也只是茍延殘喘,有得這番機緣,已經是心滿意足了,玄冥也不想為了一些飄渺的意念,將巫族徹底的推向覆滅,玄冥這便回去族內!”說罷玄冥祖巫駕起祥云便往西南飛去。

  人間風云變幻,數十成百年過去,周王朝已經如同一座搭建在沙臺之上的宮殿,早已經是名存實亡了,秋時代到來,各方諸侯林立,群雄舞人世。又有眾能輩出,正所謂世造英雄,英雄造勢時!在人族時歷約前五百七十一年人教教主老子降世,化為人族名喚李耳,開始自己的傳教論道。

  幾十年過后又有仲尼道人轉世化為孔子,過了幾十年后便開始在各國游說,孔子帶著弟子周轉天下各國推行自己的理念治國,只可惜這個時候世,也是吳傳道所說的無道御心的時代,基本上沒有多少國家接受孔子的治國理念,有些國家反而還將孔子視為惑民之輩,幸得孔子乃是仲尼道人轉世,有截教道人暗中相助,又有吳傳道所賜大福源護身,所以孔子雖然一生顛簸,但并沒有生什么悲慘的事情。

  這一日,函谷關前有一老人騎著青牛往關中走來,未到關前便被關前甲士用手中戰戈抵住,這老人正欲開口講話之際,忽見關門大開,一將士騎馬奔騰而來,邊跑還便喊:“爾等豈能這般對待高人,快快退下,快快退下!”說罷那人滾下馬鞍躬身行禮,“晚輩函谷關守將尹喜,昨晚做夢夢見東邊有仙人駕云飛來,今日喜見上仙,先前甲士有些魯莽沖撞了上仙,還請上仙勿怪!”說罷便親自將老人迎進關內。

  這老人便是轉世化為人的人教教主老子,此時名喚李耳卻也用他法號老子,見關尹尹喜能有這番大機緣,也不好出聲傷了他的求道之心,便在關內講道數十日,隨后關尹辭官拜老子為師與老子一同過關往終南山來,途中經過一座高山,名喚將軍山,老子本欲徑直過去,忽的微微皺眉騎著青牛便走上將軍山,行至半途就見一座巨石迎面直立,此巨石生得甚是怪異:如有人形,豹頭環眼,鐵面虬鬢,一手執劍,一手執扇,石邊有五蝠飛舞,整個巨石顯得正氣浩然,老子觀看多時,不由得感嘆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物之母,欲觀其妙,常有也,鐘馗鐘馗賜福鎮宅,中榜得魁,真神也……。”

  “老師,這巨石生得十分神妙,莫不是其中有些什么機緣?!”尹喜見得老子感嘆當下便開口問道。

  “無他,此石所化,日后大有機緣啊!”說到這里,老子忽的抬頭看了看西方,接著微微一嘆,“時辰到了,也該是在此點化了!”說罷就見老子大袖一揮,頓時便見一副太極圖從老子袖內飛起,立在空中,接著老子右手指一點,便見一道光從圖內射出直往西方飛去,待流光閃爍幾下消失不見后,老子有點了一下,便見四道煞氣從圖內飛起也往西邊飛去,“該是你的緣法,貧道也是順天行事,只希望此番算計能有成效!”說罷老子便帶著尹喜往終南山后清涼山去,在此結草廬隱居講道。

  卻說老子隱居清涼山與尹喜講道授法,被尹喜記錄下來寫成一本道經,取名《老子》,又得老子傳授一本道書,兩書相合化為一本《道德經》就在此書出世不幾日,老子終于完成了天道的安排,在人間傳下道教,留下道經后老子便功德圓滿化為圣人本尊,駕云飛升往大赤天八景宮去了,留下尹喜將老子道法創出樓觀道,創出門派名喚隱仙派,將道法傳授于麻衣道人李和之后也飛升空中,被老子點去大赤天修煉去了。

  孔子在世享年七十三終于離世,留下言行思想被弟子成《論語》創儒教傳于世間,同時也將截教一些教義流傳于世,如有教無類等等眾多思想,也算是將截教教統傳承下來。孔子離世時,天穹之際有仙樂陣陣,祥光耀于東極,一時間傳于世間。此卻是仲尼道人功德無量,被天道賜福化為至圣的存在,修為雖比不上大羅金仙,可是身份已經與圣人仿佛,因為替天道傳下大教,再加上孔宣身為東極大帝,也是功德壓身,所以仲尼道人的成就比之尋常準圣都要高貴!

  秋時代過去,戰國時代降臨,先是孔宣下凡化為莊周開始接過老子的道教開始向人世間傳教逍遙之道,后有吳傳道降世化為世外高人隱居朝歌云夢之地,點化被家所棄的女子霞瑞往云夢中生下一子名喚王禪,霞瑞生下王禪之后便病逝,吳傳道便將王禪撫養長大,傳授經韜緯略與王禪,最后在考驗了王禪之后便騰云駕霧飛回蓬萊島,于是朝歌云夢之中便出現了一位高人,名喚鬼谷子,其門徒不多可是出來的都是驚天動地的良才。

  又有莊周繼承老子的道教,將之揚光大,以逍遙之性悟道升天,于是道教在人間大興。與此同時,西邊也開始出現一個教派,名喚佛教開始與西方教爭奪西方氣運。中原大陸上,西邊也開始興盛起一個諸侯國,名喚秦國,此國戰力非凡,國民一心甚是團結,而且幾代國君都是英明勇武之輩,反觀其余諸侯國,各個都開始步入衰亡的潮流了,戰國時代僅有的七大諸侯國,以秦楚兩國實力最強,秦國自秦孝公推行改革國力大增,雖然一開始顯得十分狼狽,可是其中賢才輩出,有鬼谷子門下張儀,也有能征善戰的秦將白起,王翦等人,在其余六國不斷衰敗的情況下,一心致力于一統天下的秦國終于開始張開他的獠牙了。

品書網  作品《重生鴻蒙之道》文字章節由自網絡收集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作品本身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閱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確有與法律抵觸之處,以及屬于色情小說和成人小說,可向舉報,如因而由此導致任何法律問題或后果,均不負任何責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