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章 對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很快,下人取來了筆墨紙硯,眾人來到了一張桌案旁。

  狄仁杰思索片刻,提筆寫道:亢龍成姻,姻姻出自西院紅花;危燕諧緣,緣緣往與南樓青主。

  劉傳林默默地讀了一遍,驚訝地問道:“敬旸,你的朋友真是剛來的,你沒給他們說莊內之事?”

  王莽笑道:“他們的到來我都沒想到呢,剛才你也看見了,我還沒來得及說呢。”

  劉傳林對著狄仁杰好奇地問道:“狄先生,那您怎么能寫出這樣一副對聯呢?”

  狄仁杰淡淡地笑了笑:“不過憑雙目和頭腦耳。”

  劉傳林躬身道:“不敢請教。所謂亢龍成姻,先生是在暗示,這樁婚事乃是家父娶親……”

  狄仁杰點點頭,說道:“從你門前的布置,就可以看出,這絕不是年輕人辦的喜事。”

  劉傳林問道:“這是為什么?”

  狄仁杰答道:“過于簡單,甚至有點漫不經心。這相對起劉家如此巨大的家業來說甚不相稱。因此,可以斷定是老人續弦或是再娶。所以,在下用了二十八宿中的‘亢龍’這兩個字。”

  劉傳林聞言,伸出大拇指:“高!那么‘姻姻出自西院紅花’中的所謂‘西院’者,先生指的是青樓吧?”

  狄仁杰微笑道:“何以見得?”

  劉傳林說道:“因為,青樓的大門是向西開的,所謂‘紅花’者,也是對青樓女子的形容。先生是在暗示,家父娶了一位青樓女子。”

  狄仁杰點點頭,說道:“不錯。婚事過于簡單,這就說明,娶親之人有些含羞帶愧,遮遮掩掩,那么只有一個原因——娶了一位青樓女子過門。因此,不欲張揚。”

  劉傳林越發欽佩了,不停地點頭:“下聯是:‘危燕諧緣,緣緣往于南樓青主’。

  先生用了二十八宿中的‘危月燕’,取其字面之意,是說燕子做巢于危樓之上,朝不保夕,這是對青樓女子處境的形容。

  而‘南樓青主’,則指的是做官之人。您是在暗示,這個青樓女子得到一個奇緣,嫁給了一位做官之人。”

  狄仁杰答道:“公子所言正是。從莊子的排場來說,令尊絕不是一般的土財主,可以肯定是一位歸田的官宦。青樓女子能嫁入官宦人家,可以算是個奇緣了吧。”

  劉傳林望著狄仁杰,佩服得五體投地:“先生真乃神人也!如不是親眼所見,傳林絕難相信,世上竟有您這樣的人!”

  說著,他雙膝跪倒,納頭便拜:“小可劉傳林,仰慕前輩高才,請受我一拜!”

  站在一旁的王莽和李元芳看得目瞪口呆,狄仁杰對李元芳悄悄擠了一下眼,李元芳趕忙攙起公子:“公子請起,不敢當。”

  劉傳林站起身:“先生這副對聯寫得真是絕了。用了二十八宿中的‘亢金龍’和‘危月燕’,又用‘西院紅花’對‘南樓青主’。工整對仗,既道出了隱情,又含蓄諧趣。傳林欽佩之至!”

  狄仁杰笑道:“公子過獎了。”

  王莽笑道:“狄先生可不只這些本事,我們經常都叫先生為神人呢。”

  狄仁杰笑道:“敬旸啊,老頭子可經不得你夸。”

  王莽對著李元芳擠眉弄眼,笑道:“大人,這你可就冤枉我了,你乃神人的說法我還是從元芳處學會的呢?元芳,是吧?”

  李元芳笑了:“每個第一次見到先生的人都會夸贊的,實在是先生確不是一般人。”

  狄仁杰搖了搖頭:“老頭子今天飯沒吃到,卻被你們幾個的迷魂湯灌醉了。”

  劉傳林反應過來:“請先生到前廳,傳林要親自奉膳。”

  狄仁杰、李元芳在王莽和劉傳林的陪同下走進內院,經過一座月亮拱門,便進入了花園之中。

  只見園中回廊曲折,花叢遍布,漢白玉拱橋橫架在一條溪水之上,碧水環流,穿越于太湖石之間,真是清幽靜謐,極盡典雅。

  狄仁杰不禁點頭贊道:“此園著實有幾分顏色,造園之人胸中有些丘壑呀!”

  劉傳林笑道:“先生過獎了。這園子是學生設計的。”

  狄仁杰感嘆道:“后生可畏呀。”

  王莽笑道:“先生,對于傳林的學識,我也很是佩服。對了,您和元芳是怎么來到這里的。”

  狄仁杰笑道:“其實,在下二人是追隨蜂群而來的。”

  劉傳林一愣。

  王莽說道:“傳林兄,上午的時候,你不是給我說過,花園里飛來了一大群蜜蜂,差點把你繼母蜇傷了嗎。”

  劉傳林馬上明白過來:“哦,對!對!敬旸你這么一說我就想起來了。”

  狄仁杰說道:“想必,府中定有大花圃吧?”

  劉傳林點點頭:“有是有,可從沒來過那么多蜜蜂。真是怪事一件。”

  狄仁杰道:“我也是覺得奇怪,這才想到府中看看。”

  正在這時,一陣陣呼喊聲響起。

  “公子!公子!”

  一個管家模樣的下人嘴里呼喊著,飛跑而來,在劉傳林耳旁低語了幾句,劉傳林點了點頭,轉過身來抱歉地道:“先生,敬旸,實在抱謙,家里有一些急事要處理,讓我的管家劉大先陪幾位轉轉,我馬上就來。”

  狄仁杰趕忙說道:“公子請便。”

  王莽說道:“傳林兄,你去吧,有我陪著呢。”

  劉傳林點點頭,急急忙忙地向花廳奔去。

  劉大一伸手笑道:“三位,請跟我來。”

  王莽點點頭,笑道:“有勞了。”

  說話間三人就隨著劉大走向了后院。

  日光照耀著陽澄湖,水面波光粼粼,幾條漁船在湖心蕩漾,漁夫們高聲吆喝著,拽動漁網。

  “快來幫忙啊,網住一條大魚!”

  “快來啊,網住了一條大魚!”

  “怎么這么沉啊!”

  隨著一聲聲漁夫的吆喝,漁夫們把漁網使勁著往上拉。

  “砰”的一聲,漁網破水而出,登時水花飛濺。

  “啊!啊!”

  漁夫們一陣驚呼。

  原來,漁網里哪有什么大魚,網里竟然躺著一具身綁大石的死尸!

  尸體被湖水泡得發白,面目猙獰,形狀可怖。

  漁夫們嚇得魂不附體,面面相覷。

  與此同時,小陽村一處人家的后院里,一群衙役、捕快圍在周圍。

  后院中的一個土坑里,一具尸體被捕快們從土里拖了出來,尸體發出陣陣惡臭,捕快們趕忙掩住了鼻子。

  一個村民打扮的年輕人扶著一位老婦人站在門前,目瞪口呆地望著眼前的一幕。

  老婦人驚恐萬狀,喊道:“春兒,你,你殺人了?”

  年輕人渾身顫抖,聲音發顫:“娘,我沒有啊!”他猛地轉過頭問捕快:“我說趙頭兒,這,這是怎么回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趙頭兒瞪了他一眼,冷哼一聲:“你問誰呢?張春,你小子自己殺了人,問我是怎么回事?要不是地保聞見味兒,報了官,你小子現在還坐家里美呢。跟我演戲!”

  張春望著尸體渾身發顫,突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帶著哭音喊道:“趙頭兒,我沒殺人!這人不是我殺的!”

  趙頭兒冷笑一聲:“你沒殺人?那這人是怎么回事啊,難不成是自己鉆到土里憋死的?少廢話,給我帶走!”

  衙役們聞言如狼似虎地一擁而上,將張春拖走了,而張春嘴里還喊著“我沒殺人……”

  張母見狀,猛撲過來,一把抱住趙頭兒的腿哭道:“不能啊,老爺,我就這么一個兒子!你們把他帶走了,我可怎么活呀!”

  趙頭兒看著地上的張母無奈道:“老太太,你兒子殺了人,這我可沒辦法。有話您到衙門說去!走!”

  衙役們將張春押出大門,張母痛哭著摔倒在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