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世界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六百七十七章世界島升級改版成功,請書友們多多支持,發現BUG也請及時告知,我們好及時更正,如果需要文字章節也請告知,我們盡量給予熱門書籍文字,當然因為書籍較多,完全工作量太大,沒有的請多多諒解第六百七十七章世界島  安義禮拿來的那份招商報告上對于“世界島”介紹的很直白,正是因為棕櫚島項目銷售火爆,開發商才決定加大投資,在已經完成的朱美拉棕櫚島、阿里山棕櫚島和代拉棕櫚島基礎上推出一個更具想象力的人工島嶼項目——世界島。本書書(1_1)

  招商報告中對于“世界島”項目的描繪宛如人間天堂般美妙,迪拜“世界島”規劃在距迪拜海岸4公里處一塊長9公里、寬7公里的海域內,按照世界地圖的布局興建300多座人工島嶼,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群島。

  “世界島”由迪拜世界集團下屬的納希爾公司負責建造,原料完全來自于迪拜的沙子和巖石,通過填海造島而成,整項工程僅填海和基礎設施建設就將耗資30億美元,預計2008年竣工。露出水面的島嶼都按其“地理位置”命名,如“愛爾蘭”、“澳大利亞”,甚至“中國”、“香港”也名列其中。

  “世界島”總面積達到約557萬平方米,每座小島沒入水下16米,只露出水面3米。因大小和位置不同,售價從350萬英鎊到2000萬英鎊不等。島嶼之間大約相隔50100米,直升機和海上游船是唯一上島方式。

  這些小島形狀經過精心設計,從空中鳥瞰就是縮小的一個個國家或地區形狀,投資者可以選擇買下整個“美國”,也可以一口氣買下“整個非洲”。可以安排土地作私人或商業用途,亦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建造適當的建筑。

  招商報告樂觀估計,這個項目由于名氣在外,最完美的情況是吸引來自不同國家的投資者購買故鄉所在的島嶼位置。并在上面建造相對應充滿各國特色的主題建筑,或者建造一些歷史遺跡或建筑復制品,比如在法國島上建埃菲爾鐵塔、在澳大利亞島上建縮微悉尼歌劇院。

  世界島的開發商還自以為匠心獨運的保持各島嶼之間沒有任何陸路交通,出入完全依靠海上交通,以此確保各島獨立性。最新小說更新來自書讓這一片片世界島成為與陸地不相連的“孤島”群,好讓島上居民擁有一個遠離喧鬧塵囂、清新脫俗的世界,從這里完全看得出開發商為了吸引國際超級富豪,量身打造這片“人造天堂”的良苦用心。

  安義禮還特別提到。他對這個項目如此有信心還有另一個原因,因為世界島計劃實際上是來自于迪拜統治者——王儲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馬克吐姆本人的大膽創意。他對世界島的開發前景很有信心,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投資者們一定會搶著“瓜分”世界。他作為迪拜多家主權基金的老板,所說的話無疑是對該項目的最好背。安義禮因此相信迪拜政府一定會保證這個項目順利完成,盈利豐厚,所以才積極游說楊星。

  楊星沉吟了許久,不知用什么樣的措辭來跟安義禮解釋他很不看好這個世界島計劃。但要是粗暴否決,難免會給部下的積極潑一瓢冷水。對于正在積極擴張的星華地產來說也不是好事。可是這個計劃他是一點也不想陷進去的。

  他可清楚記得,2009年迪拜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事件起因就是迪拜的房地產沫破滅,導致迪拜世界負債累累接近600億美元。本來還指望迪拜政府出面解決,可隨后又傳出迪拜政府也負債超過800億美元。甚至還有超過千億美元負債的傳言,這一下導致迪拜世界走投無路。只好選擇延期還債,這一下世界金融界炸了窩,迪拜一時成為歐美大銀行的千夫所指,苦心營造了多年的光輝形象轉眼崩塌殆盡。

  2008年之前,迪拜經濟高速增長時還能憑借國家信用支撐鋪這么大的攤子,可是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全球銀根緊縮,這時候誰敢把錢再借給迪拜?于是迪拜世界的債務危機迅速惡化成對迪拜政府的一場信任危機,而迪拜政府宣布不愿承擔延期償還迪拜世界債務的責任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外資紛紛出逃,昔日中東的自由金融中心和最大港口一夜之間就落到了和冰島、愛爾蘭這樣破產國家同病相憐的地步。

  迪拜世界的債主大部分都是英美大銀行和金融機構,這場危機與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一起相提并論,成為國際主權基金的最大違約事件,也讓“主權基金”投資最安全的說法再受質疑。迪拜遭受打擊最大的就是此前風光無限的房地產業,迪拜世界投資的大部分地產項目被迫停工,其中就包括這座“世界島”。

  楊星記得曾有一家中國公司花了2800萬美元買下迪拜“世界島”中的“上海島”,本想在上面大干一番,結果拖延多年也沒有下文。等到迪拜爆發經濟危機后,開發商更是停止了建設進度,由于是填海造地,海水上漲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其實早在“世界島”剛開始建設時,環保人士就提出激烈批評,認為建造如此規模的人工島嶼沒有前期充分論證就倉促上馬很不合適,不僅會破壞海洋的自然生態平衡,而且也很難保證其用砂石構成的根基長期穩定性。

  事實證明這個擔憂很快變為現實,有不少購買小島的業主開始起訴島上沙灘正在逐漸被海水侵蝕,島嶼之間的海上通道也被泥沙淤塞,這些島嶼的命運堪憂。最不利的證明則來自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一組照片,研究人員在位于太空中的國際空間站上拍攝到“世界島”正在向中央集中并在不斷下沉,而且照片顯示已完成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的“世界島”與規劃設計中的效果圖相去甚遠,看上去完全變成了一推怪摸樣的沙丘,還呈現出逐漸沉入海底的趨勢。

  楊星可不想投入巨資只買來一堆沉在海底的爛泥和沙子,但現在這個項目的確看起來前景光明,大有可為,怎么說服安義禮就是大個問題。好在杰克韋爾奇突然加進來,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拖延理由,“集團總部也對這個項目進行了審批,覺得風險和利潤共存,中國人不是有句話叫‘讀萬卷不如行千里路’,正好集團為了開發中東市場,最近需要高層去拜會海灣各國的首腦,本來要我出馬,我最近實在走不開,你就親自去一趟,實地考察后再下結論。”

  自從楊星交棒給韋爾奇后,他這位不到三十的董事長優哉游哉的買歐洲古堡逛澳大利亞牧場,看起來休閑愜意,似乎與中星國際的具體事務絕緣。而韋爾奇這位年過六旬,本該退休的老頭卻成天東顛西跑的忙碌不休,最近還在為統一集團品牌CI的事情奔忙,本來就沒幾根頭發的腦門越發明亮,成為集團內部的一個笑話。

  所以他一有空就抓住打算摸魚的楊星不放,畢竟楊星才是中星集團的“王”,這種禮儀性的拜會,由他出面最合適。何況他正忙于中星集團品牌統一和長期規劃,也真的分不開身。湊過來聽到安義禮的建議,就直接替楊星拿主意了,楊星心里有愧,也只好點頭同意。安義禮聽說老板要親自去迪拜參觀更是高興,要是能讓楊星當場拍板,他的辛苦也就有了回報。

  韋爾奇當然不只是為安義禮出謀劃策,他找楊星談的是另一樁正事。最近中星集團上下正開展統一集團CI和提升“中星”品牌為企業核心品牌的活動,需要和楊星商量。當年楊星為了上市和盡快開展業務,采取了多品牌經營策略,如今“十方俱滅”的羽翼已成,他們不但各自擁有自己的品牌,旗下通過收購和自研還開發出了不少子品牌,層層疊疊推起來,有時讓消費者根本分不清自己的產品是不是中星旗下的。

  而且當初楊星為了發展在國內還特意選擇低調,許多時候消費者摸不清中星集團的組織架構,經常把“十方俱滅”和中星集團總部搞混,嚴重干擾了中星的品牌認知。在通用電氣工作了幾十年的韋爾奇一上來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得到楊星同意后立即放手大干,現在他準備用“中星”這個核心品牌把旗下管理混亂的各種品牌全部統合在一起,并將集團總部的品牌辦公室職權上升到同大項目事務部平級的水平,品牌的戰略設計和規劃直接向他負責。

楊星對此是深表贊同,中星國際經過這些年發展,早已超越了埋頭苦干不求名利的階段,國內政治大人物對中星的一再覬覦也讓他明白光低調并不一定是好事,現在正是擦亮“中星國際”品牌的時候,競爭對手三星、索尼、IBM都在竭力向消費者灌輸核心品牌承載的企業商譽,中星不能落在后面。品牌建設一般分為品牌定位、品牌延伸、品牌資產的層層遞進的過程。如今韋爾奇做得正是要擴大中星國際品牌識別度,把它延伸到旗下所有產品身上。(。。)來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