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全軍出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兩萬神機營,倏然就沸騰了。

  沒糧。

  兩個字,強烈的刺激著他們的神經,北伐大勝,本以為會是一場豐厚的獎勵,好不容易戰事停歇,大家準備走絲綢之路回去的時候,竟然說沒糧了。

  而且不是后勤出問題的沒糧。

  是陜西都司不提供糧草!

  這就過分,很過分。

  其實兩萬神機營知道自己的糧草快用完了,但駐扎在關西七衛,身后是絲綢之路,是陜西都司和朵甘都司,怎么都能保障后勤。

  所以情緒一直穩定。

  但是現在穩定不了。

  因為軍中開始流傳一個說法:漢王朱高煦嫉恨黃昏當年沒有支持他爭奪儲君,又忌憚他現在功高蓋世,深恐以后報復他,所以要在關西七衛這邊弄死黃昏,讓黃昏變成大明的岳武穆。

  人,就算再沒怎么讀過書,長大的過程中也養成了是非觀。

  何況還是打仗的人。

  何況神機營是接觸大明最先進技術的人。

  所以沸騰的神機營聽說大軍東進,要全力出擊赤斤蒙古衛搶奪糧草后回冠中腹地后,幾乎沒有人猶豫反對。

  在他們看來,就是打一個赤斤蒙古衛拿到本該屬于他們的糧草而已。

  順便救一下主帥黃昏。

  大宋的岳武穆不該死,大明的岳武穆更不該死。

  黃昏率領的這兩萬神機營是以前京營的精銳,哪怕如此,在沒有組建成神機營以前,他們在漠北和草原騎軍拼命,就算經常大勝,也死傷狼藉。

  現在不一樣。

  北伐下來,死傷的袍澤遠遠低于當年。

  這都是因為黃昏輔佐陛下組建了神機營——這樣的人,又在北伐建功,當然不應該死。

  于是乎,全軍出擊。

  兩萬神機營,踏著滾滾黃沙,蹄聲如雷,直逼赤斤蒙古衛。

  大軍未動,斥候先行。

  率先放出去的斥候,不斷傳回好消息。

  在兩萬神機營從敦煌全軍出擊后,敦煌居民區外的一個髙丘上,三個亦力把里人默默的看著大軍一線東進。

  這是科多首留下的三個心腹。

  他們叫什么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見證了一個重要的事情。

  心腹甲:“看來大明確實要內訌了。”

  心腹乙略有不安,“也不一定,萬一這兩萬人只是通過絲綢之路返回大明腹地,咱們就被騙了,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去看看到底有沒有打起來。”

  心腹丙大概是當過兵的,搖頭道:“咱們去了也看不見,雙方一旦在赤斤蒙古衛打起來,都會撒出斥候遍布戰場周遭,咱們不可能靠近戰場。”

  心腹乙,“這無妨,咱們只要能看見雙方的大量斥候,聽到火銃聲音,就可以了。”

  兩萬多人的火銃齊射,這聲音不會小。

  何況可能還有火炮聲。

  心腹甲一想也是,“那咱們再跟去看看,畢竟科多首說了,如果確定了大明內訌,咱們可汗就可以無所顧忌的去對付歪思。”

  如果大明沒有內訌,按照神機營駐扎關西七衛帶來的利弊,別說可汗不敢動歪思,恐怕歪思也要想辦法和可汗合作,共拒大明。

  其實兩人沒有意見,“那咱們遠遠跟著。”

  赤斤蒙古衛。

  朱高煦倏然站了起來,看著下面的斥候,臉色鐵青的問道:“你再說一遍!”

  那名斥候急忙道:“回殿下,斥候偵查到黃昏率領著約莫兩萬神機營,正全軍出動向赤斤蒙古衛逼近過來,得到消息時在五十里外,現在距離咱們大概還有三十里了,估計傍晚時分就能在十里外扎營。”

  朱高煦頹然坐下。

  黃昏想干嘛。

  兩萬人全部拉到赤斤蒙古衛這邊來,他難道真想依靠武力從赤斤蒙古衛搶糧草不成。

  赤斤蒙古衛這邊,本來只有一千多人。

  自己從靳榮那邊過來時,又帶了五千人,所以這邊一共六千人,如果嘉峪關和肅州衛那邊過來增援,兵力能夠達到一萬。

  但是……

  有個很嚴重的問題。

  這一萬人,最多不到一千的神機營!

  而黃昏是兩萬神機營。

  赤斤蒙古衛又沒有城池,也就是說,要直面兩萬神機營騎軍的火銃沖鋒——別說一萬人了,三萬人也扛不住。

  說個比較絕望的話:現在大明神機營兩萬人沖鋒的話,第一輪沖鋒就可以帶走你一兩千千人,然后第一輪人放緩腳步,第二梯隊強勢出擊,又要帶走你一兩千人,然后第三梯隊,然后又第一梯隊。

  大明騎軍,隨著漠北鐵騎走下歷史舞臺,已是天下無敵。

  怎么打?

  朱高煦心里有些懵逼,他真沒想到,黃昏真會全軍出擊過來打赤斤蒙古衛。

  他原本以為黃昏大概就是抽調個一兩千人意思意思。

  哪層是想全軍出擊。

  這是既要一決高下,也要一決生死之意。

  但是朱高煦很快緩過神來。

  不怕!

  他畢竟是朱高煦,是沙場上出生入死的漢王,在短暫的驚慌失措后,很快鎮定下來,這和長平不一樣,黃昏再大膽,也不敢殺自己。

  而且這樣最好!

  因為黃昏是全軍出擊,那么責任就不在自己了。

  想到這朱高煦立即大手一揮,“著令兒郎們備戰,派出斥候觀察黃昏兩萬人的動向。”

  又對親兵道:“準備筆墨。”

  朱高煦提起筆毫,運筆如飛:“陛下明鑒:北伐主帥黃昏不遵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調令,帶領兩萬神機營擅至關西七衛,又以糧草為借口,全軍出擊我赤斤蒙古衛,臣疑黃昏自恃功高,欲以沙場事決其私怨。臣雖兵少,然臣為大明之臣,不畏戰,不懼戰。值黃昏大軍兵臨城前,臣唯有全力一戰,保我大明社稷清明山河穩定,亦愿以此良機,滅此逆臣之氣焰。若臣亡于黃沙,來世再孝陛下膝前,若臣僥幸,定是大勝,如此,我大明幸甚!”

  這封書信寫得極好!

  既表明了黃昏的圖謀不軌,又表達了朱高煦誓死捍衛國家和朱家江山的決心。

  著人八百里加急送去應天。

  辦完這事后,朱高煦立即披甲掛劍,騎上戰馬,率領著赤斤蒙古衛守兵展開防御陣型。

  黃昏大軍來之。

  我則死戰!

  反正他黃昏是決然不敢殺我的,至于麾下兒郎的死傷……能有這個機會殺掉黃昏,區區幾千人的犧牲都是值得的,以后我朱高煦得逞大事,當修書記之!

  天才一秒:m.dushuzh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