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力學誕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黃昏和吳敬剛準備走,一位一直沉默的太學博士,名叫牛惇,字思檀,和黃昏的年紀一般大小,忽然開口問道:“黃使,為何東西會從高處往低處落,那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否也和這個一樣的道理?”

  東西從高落地。

  水往低處流。

  千百年來,這都是一個常識,但卻沒有人去研究過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牛惇剛才聽到黃昏那么一說后,求知的欲望被打開了一扇大門。

  他忽然覺得,這里面的東西,其實不比寫文章枯燥。

  很有意思。

  黃昏頓足,回身,看著牛惇,“我最近也在鉆研這個問題,你若是也對此感興趣,近幾日我會來找你,對了,你擅長什么?”

  牛惇很是自信,笑道:“無所不通,但無一精。”

  黃昏樂了,“就你了。”

  轉身,帶著吳敬去往乾清殿。

  朱棣只知道黃昏要去太學里和吳與弼研究教育改革的事情,哪里知道黃昏整了個數學出來,本能的認為這可能只是一個學派。

  算學方面的學派——怕不是搞耍的。

  算學確實不受重視。

  就這玩意兒弄個學派出來,也不可能如程朱二人一樣成為大家。

  不過黃昏提出的要求朱棣還是滿足了。

  恩賜吳敬同進士。

  同時除太學博士,不過只是虛名,暫時不在太學任職——畢竟吳敬現在自己都還沒掌握黃昏開創的數學,讓他去傳道受業,有點不現實。

  吳敬現在也還沒有聲名。

  吳敬已經懵逼了。

  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竟然能越過秋闈直接成了同進士,還成了太學博士——這就入仕了?

  原因就因為自己愿意跟著黃昏學習數學?

  簡直匪夷所思。

  吳敬現在終于明白那句朝中有人好辦事的話了。

  從朱棣那里離開,重回太學,人都已經散去,只剩下吳與弼和牛惇兩人在低聲議論著什么,看見黃昏和吳敬歸來,吳與弼看著吳敬起身道:“怎么著了?”

  吳敬笑了笑,被黃昏搶先道:“還能怎么著,同進士,太學博士。”

  吳與弼搖頭,“陛下對你真是言聽計從。”

  黃昏哈哈一樂,“這倒不是什么事,主要是現在人才壓力大,有人愿意跟著我學數學,繼而推廣數學,已經是很好的事情了,當然,吳敬也算不錯。”

  說到這里眼角余光觀察牛惇。

  發現這位同齡讀書人聽到自己說吳敬入仕升官后,臉色依然平靜如水,沒有絲毫羨慕嫉妒恨,暗暗點頭,就他了。

  搞學問的人,不能有太強的功名心。

  這點上來說,吳敬還需要再淬煉,之前在乾清殿就喜形于色了,不過不傷大雅,畢竟吳敬還年輕,剛及冠的人,心境都還沒成熟。

  對吳與弼道:“與弼,我事情比較多,關于吳敬學數學的事情,前期有些東西需要你幫我教導他一下,主要是讓他掌握你編的那個字典里的新字符。”

  吳與弼編寫的字典,主要是簡化了一些繁體字,同時采用了注音法。

  這和“反切法”是截然不同的方法。

  更清晰明了。

  但是二十四個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以及聲調,黃昏教給了吳與弼,吳與弼也完美掌握了,這本字典將來一旦推廣,吳與弼必將留名青史。

  數學中也要涉及到這些字母,比如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方面的。

  所以吳敬的第一步,是要掌握這些字母。

  吳與弼笑道:“善,若是吳敬愿意,我便將編寫的字典推薦給他罷,一方面學習數學,也可以同時掌握新的字典,將來推廣新字典,也是得力助手。”

  黃昏大笑,“好。”

  看向牛惇,“你其實也可以和吳敬一起,學習這些東西,對于咱們將來的研究,都是必須掌握的東西,不過現在么……你跟我走一趟。”

  牛惇想了想,“請稍等,我去拿筆和紙。”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片刻后牛惇返回,手上拿著宣紙和鵝毛筆——因為黃昏在時代商行推廣鵝毛筆,現在這玩意兒已經風靡了整個讀書人圈子。

  這玩意兒是速記的利器,但是書法藝術性確實乏善可陳。

  兩人出了國子監。

  黃昏邊走便說,“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善于思考,并從中發現道理,再運用到生活之中,從而不斷的進化,所以很多時候,在我們司空見慣的常識中,蘊含著深奧的原理,只是我們都沒想到而已,我最近鉆研的項目,除了數學外,還有一門學問,也已有了雛形,現在還需要王景弘航海歸來驗證而已。”

  這一次王景弘出海,朱棣聽從了自己的建策,讓大明艦隊分成兩支,從蘇州出發,一支艦隊北上,一支南下,都按照星象圖,盡量走直線。

  這是要驗證腳下大地是個球體。

  當然,沿途肯定也要搞一些“皇家走私”活動的。

  科學研究和賺錢兩不誤嘛。

  不過有個麻煩的事情,一旦驗證了腳下大地是個球體,朱棣為了保證君權神授,肯定還需要自己拿出一套說辭:證明世界上是有神仙的,只不過沒住在地球上而已。

  這個不難。

  反正歷來的讀書人,其實都不相信神的,所為君權神授都是忽悠老百姓的,讀書人可一個都不相信,因此到時候隨便說說星空之外的理論就行了。

  宇宙這么大,總有神仙的地盤,比如……捏造一個“阿斯加德”?

  來到城外找到一顆長滿櫻桃的樹,黃昏笑道:“曾經有一次,我坐在一顆橘子樹下看書,然后腦袋被成熟透了的橘子落下砸了一下,當時我就在想,橘子從樹上脫落,為什么不向天空落去,而是砸向地上?”

  牛惇急忙記錄。

  黃昏站在樹下,用力一搖,大量成熟的櫻桃紛紛落地,“看,這個狀況,是不是我們都習以為常了,但卻從沒人想過,為什么是向下落而不是向上落。”

  又從地上撿起一個石子,用力的向上扔出去,看著它落下,繼續道:“為什么我們拋向高空的石頭到了最高頂后會落下來,而不是一直向上?”

  牛惇猶豫了下,“力用盡了?”

  黃昏點頭,“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力用盡了,石頭落下來是不是也需要一個力?這個力是什么,是不是讓橘子從書上落下來的力是一個力,這個力又是怎么產生的,又是從什么地方產生的?”

  繼續撿起圓圓的石頭,向遠處滾動,看著它慢慢停下,黃昏繼續道:“你看,我們用力滾出一個石子,它遲早要停下來,也就是說,我們使出的力,最終會被慢慢耗盡,再想一下,當我們射箭時,用的力氣越大,箭是不是射的越遠?而力氣越大,它的速度越快威力越大,同理,當我們把一根羽毛甩出去,根本不會造成什么傷害,但是我們把石頭甩出去,卻會砸傷人,這個常識我們都知道:越重的東西,打人越痛。那么在這個重量、力量和速度之間,到底存在著一個什么關系?如果我們能弄懂這個關系,那么就可以利用這個原理來做更多的事情。”

  頓了一下,“這就是我最近研究的東西,因為和力有關,所以我稱之為力學,牛惇,你可愿意跟隨我研究這門學問,當然,研究這門學問不會讓官至六部尚書,最多也就是當個學問大家而已,所以你要斟酌清楚,一旦答應了,我會給你最好的條件,讓你去驗證、推廣我提出的力學的各種定理和公式。”

  主要還是推廣。

  物理的一些基礎力學,黃昏掌握得還是比較可以。

  天才一秒:m.dushuzh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