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八十二章 我覺得我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朱棣冷笑連連,“嘴硬?”

  黃昏針鋒相對,“事實!”

  朱棣看向紀綱和梅殷,道:“你倆先前不是說還有人證么?”

  紀綱點頭,“錦衣衛泉州百戶所百戶周勝然,因公事來京,今日大朝會之時在北鎮撫司點卯,此刻應已從北鎮撫司來到紫禁城,在乾清宮外候著了,陛下隨時可宣。”

  梅殷亦點頭,“張揚應該也押到了。”

  朱棣看向鄭和。

  鄭和點頭,示意放進來,沒事。

  這里是乾清宮,不提門外的護衛,有他和王順在,梅殷等人就算居心叵測,也成不了事——鄭和這點信心還是有的。

  當然,打架的話他稍遜王順一籌。

  何況還有紀綱。

  紀綱應該知道,朱棣若是出事,無論是誰登基,就靖難之后被他屠刀所殺的那些人的門生故交,都會讓紀綱死無葬身之地。

  新君登基,第一個就要拿他紀綱的人頭去收買人心。

  所以今日的紀綱,可以絕對信任。

  紀綱當然不止揣摩圣意的那點本事。

  是真能打架。

  畢竟當年就是流氓學生,所以才會被趕出書院。

  片刻之后,護衛將兩人帶入御書房后退下。

  黃昏看著這兩人,其中一人認識,正是張定邊的曾孫張揚,當初在泉州是何等的意氣風華,如今成了階下囚。

  囚衣遮掩不住渾身的血腥氣,面色慘白頹廢,雙目無神。

  另一人神采飛揚。

  大概是因為第一次見到天子的緣故,面色潮紅雙眸閃爍,似乎情緒有點緊張,嘴干舌燥中不斷的吞咽著口水,看也不敢看朱棣一眼。

  應該是錦衣衛全周百戶所百戶周勝然。

  黃昏知道此人。

  回到應天和杜金明碰頭之后,杜金明提及周勝然贊譽不絕,說此人絕非池中之物,若遇風云,必然扶搖而上青云,區區錦衣衛容不下這尊大神。

  黃昏當時還想著等時機合適,把周勝然調入南鎮撫司總衙。

  不曾想被紀綱先下手為強。

  可惜。

  好好的一個人才,莫要給紀綱帶偏了。

  倒是有點奇怪。

  看這架勢,老學究劉思清和張揚兩人是被梅殷的人捉回應天的,可周勝然作為泉州百戶所百戶,他來應天干什么,又在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朱棣問黃昏,“可認識那囚犯?”

  黃昏點頭,“張定邊曾孫,張揚,也是泉州那邊將張定邊舊人攏起來,蟄伏于荒僻之地,等待機會起事的人。”

  朱棣冷道:“張揚,將你知道的黃昏和明教之間的事情說來。”

  頓了一下,“若證實黃昏是明教中人,梅殷答應你的事,朕也答應,絕不會派人去找你曾祖父,讓他安心禮佛百年歸仙。”

  對這位猛將,世人還是多為敬慕。

  張揚聞言放下心來。

  天子金口玉言,朱棣既然說了,絕對不會反悔,哪怕是對囚犯。

  畢竟曾祖父張定邊如今只是個老和尚而已。

  很老的老和尚。

  和道衍之間有著天差地壤之別的老和尚。

  立即將當日之事娓娓道來。

  朱棣聽完之后,眼神冰冷,“黃昏,你還有何話可說?”

  既然黃昏沒有真實回答。

  朱棣打算先砍了于彥良一只手,正欲下旨。

  卻見黃昏不急不慌,有些意外。

  這貨不怕死么?

  黃昏當然怕死。

  死過一次的人,其實最怕死。

  但是黃昏從看見老學究劉思清時,他就有了預感,如今張揚進來,更是證實了預感——朱棣還不完全相信他們的話。

  而老學究和劉思清完全無法篤定死自己的明教身份。

  話說,老子本來就不是明教的人!

  道:“陛下自年幼便征戰沙場,但亦讀書等身,當知曉人間大義,比如那句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已報,陛下不會不知罷?”

  朱棣冷笑,我還需要你來教我道理?

  黃昏繼續道:“陛下別慌著砍于彥良,你只聽了張揚和劉思清的話,就怎么篤定微臣一定是明教的人,就如此定下微臣的死罪?你又怎么確定他倆不是在說謊?”

  朱棣忍無可忍,拍案而起,“明擺著的事實,你還有什么顏面自稱微臣?!”

  吃里扒外的蠢貨!

  黃昏不甘示弱針鋒相對的正視朱棣,“臣先前說過,臣是故意的,臣也絕對不是明教的人,陛下不聽解釋就要砍了于彥良和微臣,難道是想讓莫須有在大明王朝重演一次,臣也能寫一首滿江紅,但絕不愿像那位千古英雄一般,屈辱的引頸受戮。”

  朱棣被噎了一下,你還敢自詡岳飛?旋即暴怒,“拖下去!”

  鋼鐵直男的秉性發作了。

  此刻朱棣暴怒,誰也救不了黃昏和于彥良。

  梅殷和紀綱兩人心里長吁了口氣。

  黃昏死定了。

  就算朱棣知道是他倆借刀殺黃昏,此際也不得不殺,因為事實就在眼前,黃昏還真是明教的人,這一點連紀綱和梅殷都沒想到。

  但卻是事實。

  沒人能救黃昏,黃昏卻覺得自己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臨危不亂,怒視進門的護衛,怒發沖冠,眼神兇狠,十七歲的束發青年,此刻卻猙獰畢露,氣勢雄渾不弱于那位永樂大帝。

  回頭對朱棣大聲道:“陛下可還記得上元大火案。”

  上元大火案。

  五個字,立即讓在場的所有人心里一跳,這件事實在太過敏感,當時朱棣一個處置不好,很可能會導致一場叛亂。

  朱棣心中一驚,怎么還涉及到上元大火案了?

  心頭盛,被家國大勢壓下。

  他此刻再怒,也知道上元大火案涉及到靖難余暉的幕后主謀,殺一個吃里扒外勾結邪教的黃昏不難,只要坐定了他是明教的人,誰也救不了。

  但若是黃昏接下來說出的話,能撕扯出上元大火案的幕后真兇,那就是意外之喜。

  緩緩坐下,“上元大火案和你身為明教的人有什么關系?”

  黃昏搖頭,“臣不是明教的人。”

  又道:“但是上元大火案,卻涉及到了明教,所以才會有后來微臣被張揚囚于地牢,而明教高層不遠千里來救的事。”

  朱棣半信半疑。

  一直在當看客的梅殷和紀綱兩人心里暗暗著急,深怕黃昏花言巧語說服了朱棣,可兩人又不敢發聲,一旦兩人直接對黃昏發難,反而會引起朱棣的懷疑。

  所以此事梅殷和紀綱兩人是從事實出手。

  事實證明,黃昏確實和明教關系,事實證明,只要把真相擺在朱棣面前,梅殷他根本不需要說一句話,黃昏就必死無疑。

  話說回來,紀綱和梅殷兩人完全沒料到,他倆之間對黃昏的剿殺,竟然完美配合到了一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