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90章誰得頭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劉平笑呵呵的悄聲問旁邊的曹昂道:“大哥,你怎么寫?”

  其實此時周圍那幫作答的兄弟全都遮著蓋著,畢竟頭籌只有一個,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競爭關系。

  只有劉平和曹昂不在意這個。

  曹昂自然對劉平不設防,悄聲道:“攻城嘛,自然要以絕對優勢兵力攻之為上。

  不過如今我兗州兵力不過兩倍于敵,優勢并不明顯,當首先切斷其糧道,然后在城池四面堆起高過城墻之土山,用箭矢齊射城頭守軍,然后攻城軍趁機而上,則彭城可破。”

  劉平點點頭,曹昂說的這是常規也是最穩妥的攻城方法之一。

  只不過這樣打下來城池,必然損失慘重。

  甭說守城一方占據極大的地利優勢,就算死傷相等,四萬大軍攻下來城池也只剩兩萬了。

  要知道,這四萬軍隊可是曹氏集團的老本,要是攻取一郡之地便折去一半,估計曹操寧愿不要這座城池。

  他劉某人更不可能正正規規的打消耗戰。

  “大哥,你難道不想著,把守軍吸引出城池,野外伏擊?”劉平試探著道。

  說到底,劉平覺得自己現在太浪了,已經偏離了茍全性命于亂世的信條,所以不想要這頭籌,準備把這好事讓給曹昂。

  讓曹昂得頭籌,對于他的地位也穩固一些。

  “吸引出城池?那怎么可能?”曹昂搖搖頭道:“論兵力,彭城守軍遠少于我,輪戰力,彭城守軍遠遜于我,他們不拒堅城以守,怎么能出城與我決戰?”

  關羽張飛也不是生瓜蛋子,真要是野戰,徐州軍的戰力遠不如曹操手下的青州兵,這一點恐怕他們二人也很清楚。

  要是輕易出城在野外開打,必輸無疑。

  而守住彭城卻很輕松,這樣想把他們吸引出來,豈不是癡心妄想?

  劉平笑道:“釣不釣得上來魚,完全看你給的餌夠不夠,合不合魚的口味。

  只要知道他們最想要什么,然后給出足夠的誘惑,就不怕關張二賊不出城。”

  “那你說,徐州最想要的是什么?”曹昂知道,劉平這不是在向自己請教,而是有主意了。

  于是他放下筆,饒有興致的小聲問。

  趁他們這些后輩子弟答對的時候,曹操又與那些兄弟們開始飲酒。

  不過他那些兄弟此時沒心情喝酒,都在偷偷注視了自己兒子作答。

  這看起來是一次普通答題,但是出題人是曹操,就不普通了。

  要是答好了,極有可能影響兒子一生。

  所以他們這些當老子的一個個比自己上戰場還緊張。

  即使拿不了頭籌,也不能鬧出笑話來啊,要不然這一生可就毀了。

  “徐州最想要的當然是東莞郡吶,”劉平小聲道:“徐州面對我兗州有兩大門戶,其一的東莞郡落入我手,徐州城將直面我兗州攻擊,那劉備豈能高枕無憂,還不做夢都想奪回去?

  若是我們以東莞郡為誘餌,你猜他們會不會上鉤?”

  任何高明的戰略都是以知己知彼為前提的,劉平雖然不是什么謀士,但是他的優勢不僅在于提前預知歷史走向,更在于熟悉天下每一位諸侯及麾下文武的大體性格。

  這一點任何一個一流謀士都比不過他。

  這個時代信息傳遞極慢,而且處于軍閥割據的時代,更阻止了信息順暢傳遞。

  那些高明的謀士之所以了解天下大勢,大多靠口口相傳,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潁川那一郡之地,能出那么多人才。

  完全在于名士抱團,你知道一個消息,我知道一個消息,互相一交流,便成了大家都知道的消息,潁川正是信息最流通的地方。

  而劉平卻不用跟大家共享信息,他的信息已經是最全的了。

  譬如劉備其人絕不像他的名聲那樣忠厚,而是徹徹底底的一位梟雄,其大志與曹操沒什么區別。

  張飛雖然貌似粗魯,但卻寫得一手好字,喜歡結交文士。

  關羽善待待士卒,對士大夫卻頗為傲慢。

  這三個人湊到一起,絕不會任由徐州直面兗州,定然會千方百計把東莞郡這個屏障再奪回去。

  因此劉平才做出那樣的判斷。

  “你這樣說,倒有幾分道理,”曹昂道:“你的意思是,讓我這么答對?”

  劉平笑道:“怎么答對大哥自己做主,這是小弟個人的一點想法。”

  曹昂想了想,劉平的想法雖然有點異想天開,但是能把徐州軍從彭城郡引出來,自然是最好了。

  “可是,若以東莞郡為誘餌,徐州城直接出兵怎么辦?”

  “劉備在徐州敢出兵么?別忘了袁術對他恨之入骨,也對徐州虎視眈眈呢。”

  此前袁紹與袁術兄弟相爭,那時袁術不僅有豫州,還有江東地區,實力遠大于袁紹,但是那時劉備加入的反而是袁紹陣營。

  后來袁術戰敗,一直想吞下徐州,恢復往日的榮光。

  此時徐州刺史換成了劉備,袁術更想拿徐州,順便干死劉備了。

  劉備對袁術的防范不亞于對曹操。

  同時面對兩大強敵,劉備才不敢輕易動徐州城的守軍。

  劉平所說的話深深印入曹昂腦子里,曹昂越想越覺得劉平說的有道理,于是把手中的竹片扔了,又換了一個竹片重新寫。

  他想著,劉平賢弟既然這么想,必然也是這么寫,到時候同時答對的可能就是他們兩個人。

  至于誰得玉帶,對他倆來說真心不重要。

  劉平賢弟要是在乎那條玉帶,也不至于把那想法跟他分享了。

  豈不知,劉平卻是把剛才曹昂所說的內容寫下來,遞了上去。

  待所有子弟把答對全都遞上去之后,曹操帶領曹仁曹洪兄弟三人開始評判。

  戲志才當時獻策的時候,他們三人都在場,所以他們都知道答案。

  “嗯?仲權這是寫了一整本兵書戰策?”曹仁笑著道。

  夏侯仲權便是夏侯淵的次子夏侯霸,后期多次參與討蜀作戰,此時他不過是十四五歲的少年郎。

  他得寫了足足有四五片竹片,且在引經據典,長篇大論。

  “待我看看這是哪位能人,”曹洪笑道:“哦,竟然是子文,你把攻防圖都畫出來了?”

  曹子文正是曹彰,他把幾塊竹片連到一起,畫了一張圖。

  ——————————————————求票求票求票——————————————

  感謝書友,楓葉秋皇打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