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十六章 青花釉里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澀暗戀的滋味宋毅前世就已經嘗過,他那時候想得更朋友的話就要簡單多了,情人一生一世的少,做朋友卻可能一輩子,想來現在的林寶卿也有這樣的心思吧!

  林寶卿很快就找回了她自己的位置,恢復了一貫的大氣,像過去一樣在背后給他打氣說,“萬事開頭難,走出了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不說這個了,給你看看我帶回來的建安兔毫盞吧!”宋毅說著就從背包里把那黑茶盞拿了出來,他不敢在這問題上糾纏太久,那只會讓她誤會得更深。

  林寶卿也樂得不去提,在古玩方面,她和宋毅還是有共同話題的。

  兔毫盞的神奇之處自是不需多言,光是那細膩的兔毫就足以讓人嘆為觀止了,更何況,還有更不可思議的兔毫變。

  這讓林寶卿心情好過很多,更何況她覺得宋毅的心情應該和她差不多,怪只怪造化弄人。

  宋毅又大肆吹噓起普洱茶的功效來,尤其是它的美容和減肥的功效,更被他吹得神乎其神。

  林寶卿雖然心存疑惑,可還是愿意去嘗試一下,也就收下了宋毅送她的普洱茶餅。因為現在普洱茶價格相當便宜,十塊錢一公斤,說出來都不敢相信。

  對品茶,林寶卿早有心得,家里的精品茶具也收羅不少,兔毫盞雖然神奇,可真要品茶,還是不太合適。宋毅說是要把這兔毫盞帶回去的時候,林寶卿也沒什么異議。可要品香的話,像宋毅先前拿過這樣地汝窯香爐可是非常難找的,心底有些留戀,可她還是問道,“你這香爐不一并帶回去嗎?”

  宋毅笑道。“拿回去估計就得被我爺爺沒收進博物館。”

  林寶卿笑道。“那倒也是。你爺爺現在是博物館館長了!”

  “這兔毫盞送給爺爺做賀禮我都有些舍不得!”

  林寶卿掩笑道。“虧我先前還以為你很有孝心呢!”

  “博物館地情況比較復雜嘛!不過現在應該比以前好很多了!”宋毅想得更多地是。現在宋世博在博物館地時候情況還好。可將來他始終是要退休下來地。那這些珍稀文物又該如何保存呢!

  林寶卿也聽過很多博物館地傳言。可她卻沒有說出來。宋毅也不想提。父母沒回家之前他也沒有什么太多地事情做。便準備在林寶卿家地古玩店里呆上一個下午。

  事情總是有做的,林寶卿早上除了收羅沉香手鏈外,還買了一小塊沉香回來,靠地自然還是她的嗅覺,聞著蠻清香怡人的便買了。

  宋毅仔細看過之后就夸她嗅覺靈敏是塊好料子,林寶卿卻笑著說他那才是狗鼻子。

  品香的工具和品茶的一些工具倒是可以互用,在宋毅的鼓動下,林寶卿湊齊了一套品香的工具。

  宋毅說品香地形式并不重要,關鍵在于品香的心情,這點林寶卿倒是非常贊同。

  這時候,林寶卿也將放在保險柜里的汝窯三足小香爐拿了出來,她對宋毅說過的事情很上心,香灰木炭之類的早就準備齊全了。

  但這時候,宋毅卻只動嘴不動手,讓她先把沉香切成薄薄的小片,放在一邊,等著品香的時候用。

  沉香片切好之后,林寶卿然后才開始在香爐里面裝上香灰,然后用銅質的小鏟輕輕將香灰壓緊。

  林寶卿覺得新鮮,弄得起勁,宋毅卻在一旁說道,“別壓得太緊,要不然空氣進不去木炭很快就會熄滅地,只要能挖出洞來放進木炭就行。”

  這是個精細活,但對心靈手巧的林寶卿來說算不得什么難事,用纖長的銅質小勺小心翼翼地挖出一個足以放下炭塊的洞來。

  然后把燒紅的無煙木炭放進洞里調整好位置,輕輕撒上香灰蓋上,不用宋毅說林寶卿也知道,這時候更不能將空氣阻擋在外。

  做好這些之后,林寶卿這才用鉗子夾著云母片,輕輕放在木炭上方。

  仔細觀察后現沒有什么煙氣,宋毅便讓林寶卿將沉香片放在云母片上烘焙,并說如此一來就可以開始品香了。

  雖然經過好一番折騰,但當林寶卿聞到芬芳馥郁地香氣之后,她頓時覺得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經過烘焙之后地香氣和直接聞到的沉香香味有著天壤之別。

  宋毅輕笑著說道,“沉香地香味只有在點燃和烘焙的時候最為馥郁,這也是鑒定沉香地真假以及品級最直接的方法。”

“這方法有點奢侈!”林寶卿嘴里雖然這么說,可聞著那若有若無的幽香,心情  了很多。

  “沉香除了藥用之后,這樣點燃就是最大效率地利用了。”宋毅說話間,左手將香爐拿了起來。

  香爐不大,堪堪一握,“瓷香爐品香就是有這樣的好處,輕靈小巧,在宋代也最受文人雅士鐘愛。品香的大致步驟就是這樣了,后面的感言還是以后再寫吧!”

  宋毅深深地呼了一口氣,并沒有將香爐拿進鼻前來聞,而是隔了半肩的距離,然后用右手輕拂空氣,將香氣扇到鼻前,那股清幽香甜的香氣仿佛調皮的小孩子一樣,往鼻子里鉆得更歡暢了。

  輕輕放下香爐,林寶卿依他的樣子也品了一回香,果然!這次她聞到的香氣和之前又不一樣的,感覺香氣越芬芳,她更感覺著香氣仿佛無所不在,但又無跡可尋,這種感覺很奇妙。

  不用宋毅提醒她也知道,這離香道還很遠,但路總是要一步一步走的,玄妙的意境需要慢慢體會,最好在幽靜的環境里進行,現在這時候不但人靜不下心來,也容易被人打擾。

  “好香啊!”

  隨著門口傳來的聲音,兩人奇妙的尋香之旅也宣告結束。

  有客人上門,尚沉浸在香氣之中的林寶卿也只得怏怏地放下手里的香爐,望向宋毅的時候,卻只見他聳了聳肩。

  進來的是個三十來歲的男人,衣著樸素,手里還提著一個鼓鼓的麻布口袋,“老板在不在啊?”

  “我就是,請問有什么可以幫你的嗎?”林寶卿的目光一下就落在他的口袋上,從口袋的形狀可以判斷里面應該是瓷器青銅器一類的東西。像聚寶這樣的古玩店除了出售古玩外,也收購古玩,不過數量不多就是。

  “你可以做主嗎?”

  那人看起來倒不像是古玩販子,林寶卿常年看店,認識的人不少,但卻沒見過他,可她待人接事的經驗比較豐富,當即便說道,“當然可以,你有什么東西要出手的嗎?”

  那人這才把口袋里的東西拿出來,卻是一件青花里紅穿花玉壺春。不用多問,這件東西看過的人肯定很多,可真假年代就未嘗可知了。

  林寶卿還是聽了一段他的故事,說是他一個老鄉淘沙的時候從江底挖出來,托他幫忙出手的。

  這樣的故事林寶卿自己講了就不知有多少,根本沒當回事,只想仔細拿過來看個究竟。

  整件玉壺春的風格看上去像是清三代的風格,表面的青花色都沒什么問題,尤其一條紅龍更是活靈活現。

  可林寶卿拿來放大鏡,仔細看過壺上活靈活現的紅龍時,卻沒有在釉里紅中現團絮狀凝聚物,要知道團絮狀凝聚物可是清三代青花里紅的重要鑒別特征。

  并不是說不具備此特征的里紅制品就不是這段時期的制品,因為釉里紅色多變,無法一概而論。

  再看玉壺春底部的落款,她現下面的落款竟然是大明宣德年制。她很清楚,宣德時期的里紅數量不多,雖然制作工藝比較成熟,可時代特征也非常明顯,一般顏色比較黯淡有局部的紅斑,還經常有露、淌釉等特征,在這件里紅上她可沒看到這樣的特征。

  林寶卿當即輕輕搖了搖頭,將壺放在柜臺上,可她還是遞了個目光過去,示意讓宋毅來看。她雖然從小學了不少的瓷器鑒定知識,但比起爺爺就是久負盛名的瓷器專家的宋毅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宋毅也不客氣,對他來說,即便見到一件仿品,也是增長經驗的好機會。

  一般而言,市面上見到青花釉里紅的仿品不多,這一切皆源于青花釉里紅的工藝復雜,里紅的色不穩定,成品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市面出現的仿品要么就是工藝精湛到以假亂真的地步,要么就是純粹的粗制濫造欺騙剛入行的新手。

  對新手而言,光看書是沒用的,高明的作假除了會編造故事騙人之外,還會在農村“埋雷”。他們將高仿的東西埋進地里或墳墓里,甚至水下,很多收藏認為真是從地里挖出來的或水里撈出來的,稀里糊涂就上了當。還有更高明的作假堂而皇之地出書,如果你按照書里所寫的去選購古玩的話,選中的東西可能正是他早就埋下的雷;即便他不埋雷,造假也會跟風而上。

  宋毅可不是什么初入行的菜鳥,自然知道一切只有經過自己多方面鑒定才能判斷真假的道理,雖然他看林寶卿已經否定了這件瓷器,可只要沒經過他的手,是真是假就不能先下斷言。(,如欲知后事如何,www.。章節更多,支持.中.文.網!)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正文第六十六章青花釉里紅已經更新并由網友上傳至天翼文學、本書的文字、圖片、評論等,都是由重生之極品收藏家的網友FANS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閱讀更多小說請返回天翼文學首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