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四十八章 相遇,只為錯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遇,只為錯肩  甲影叩門后,出來了個小廝,看到甲影,愣了一下,待看到劉青,驚喜道:“劉公子,您可來了。()我們公子……”說完眼淚就流下來了。

  劉青心里一緊:“你家公子怎么了?”

  “公子他……公子成天喝得醉熏熏的,還一直叫您的名字。小的說去請您,公子又不讓。”那小廝吸了吸鼻子,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淚,把大門打得開開的,道:“劉公子,您快請進。陸公子他現在也在里面呢。”

  “前面帶路吧。”

  走到二門,劉青停住了腳步,對小廝擺擺手:“你出去吧,我自己進去就好。”

  小廝看了看甲影,點頭應道:“好的,劉公子。”

  李植的習慣不知是自來如此還是受劉青的影響,院子不小,下人卻不多,除了自小服侍他的一個老仆,就是剛才開門這個小廝了。所以劉青一路進來,并沒有遇見什么人。

  劉青此來,其實也不是真要見李植,在這院子里站一站,于李植而言,或許是個安慰;于她自己,則求個心安。緣起性空,世間上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一人一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隨緣分散而滅。她把握不住緣起緣滅,只能把握自己的真心。對于李植這份緣,劉青除了感激,還有關心。至于他如何,那便不是她能力及的了。

  站在院子里,聽力敏銳的劉青能清清楚楚地聽到里面陸寶成的聲音:“林森,別喝了!聽到沒有?”

  “又……又安兄,不……不喝我……我心里難受。”李植的聲音低啞而又斷斷續續,看樣子又喝了不少。

  “你看看你這個樣子,要我是子衿我也不嫁給你。”陸寶成恨鐵不成鋼。

  “呵,我……明白,我明白我配不上子衿……”

  陸寶成道:“如果說這世上有讓我敬服之人,那就是子衿了。我沒想到我陸又安敬服的竟然是一個女子。在我心里,只要她幸福,我就覺得高興。你現在這樣,如果子衿為了讓你好過而委曲自己的感受嫁給你,你就覺得高興了嗎?”

  半晌,李植才低聲道:“謝……謝謝又安……兄,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甲影,咱們回吧。”劉青抬頭望著滿天的星斗,深深嘆了口氣,對甲影道。

  回到透月軒,劉青喝了一會兒茶,才抬眼慢慢對忙著鋪床的甲影和乙影道:“明天,你們就回寧王府去吧。”

  甲影、乙影一愣。乙影“咚”地跳下床來,到劉青面前嘟著嘴道:“主子不喜歡我們嗎?”

  劉青搖搖頭:“我不喜歡有人跟著。”

  屋里沉默了好一會兒,甲影嘆了口氣道:“這就是王爺一再吩咐不讓主子知道屬下們存在的原因。王爺說,主子知道了會不喜歡的。王爺還說,如果主子不喜歡,讓我們不要為難主子,還回寧王府去。”說完她慢慢跪了下去,“屬下來之前,許大人曾拿了王爺平時練字時寫的字,讓給姑娘瞧瞧。他讓屬下轉告主子,王爺現在不能隨意離開封地,如果有可能,還請主子去看一看王爺。這幾天主子傷勢未好,這些東西甲影一直還來及得給主子。”說完,她從懷里取出一迭紙,遞給劉青。

  劉青慢慢打開來,只見第一張紙上寫著《詩經》里的《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這些字寫得龍飛鳳舞,可以想見當時寫字人心緒極為煩亂。

  第二張則寫的是李商隱的一首詩:“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紙上的字力透紙背。

  劉青看了,良久,深深嘆了一口氣,道:“你回去轉告許大人,說我不可能陪伴王爺左右,去看望他也只能徒增傷感,不如不去。”

  甲影低著頭久久不言。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又拿出一迭銀票和一塊玉牌,遞到劉青手里:“這是屬下臨走時王爺讓屬下拿著的。王爺說,如果主子不喜歡屬下們跟著,就讓屬下把這三萬兩銀票和這塊玉牌交給主子。”

  她看劉青把東西往回推,忙急急道:“王爺說,主子一定不會要這些東西的。如果主子推拒,便讓屬下轉告主子一些話。王爺說,他自己困坐愁城,身上又有萬般束縛和擔子,不能脫開身、放下一切陪主子一起游走天涯;如不是這樣,他絕不會這么輕易放手。王爺說,主子你是天上自由飛翔的鳥兒,他自己沒有自由,所以特別希望你能代他自由和快樂。這些東西,別無他意,只代表王爺的一個愿望,希望你衣食無憂,美滿幸福。王爺在各地都開有鋪子,標有‘寧遠’的字號。王爺說,如果主子有困難,千萬不要硬撐,只要拿著這個玉牌去寧遠號,就可以得到寧王府全部勢力的幫助。王爺說,只要主子過得好,他就會感到這世上還有讓他幸福的東西!”

  劉青看著手中的東西,眼淚一顆顆滴在玉牌上。她來到這大明朝,如同那經歷了烈火的烘焙和長路顛簸的茶,靜靜地等著她的知音。有一天,懂她的人來了,在他品茶的一瞬間,他的驚艷,顯露無遺。可遇見她時,他已買好了其他的茶,他的負擔已重。他們倆,只能隔著眾生喧嘩,遙遙點頭,無聲無息。

  月華搖落,山風涼薄。有一些知已,相遇,只是為了錯肩;微笑,卻只能告別。

  劉青輕輕抹掉臉上的淚,走到桌邊,細細地磨了墨,提筆寫了一首佛家偈語:

  千山同一月,

  萬戶盡皆春。

  千山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云萬里天。

  寫畢,她把紙上的墨跡慢慢吹干,仔細地卷了起來,遞給甲影:“麻煩你轉交給王爺。”

  “主子還有什么話要轉告王爺嗎?”

  劉青搖搖頭:“王爺看明白這段偈語,便會知道我要說的話。”說完道,“我累了,睡吧。”

  這句詩出自佛教禪宗燈錄之一的《嘉泰普燈錄》卷十八,意蘊是:千江有水,自然就會映出天上的月亮,萬里無云,自然就會顯露出萬里的天空;只要自已的內心做到心無掛礙、無煩惱、無貪嗔癡,盡了六根,自然會達到開悟的大智慧境界。但這過程,并不必刻意去追求“開悟”。若想江中有月,重要的不是去追尋月亮,而是自己要江中有水,自然會江中有月;若要萬里無云,不要去執著于天,而是清除心中的“云”,清除了心中的云,天自然會顯現出來。這就和心經中的“照見五蘊皆空”中的“照”字的含義如出一轍。

  無論是政治上的陰霾,還是她這片偶爾投映在他波心的云,請他通通不要放在心上吧。劉青希望朱權能做到,真正的心中無云。

  (因為下面要進入第三卷,為了讓內容完整,這章只有兩千多字。劉青回到了家鄉,又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她還能與周子冽重逢嗎?“人生若只如初見”,他們的再見是否還能如初見那般開心?請親們跟泠水一起進入第三卷“燈火闌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