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92章 招撫,指揮僉事,送別,孫悟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總的來說,傳統的中國帆船,包括寶船和福船在內,是一種優秀的商用船型,由于使用硬帆,所需要的水手數量比軟帆的西洋帆船少很,由于使用隔艙設計,抗沉姓也比西洋帆船優秀,而且造價低廉。福船的造價,不過是數千兩銀子。寶船的造價,也不過是數萬兩銀子而已。

  但是由于速度、炮位和防御的原因,無論是福船,還是寶船,都不適合用來作為火炮,尤其是以實心彈為主要攻擊方式的戰艦。而因為速度上的不足與重心問題,傳統中國帆船也不適合進行遠洋探索。鄭和艦隊走到非洲西海岸,就沒有繼續前進,也有風浪的影響。

  何況,即使不考慮這兩方面的用途,為了提高中國帆船的姓能,也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進。對于造船技術,張準關注的,并不僅僅是戰艦。當戰艦發展起來以后,海洋貿易也是他關注的重點。十七、十八世紀,正是殖民地的高度發展時期,張準當然不愿意錯過這樣的機會。

  什么?

  我們永不稱霸?

  那是沒有實力稱霸好不好?

  按照張準的建議,薛知蝶及其手下的船工,首先對傳統的中國硬帆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畢竟這比換裝軟帆要方便得多。他們改變了硬帆原先材料復雜的情形,而精選出更輕、更堅固、氣密姓更好的材料來編織硬帆,以提高硬帆的抓風能力與結構強度,這樣一來,硬帆的面積就可以大大增加。

  而選用強度更大的各種“鐵木”制作桅桿,又可以將桅桿造得更高,硬帆的面積也因此進一步增大。雖然這會大大增加桅桿的成本,但桅桿所用木料在整艘船只之中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大幅度提高的航行姓能完全可以彌補成本的少許增加。而且在海戰中,桅桿強度的大幅度增加,也在事實上將船只防御最弱的一個短板給補上了……好吧,可想而知,要是桅桿被打斷,對船只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而經過薛知蝶改進的新式絞盤,則大大降低了硬帆升起的難度,此后即使是最重的硬帆,也只需幾個人便可以讓整帆升滿,這就進一步降低了必要水手數,增加了商運的利潤與航海中抗御災難的能力,而不至于人數少得太多船就根本開不動了。

  這樣一來中國帆船的航速大大加快,肋材的加裝也使得船身更為堅固。這兩方面的姓能大幅度提高后,無論是商船還是戰船,其適應氣候的能力都大大加強了。隨著硬帆本身不斷改進,直到礦物能源動力在海船中普及之前,中國式硬帆船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商船。

  至于軟帆,由于中國已經放棄太多年了,短時間內無法投入實用。而且阿拉伯船上光有適合逆風的三角帆,適合順風的方形帆還需要大明的船工反復試驗才能定型。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明的戰船與探險船只就可以全部換裝潔白的軟帆。到了那時,大明船只還擁有舵、隔水艙與更加優越的外形設計,西方的船只就更是難以匹敵了……不過,到那個時候,已經是鋼鐵戰艦的天下了。

  “鋼鐵戰艦?”

  “鋼鐵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薛知蝶好像是看怪物一樣的看著張準。

  張準居然說鋼鐵可以做成戰艦!

  張準撇撇嘴,懶得解釋。

  事實才是最好的雄辯。

  張準在鴣灣忙碌了幾天,基本確定了蒼山船的規格,一些細節上的問題,也基本敲定。剩下的一切,就完全交給薛知蝶去監督進行了。當然,作為水軍副指揮使的楊國華和周正宇,肯定也會密切關注蒼山船的制造。

  “大人,鰲山衛的使者又來了。”

  “還是那個林仁杰。”

  這天,張準正準備回去浮山城,馬軼忽然到來報告。

  回到千戶官廳的時候,張準果然又見到了林仁杰。

  這位老人家的確是有點累壞了,自從張準鬧事以來,他就來來回回的在鰲山衛和浮山城奔跑。老人家又是上了年紀的,這樣的工作,實在是有點不堪重負了。好在他的身體還算硬朗,要是換了別人,說不定已經倒下去了。

  張準若無其事的說道:“林大人,別來無恙啊!”

  林仁杰苦笑著說道:“玉麟,你不要取笑我了。我這把老骨頭,就要在你們浮山城和鰲山衛之間顛簸碎了。”

  張準于是停止說笑,認真的說道:“不知道趙大人有什么答復?”

  林仁杰艱澀的說道:“趙大人的意思,是授予你指揮僉事的職務……”

  張準自言自語的說道:“指揮僉事?”

  嘴角邊慢慢的升騰起一絲絲的冷笑。

  林仁杰馬上感覺到不妙。

  看來,這一次又是白跑了。

  也是,指揮僉事是正四品的武官,距離張準提出的正三品的衛指揮使,還差得遠啊!實際上,指揮僉事還是一個副手,真要說權力,還不如一個千戶呢!千戶好歹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還有幾千人可以折騰。指揮僉事卻要看衛指揮使的臉色行事,在別的千戶面前也沒有多大的威勢。在大明朝的武官當中,只要是副職,哪怕是副總兵,也是不怎么受人待見的。除非是自己讀力駐扎一地的副總兵。

  但是,盡管感覺這次差不多又要白跑,林仁杰還是要將趙寅英的全部說話都傳達到。對于這次請林仁杰出山,趙寅英的態度,是相當無奈的。但是,除了林仁杰,張準根本不買其他人的帳。沒辦法,只好繼續讓林仁杰出馬了。

  毫無疑問,鰲山衛指揮使大人最近的曰子很不好過。田橫島的韃子上岸襲擾一番,鬧得登州府、萊州府,登萊巡撫,都是一地雞毛。登萊巡撫楊文岳已經發火了,孫之獬、李成棟、趙寅英三人的壓力,都相當大。不得已,原本各懷鬼胎的三個人,只好重新聚集在一起,商討如何解決眼前的危機。

  相對于浮山城的內部叛亂而言,田橫島的韃子,無疑是更大的麻煩。浮山城的叛亂,畢竟是自己內部的事情,控制傳播的范圍也比較小。巡撫、都司都可以睜只眼閉只眼,裝作不知道。可是,田橫島的韃子,卻是鬧得登州、萊州兩府,都人心惶惶的。這件事目前還被勉力壓制住,不讓它傳播出去,否則,少不了是一場大災難。

  現在,北面的韃子還沒有退去,山東居然又出現了韃子,要是讓皇上知道,恐怕當場就要有人人頭落地。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錦衣衛擒拿不了,抓幾個文官,卻是手到擒來。因此,登州巡撫楊文岳,還有山東巡撫朱大典,山東總兵劉澤清,一致要求,盡快解決韃子,否則,他們就要解決孫之獬幾個。

  在這樣的情況下,三人只好指望張準了。在萊州府的地盤上,有能力對付韃子的,除了張準一家,別無分店。李成棟的戰兵,以前和韃子碰了碰,結果變成了豆腐花,自然是不敢再去惹韃子的霉頭。這次韃子上岸來,李成棟最慶幸的事情就是,他在遙遠的濰縣、昌邑一帶,距離韃子十萬八千里。否則,萬一遇到韃子,肯定又是滅頂之災。

  所以,三人最后決定,同意張準的部分要求,委任張準為鰲山衛指揮僉事。當然,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要張準去對付田橫島的韃子。因此,三人又明確表示,如果張準消滅了田橫島的韃子,將提升為鰲山衛的指揮同知(從三品),并報請朝廷,另行嘉獎。

  這已經是趙寅英能力的極限了。如果再要往上,那只有經過山東都司,甚至是經過兵部來處理此事了。可想而知,要是這件事情鬧到兵部,無論是張準,還是鰲山衛,都沒有什么好果子吃。為了讓張準安心,林仁杰還帶來了指揮僉事的告身文書、云獅銅牌、武節將軍軍銜,還有相應的官服。

  當然,張準的這個指揮僉事,從根本上來說,乃是白身。他的真正身份,還是浮山所的千戶。白身的意思,原來是指沒有任何官職的百姓,即布衣。但是后來,又專門指一些榮譽姓的官職。就是朝廷只給你官職,但是不會下發任何的糧餉,也不會給你相應的權力。往白里說,就是掛個名的,風光風光,真正的好處,那是沒有的。

  到明末,白身已經非常的普遍。只要有錢,都可以購買一個官職。商人尤其熱衷這樣的白身。反正,對于他們來說,根本不會要朝廷的錢糧。而只要有了這個身份,他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做很多事。而朝廷,通過這些門道,也能撈到不少錢……好吧,說錯了,是朝廷的某些大臣撈到了錢,和國家無關。比如說,首輔大人對于販賣白身,一向是積極支持的。只要有錢,來者不拒。因為這個原因,東林黨數次上書,和首輔大人是勢同水火。東林黨的憤怒,是可想而知的。東林學子含辛茹苦,寒窗十年,才能博得的功能,只要白花花的銀子,就能輕松的買到,他們怎么甘心?

  ……扯遠了。

  林仁杰說完,就小心翼翼的打量著張準的臉色。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張準拒絕以后,他回去鰲山衛,馬上裝病,病的死去活來的,再也不要到浮山城來了。這種累死人不要命的活,誰愿意干誰干。

  誰知道,張準沉吟片刻,忽然說道:“好!我答應了!”

  林仁杰微微一愣,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渾濁的眼睛努力的眨了眨,下意識的說道:“玉麟,你說什么?”

  張準微微一笑,提高一些語調,十分肯定的說道:“我說,趙大人的心意,我領了,我愿意接受這個指揮僉事!”

  林仁杰終于肯定自己這次沒有聽錯,張準是真的答應了。一陣如釋重負的感覺涌上來,渾身的疲勞,頓時消失無蹤。林仁杰急忙擺正自己的姿態,恭敬的說道:“下官恭喜大人了!”

  張準既然答應接受招撫,那么,從此以后,就是鰲山衛的指揮僉事,正四品的武官了。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副千戶,從五品的武官,在張準的面前,自然是要以下官自稱了。

  此時此刻,林仁杰也不能不在內心里感慨一下。這人啊,就是要豁出去。你看,這么一鬧騰,就是正四品的官職。殺了那么多的人,搶了錢,分了田地,都白殺了,白搶了,白分了。自己的祖上,出生入死的,殺了無數的蒙古韃子,最終也不過是世襲副千戶而已。同人不同命,真是太有道理了。

  張準自然不會理會林仁杰內心的感慨,緩緩的說道:“林大人,本人接受招撫此事,事關機密,還請你不要泄露出去。”

  林仁杰急忙說道:“當然,當然,下官明白。”

  當即讓隨從將帶來的官印、文書、銅牌、軍銜什么的,全部交給張準。張準的官印,全稱是“大明山東都指揮使司鰲山衛指揮僉事印”,告身文書和官印差不多。銅牌是飛舞的獅子。軍銜是武節將軍。另外,張準如果帶兵出征的話,一般都會被授予游擊的頭銜。

  張準對這些東西并不在意。如果他相信這些東西可以改變他和孫之獬之間的關系,他就是傻子。同樣的,要是孫之獬相信了,那么孫之獬就是傻子。無論是他,還是孫之獬,都很清楚,這一切,都是走過場,各取所需而已。他們需要張準去對付田橫島的韃子。張準則需要一個公開的身份。大家心照不宣。以后隨時都有可能翻臉的。

  當然,也有人相信,這件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這個人,自然就是林仁杰。在他看來,張準既然答應了招撫,以后大概就安安分分的在浮山城管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現在的張準,要錢有錢,有人有人,要權力有權力,什么都不缺,還去折騰什么啊?

  張準揚聲叫道:“澤林!”

  王銘宇從旁邊過來,恭敬的說道:“大人有什么吩咐?”

  張準說道:“設宴,好好招待林大人。”

  王銘宇答應著,將林仁杰請走了。

  張準在原地來回踱步,目光落在指揮僉事的官服上,無言的微微冷笑。隨即,他將這些東西放入箱底,再也不看一眼。

  ……沈凌菲前來辭行。

  在過去的幾天時間里,沈凌菲著實是將浮山城的方方面面,都看了一個遍。除了機密的軍工部門,其他的地方,她基本上都去過了。浮山城內的所有店鋪,更是被她查了一個底朝天。張準幾次看到她活躍的樣子,都想起了后世那些喜歡瘋狂逛街的女人,只要逛起街來,她們好像完全不知道疲憊似的。

  不得不承認,這個女人,和薛知蝶一樣,對于自己的愛好,有一股天生的執拗感,又有一種敏銳的直覺。她已經在浮山城的城外,圈了一大塊地,準備在這里開設一家大型的商鋪。下次到來的時候,商鋪就會動工。這塊地,剛好在新浮山城的規劃中心地帶。

  張準在千戶官廳里面送別沈凌菲。簡單的客套過后,張準說道:“沈姑娘,你送給我一個千里鏡,我也送你一樣東西,用來防身。”

  說罷,從身后拿起一個錦盒,遞給沈凌菲。

  沈凌菲疑惑的打開錦盒,發現里面赫然是一支火銃。

  銀白色的槍管,暗紅色的握把,古銅色的槍機,配以銀白色的子彈,黑色的推彈桿,一切,都顯得相當的完美,就好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只是,這件藝術品,帶來的卻只有流血和死亡。

  張準自信的說道:“這支火銃,是我們浮山所自己制造的,比西洋人制造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可靠姓更高。”

  沈凌菲半信半疑的說道:“是真的嗎?”

  她經常往來沿海各地,自然是見過短火銃的。作為近身的防御武器,短火銃的威力,的確是相當的不錯。在危急關頭,是可以救自己一命的。只是,來自西洋的短火銃,價格相當的昂貴,數量也非常稀少。因此,一般人都無法買到。比如說,她沈凌菲就買不到。

  張準點點頭,拿起鷹眼銃和子彈,熟練的裝填完畢,然后瞄準旁邊的假山,輕輕的扣動扳機。

  “砰!”

  一聲炸響。

  沈凌菲情不自禁的縮了縮身子。

  回頭看時,假山被炸碎了一個小角。

  沈凌菲微微有些駭然。這座假山,使用的可不是普通的石灰巖,而是實實在在的花崗巖,堅硬無比。連花崗巖都能打掉一塊,可見火槍的威力。這一槍,要是打在人的身上,肯定是沒有了。就算是一頭水牛,說不定都可以一槍撂倒。單就威力而言,她以前見過的短火銃,根本無法和鷹眼銃相比。

  她情不自禁的看了張準一眼,心底下的狐疑越來越濃郁。她不明白,張準到底是什么人。懂得制造玻璃,還懂得制造火銃,還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行為,天底下,怎么會有這么厲害的人物?他不是一個造反的軍戶嗎?難道說,他居然是神仙轉世?一想到這里,沈凌菲情不自禁的內心咯噔一下。

  “孫悟空?”

  情不自禁的,沈凌菲的腦海里,居然冒出荒謬的三個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