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16章 張嫣偷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趙銳地盤上的政務是分開的。

  河南和山西南部山西北部都是各管各的,互不統屬,大同宣府河套,政事上由張翰負責,軍事上由馬英。

  山西中南部地區政事上由王銀負責,軍事上以趙虎為主,河南軍政都由李婉柔主持,實則軍事上一直是紅娘子在打理。

  但唯獨銀行,商隊和商行是統一管理的,而總部也早就搬到了開封。

  一番摸底,趙銳首先就被銀行和商行的規模嚇到了,截止今年四月,銀行已經有了600多家分行。

  其中山西河南占了一半,另外大多都在南直隸和湖廣。

  這兩個地方的各州府幾乎都有一個分行,甚至有些大一點的縣都設了分行,其他各省則只是在治所城市和大一些的府設了一個分行。

  鑄造的銀幣高達2000萬枚,發售的寶鈔面額足足有兩億,銀行的存銀卻只有區區五百萬兩。

  趙銳差點嚇暈過去。

  更讓他恐怖的還在后面,河南財務的賬上,竟然沒有一分錢,每月的軍餉俸祿以及辦公經費,卻高達四百萬兩。

  至于錢從哪里來,簡單,發售寶鈔,不斷的發售寶鈔來給行政人員和軍隊發俸祿,然后由商行回收。

  商行的分行同樣達到了500多家,可賬面上卻只剩下一千萬石糧食和500萬流動資金。

  不過,去年一年倒是賺了4000多萬兩,大多都花在擴張上面了。

  雖然去年一年商行和銀行都在為河南兜底,但好在賬目還算清晰,趙銳知道若不是李婉柔她們瘋狂發售寶鈔,商行的利潤絕對要高達一億,銀行恐怕也不會虧得那么慘。

  商行光憑那5000萬石糧食,二兩銀子收購,四兩銀子賣出,就是一倍的差價,價值一億。

  看完后,趙銳終于明白李婉柔和李雅她們是怎么運作的了。

  他的銀行已經不是銀本位了,而是以糧食作為發售基礎貨幣體系。

  這樣也確實可行,歷史上共和國有段時期就是以糧食價值來發售貨幣的,他估計李雅她們都不知道還能這樣玩,只不過被逼無奈。

  這么多寶鈔發售出去,經濟確實盤活了,但光憑趙家商行來回收,時間久了也是不行的,而且河南財政至今還沒有任何收入來源。

  這樣是絕對不行滴!

  所以他打算收商稅了,不過商稅也是不能亂收的,畢竟現在所有的物品都居高不下,尤其是食鹽和棉布。

  接下來的日子,趙銳給13個都司下達了統計各項數據的命令。

  雖然以這時代的執政水平來看,李婉柔她們的數據統計的已經相當先進了,甩了大明六部幾十條街,但在趙銳看來遠遠不夠。

  沒有條件也就算了,可現在卻是有這樣的條件,各地千戶收干女兒干兒子的事,已經眾所周知了。

  第一項統計的就是河南所有的店鋪酒樓,連小商小販都要統計造冊,規模大小也要仔細分類。

  第二項就是人口和牲畜家禽統計,新增和死亡也要統計,畢竟一年多來肯定有許多新生嬰兒。

  第三項,統計城鎮固定人口和每月流動人口。

  正所謂上面一張口,下面累如狗。

  隨著趙大帥的命令下達,一時間成千上萬的夫人丫鬟結束了清閑的日子,開始忙活起來。

  那些干女兒干兒子則回各個百戶堡數雞鴨。

  而趙銳卻是趁著這一個多月的統計期,離開了開封。

  他打算從開封府南下汝寧府,再西進南陽府,然后北上汝州,洛陽,最后返回開封,這樣就能將河南大部分地區視察一遍。

  畢竟數據永遠都只是數據,親眼看看,實地考察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接下來他要大刀闊斧的改革。

  當初他選擇占領河南是對的,河南的優勢確實無以倫比,他在山西搞了幾年,對大明的影響一直都十分有限。

  但在河南只是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影響了整個大明,連江南那幫家伙都被迫接受了他的寶鈔。

  而他估計江南地區的資本化道路恐怕已經邁進了一大步,說不定都完成了最原始的資本積累。

  當然,那些鹽商是絕對不能算的,那幫家伙就是趴在大明身上的最大一只吸血蟲。

  張嫣本來是要打算返回北京的,但趙銳離開開封后,卻又改變了主意。

  整天賴在王府和李婉柔待在一起,連處理公務都形影不離,還在旁幫忙。

  其實張嫣這次來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偷師。

  崇禎重用錦衣衛后,再也不是關在皇宮里的瞎子聾子。

  河南短短一年多時間由赤地千里,人間地獄,被治理的成了傳說中的大同世界,祟禎嘴上沒說,心里卻沖擊巨大。

  那些官員士子可以揣著明白裝糊涂,對河南發生的事裝作看不見,但作為帝王,尤其是一心想要振興大明,做中興之主的崇禎,如何能不關心?

  趙銳到底在河南都實施了哪些政策,又是怎么管理的?他都想知道。

  將來消滅了趙銳后,他必定要借鑒一下河南的經驗,來治理大明。

  其實他很想親自去一趟河南看看,但也知道這根本不現實,其他人也信不過,能打探到的也都只是些表面東西。

  所以在得知張嫣和李婉柔私底下結成了姐妹,崇禎就想讓張嫣去河南打探打探,將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畢竟那時趙銳不在,機會難得。

  而事實是這幾個月來,崇禎也確實從張嫣的書信中收獲巨大。

  甚至一度都升起了也開個皇家銀行,繼續印刷寶鈔的念頭,同樣他也明白了,當年的寶鈔為何會淪落到人人謂之如虎。

  “妹妹,你平時都只需要做這些事嗎?”

  張嫣見李婉柔每天也只是早上在書房簽字蓋印半個時辰,就沒事干了,什么也不用去管,有些驚訝的道。

  如果真的只要這樣,就能將河南治理得這么好。

  那她感覺自己的那個皇帝叔叔實在太可憐了,每天天還未亮就上朝,批閱奏疏,一直忙到半夜,至登基之日起,就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從未間斷過。

  可大明依然千瘡百孔,江河日下,若非出了個趙銳還不知現在局勢要敗壞到何種程度。

  “是的娘娘,所有的公文都會由各部門自己先處理,然后交由政務處統一審閱,如果涉及到錢糧,則需再轉交審計署審閱,最后才會送到我的書房,我簽字蓋好章后,秘書處會再檢查一遍。”

  李婉柔點點頭,耐心地給她解釋道。

  其實李婉柔以前是不會和張嫣說這些的,張嫣要來書房也被她數次推脫,但趙銳回來后她就問過,趙銳卻說隨便,所以也就沒掖著藏著。

  其實也確實不用保密。

  張嫣立即就明白過來,秀眉微皺,有些想不通。

  那政務處不就是內閣和通政司嗎?一個負責整理奏疏,一個負責票擬。

  秘書處則是司禮監和六科給事中結合,邊上蓋印的小丫鬟是司禮監掌印,李婉柔最多算個秉筆太監,趙銳則是懶政的祖父萬歷皇帝,說起來還沒有朝廷分的細。

  可為何河南會治理得這么好?

  到是多了個專門審查錢糧的審計署有些特別,于是問道:“妹妹,錢糧不是由戶部掌管嗎?你這里叫什么?那審計署又是如何審查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