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前傳136 萬全之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前傳136萬全之策明朝生活面面觀前傳136萬全之策  明朝生活面面觀前傳136萬全之策。

  ()此章為前傳結束篇,內容較長。周一開始上傳正文。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后續故事將緊湊些,不象前傳這樣多的介紹與鋪墊。

  此時,姨娘卻不知剛才哪根神經被碰觸到了,對走出來的文箐招手道:“箐兒,你過來,我想到法子了。今日本來是要去常德的,屆時雞一打鳴,吳七定也會來門來接咱們。只是你們不去常德了,讓他接了你同文簡到碼頭,你帶了文簡逃”

  文箐聽到這句話,呆了,覺得腦子還留在哄文簡上床的光景中,一時沒帶過來。眨了眨了眼,好象沒聽明白姨娘接下來的話:“思來想去,如今歸州去不得,常德更是太近,去不得蘇州我也不曉得你三伯家……不是,周家到底如何。北京,倒是有房子,只是也不知你三叔倒底有沒有處置掉。太遠了,實是不放心得緊。想來,唯有一個地方,你三舅母那里你們去杭州,誰也想不到那兒。這里我來辦,我有法子了……”

  文箐見她慢慢地說來,這會兒是明白了。顯然姨娘是把之前自己同她說過的有哪些可去之處再琢磨了一次,終于想到了杭州這個地方了。那是周夫人用私房錢購得的鋪子,蘇州周家誰也不曉得,后來讓舉債的三舅母一家在那里躲避債主、經營謀生。倒還真是個既能探得蘇州事宜的地方,同時離岳州亦遠。

  只是,再問她是甚么法子?姨娘卻象是在一片凄冷的云彩中騰出了朝陽一般,露地一個文箐后來記一輩子的笑,慘淡中帶了無數的期望,甚至有些興奮地道:“你聽姨娘的。姨娘的法子便是:我要告官因周成,他把你同文簡賣了出去,一時高興,便喝醉了,失了德,回來便欺負我我記得律法有一條:奸yin同族妻室者,被殺,殺人者無罪。”

  文箐懷疑這一條,不過從道理上來講,可能還真是有。姨娘道:“我從未騙你過,這輩子更不想騙兒騙女。你信我,真是有這一條,還是適才文簡讓我想起來一件以前的事,我才記得當年老爺判了個案子,就是依據這條。”

  文箐見她說得言之鑿鑿,想來真有其事。“可是,無罪的話,那我同文簡更是不用再逃了啊?”

  姨娘疲憊地坐下來道:“箐兒,我這般說,自有理由。你適才不是說,中午周成還在鄧嫂面前,執意讓你同文簡上街?他今日一天也未曾有下人跟著。咱們下午亦未在院里露面,旁邊鄰里亦不曉得你們下午在家。便是官差來查探,我盡推諉到周成身上便是。”

  文箐想到這樣,他們這一走,倒是能讓這理由完全站得住腳了。

  正思量著有否破綻,便聽姨娘在那兒慢慢說道:“日后你們回了蘇州,族里自會同情你兩姐弟,有事也會幫你一把。再說,兩次三番能從人販子手里逃脫,誰還敢欺負你們?如此,周成便是死了,那也是死有余辜,老爺與夫人也能回蘇州祖墳。若只是單單欺負我一人,反正我在族里也不算周家人了,到時難免周成家的人不把這帳算計到你與箐兒頭上。唯有此法子,方能避了所有的事……”

  姨娘越說,越感覺條理清晰,似是一條大道便擺在眼前,而且異常通暢,真正是萬全之策。

  “你且讓我再想想:這個法子可有疑點?要是有說不過去的,豈不是一下子便讓人想到我們姐弟為何好好家里不呆,反而逃了?有漏洞的話,只怕人家更疑有他,到時反而我們說不清道不明,糊里糊涂便都受了刑……”文箐反復考慮這事成與不成。姨娘的法子太大膽了,可是聽起來,卻也沒有明顯的漏洞,而且打同情牌來說,在族人面前也說得過去。周成既然販賣了自己,自己便是受害者,周成就是死了,日后他們家人亦不好在族里針對著自己姐弟鬧開來。姨娘卻肯定地道:“你信我這法子剛從我腦子里跳出來時,我便想到了這是老爺同夫人在幫我,要不然我哪里會想到定是無礙,半點破綻也無。你且放心就是了。”

  說實在話,文箐此時真的是一腦子漿糊,昨晚先是受驚,受辱,后來是殺人,恐懼過后,就是不眠不休,二人開始“合謀”,如今的神經就好象繃到了極限。剛才還被文簡嚇了一跳。什么條理,冷靜,理智,那早就無影了。就是把一個男人放在這個事件里,只怕也是半瘋狂不成。

  最后,她不得不佩服姨娘說得是對的。不過,族里就算不追究他們姐弟,可是姨娘無論如何,卻是殺人兇手,姨娘將來可如何辦?就算公堂上判她無罪,可是家廟,她是也回不去了。

  文箐道:“那家廟呢?你不去了?”

  姨娘曉得女兒肯定思量過了,自己這法子行得通,這時反而帶點成功的竊喜,沒有了以前聽周成說家廟時的熱情了,道:“不去大不了我到了杭州或蘇州,隨便找個庵堂,削發出家便是了。還不用看族里臉色了。你也別太憂心了,如今這也算是周全了……”

  文箐見她完全撒開來考慮,顯然是半點兒不受約束了,只是就算能得到這樣好的一個周全之策,仍然不無擔心地道:“那樣的話,你真的不會被判罪?你一定要好好的,要不你讓我同弟弟如何能活得安心?”說到后面,聲音越發地哽咽,泣不成聲。

  姨娘沒摸著帕子,只好光拿手去替她拭了淚,可是一抽手,才發現手上有些血跡,反而污了女兒臉。此時在燈光下,將那張淚水斑駁的小臉帶了些傷痕,顯得更加凄惶與悲傷,還有兩絲血痕襯得她如此無助。只覺得心里痛得難受,也忍不住淚水從紅腫的眼里迸裂而出。

  過得會兒,娘倆哭聲又止,姨娘扶了女兒起身,在哭濕的被子上,蹭干凈了手,然后發誓道:“箐兒,姨娘發誓,姨娘絕不會因引受刑罰更不進牢獄……那條律法千真萬確”

  文箐聽到此處,又忍不住哭道:“不行,你要以我和弟弟……的性命發誓,你不會受罪,就是上了公堂去問訊,亦會好好的”

  姨娘這時亦聽明白女兒是萬分關切自己,聽得要以兒女的性命發誓,先是一遲疑,敵不過文箐盯過來的眼,怕她因自己在此,便堅決不肯離開,那豈不是也要跟著自己受罪?只得以此發了誓。

  文箐想著姨娘從來最在乎文簡的性命,聽著她用蘇州話長長的念了好久一段,只記得內中有詞為:“菩薩在上若我此次無罪……我愿常佛前供奉……永不反悔。若不然,讓我再不見一雙兒女……”

  姨娘說得極快,好多字眼文箐聽得似熟悉,只是等想清前一句,后幾句早過去了。雖沒聽全,不過她信了“那我聽你的。我定能好好地將弟弟帶到舅母那兒,好好地……家里的錢,還余得二千貫鈔,另有十來兩銀子,都在你房里的那個箱子里……你到時讓陳嫂來籌劃那些便是……姨娘……”

  姨娘見她這般交待來交待過去,好似自己是小孩,反而她是大人要離家需得一再交待吃食不可,不覺更是難舍難離起來。想來想去,兩個孩子沒人陪著一起上路,更是要多些銀錢伴身才是,便道:“你且自去取了,全都帶上一起上路。窮家富路。這一路只能由你照顧你弟弟,再無人能幫得了你,姨娘……”

  文箐看著窗紙外面的黑暗慢慢變淡,想著天明在即,分別更是馬上就來臨。哪里還有心想這個隨身的錢財。

  姨娘見她不動,只得進屋去取了,抱出來,放在她床上,慢慢開始給她收拾,取得她姐弟幾件衣物,又各放進一雙鞋,想把一切都打點進去,結果折騰很久,亦沒整出個結果來。

  文箐看著她忙碌的樣子,便從背后摸著她的腰,道:“姨娘,別忙了。我只帶一兩件衫子換洗便成了。你身上還有傷呢,是此處嗎?”

  姨娘說不出話來,只覺得心里一個大洞在不斷擴大,心里說是空,可是嗓子卻是堵得發不出聲來。只轉身摟了她在懷里,過得一會兒,方才放開,道:“來,姨娘給你梳個頭。”

  文箐乖巧地坐下來,只垂了頭下去。

  姨娘見她面上有擦傷,細白的皮膚上滲出了些小血點,心里便抽痛,手越發的輕柔起來。如今還能給她梳個頭,以后呢?誰來給自己女兒梳頭?一邊想,一邊淚水往下掉。

  文箐覺到后面有異樣,也不知如何安慰,銅鏡本來不如玻璃境面,如今一切更是越發的看不清楚,都依稀模糊得很。心里堵得難受至極,卻是哭不得。

  由著姨娘給自己打開發髹。過得一會兒,文箐道:“娘,給我梳個男童的樣式吧。我去陳媽房里,找栓子哥兩件去年的衫子來套上便是了……這樣外人也不曉得我是我了……”

  姨娘聽得她那聲“娘”,手哆嗦得不成,不知那個“姨”字是掉在她嗓子里,還是她特意如此。

  文箐等她梳好,費力地啞著嗓子道:“我去找栓子哥的衫子,你也去換一下裙子。弟弟快醒來了,總不能讓他看到……”抬頭見她額上青紫一片,有兩處皮蹭破了,露出血點,十分可怖。這許久,自己心中有事,意多灰都忘了她受了多少打,身上的傷還不如如何,更不曉得她會多疼。不忍,好容易才說出話來,“您頭上的傷,我來綁姨娘綁好吧。”

  不等姨娘推卻,從床頭箱籠里,翻找出上次學裁衣時那半匹名貴的綿緞來,想也不想,便拿剪刀扯了一段,又在外頭裹了層白布,折好。

  姨娘先時還想說不要緊,可是卻張嘴說不出來,她是越發的珍惜與女兒在一起的每一句話,每一丁點時間。也許,到得天明,便再也見不到了。于是,只靜靜地在剛才女兒坐過的杌子上坐下來,似乎那上面還有女兒的余溫,十分地暖和。

  文箐找出來藥油,也不敢在她頭上按揉,好象一按,她受的苦楚便會再重上幾分。小手將藥油輕輕涂抹好,十分認真地看著頭上的瘀傷,生怕漏了哪處,然后用布在頭上纏好。定定地看著,總覺得那里便是裹了自己與姨娘一輩子的秘密,娘倆所有的感情……

  姨娘說不出女兒那小手到底是十分火燙,還是十分冰涼,反正不敢哪樣,她覺得自己的額頭被熨得舒服了,冰得舒服了,綁好的傷口從來就沒覺得疼過,如今只有女兒的體貼與關心,以前在歸州,在成都府時,自己從未想過會有這樣與女兒貼近的一天,如今所有的都感受到了。她,不枉此生有此兒女……是的,一生無憾。

  文箐又問姨娘身上可有哪處痛得緊,一起抹了。姨娘卻擺了擺手,這些讓她見到了,只會更讓女兒難過。痛處不要緊,女兒的關心就是世上的靈丹妙藥,再重的傷,都醫得。“不疼。時間不多,你且速速去換了衣來。”

  文箐穿了栓子的半新不舊的衫子出來時,姨娘已換得一件,看著女兒,故作輕松道:“如此,倒也好。只是衫子稍大了些。天氣漸冷,你再著一個把夾衫……”

  文箐勉強擠出點笑,只是比哭還讓人難受,道:“可能到了杭州,正好我長胖了些,剛好……”

  見外面月亮都下去了,想想白天即將來臨,油燈的燈油也快耗盡了,文箐不得不收拾行禮。把床上散落的物事收揀了一下,只拿得幾樣,放進以前自己做的布背包里。

  姨娘卻還是拎出一個包袱來,道:“如今馬上就要到了冬天了,這一路程,少說也近一個月,天只怕也冷起來了。里面有毛靴子,還有你與弟弟的棉服,到時記得換上……今日天也冷了,便不要穿單鞋了,直接將你另一雙靴子穿上吧。”

  文箐放了手中的背包,抱了姨娘的大包袱,沉沉的……那份沉重無法計量……

  文箐放下包來,抱著她道:“姨娘,我舍不得你啊……”

  姨娘半晌無聲,最好憋出來一句亦是:“我亦舍不得你同文簡……”

  二人說得此話,均覺極不吉利。姨娘怕她此時又反悔,不走了。只得安慰道:“此時舍不得亦要舍得才是。有舍才有得。你且帶了弟弟,日后咱們……”

  日后,我們一家團聚,于蘇州,于北京,于哪里都好。

  文箐懂得她的意思,央求道:“姨娘,你答應得我,定要好好的。我,也一定好好的,也把弟弟照顧得好好地,平平安安到杭州,等你們……”

  姨娘一邊聽,一邊捂著自己的嘴,使勁控制自己別哭出聲來,終于還是沒忍了,哭道:“我曉得,我曉得……你能從荊州人販子那里逃出來,一文錢也沒有,還能順利返家。我曉得,你定能把弟弟帶到杭州。這一路便是長江坐船,我讓吳七送到你船上,找個相熟的船家便是了。箐兒,好好的照顧自己同弟弟,這一路水程,不要惹事,不要管閑事,好好地……”

  文箐點點頭。后來她想,那時如果她能找回理智,再想想有何萬全之策,可能事情會不一樣。至少,當時如果她有好好地叫她一聲“姆媽”,是不是就算是少些遺憾?

  窗外發白。室內昏黃的燈光也慢慢映不出母女倆相擁的身影來,只是偶爾的幾句低語,凝重,悲傷無限……

  生離,本來在周成來岳州時就帶來了這個結果,不過那種生離,同如今急急而來的,又有所不同。不同在哪?文箐想:至少不會象現在這般倉猝,如今自己是逃,是“殺人犯”,這個烙印不管樂意不樂意,都將刻下來。

  聽著外面雞叫聲,雖不清晰,可是天,似乎亮了,沒有陽光的早晨,冷得緊。

  隨著院門開啟,吳七的車駕即將來到,生離,也接踵而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