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七十七章:海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元景這話說的雖然有些傷人,但事實的確就是如此。

  你楊婉先前做的那些事情李世民能不追究就算是大度了,還想要封王?

  楊婉最近如此活躍的原因李元景不是猜不到,這一次見她挑明這件事情,也是覺得她很可憐,有些于心不忍看她就這么一步步走向死亡。

  其實只要她換個角度去看現在的局勢,她就能很輕易的得到正確的答案。

  先說第一層關系,楊妃,作為隋煬帝的小女兒,這一層關系他就比不過,按照規矩來說,隋煬帝楊廣就是李世民的岳父,而楊政道從倫理上來說,要叫李世民一聲姑父的。

  而且有了這層關系,再加上蕭后在突厥的時候所做的事情,這就注定了不論楊婉他們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結果的。

  出身決定了他們只能是庶民,就算有幸進入官場,也很難進入到一些要害部門。

  兩人沒有再談論其他的內容,說完這些之后李元景便直接起身離開了這里。

  其實李元景是沒必要去跟她提醒這些的,死與活,那都是她自己的事情,跟李元景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不過現在,不論最終的結局如何,李元景覺得自己都不會再有遺憾了。

  畢竟不論你怎么做,都是攔不住一個一心尋死的人的。

  又在長安無所事事的晃蕩了幾天,今天你家殺一頭牛,明天我家也殺一頭牛的伺候著,日子過的雖然挺不錯的,但李元景就是覺得有些無聊。

  于是,李元景最終向李世民提出了辭行。

  對此李世民倒是沒什么意見,就是讓長孫皇后好是一陣嘮叨,并且再三叮囑,十二月之前一定要回長安完婚。

  不過就在李元景離開的前一天,李承乾再次登門拜訪。

  “王叔,錢莊最近查出了一筆壞賬……”李承乾有些糾結的說道。

  “錢莊流程什么的都已經差不多完善了,有壞賬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按規矩辦事就行了!”李元景有些不解的看著李承乾,這種小事還用問自己?還是說這個貨肚子里憋大招呢?

  “這個……這個……數額不算特別大,但是已經逾期快半年了,錢莊找到抵押的店鋪發現那里早就關門了,只剩下幾個看門的胡人,說是掌柜的出去幾年都沒回來,他們也無貨可賣,走又走不掉,只能關門在這里等著掌柜的回來。”李承乾說道。

  “那就收了店鋪或租或賣啊,按照當時的抵押物,這筆買賣錢莊應該不會賠吧?”李元景說道。

  “賠倒是不會賠,就是這筆貸款是王叔您親自批的,而且據說當年王叔交代對方去找一些東西,直接收了話會不會不合適?”李承乾看這李元景道。

  “嗯?”李元景糾結的撓了撓頭,自己讓對方去找東西?“是誰?”

  “一個叫阿魯兒的胡商!”

  “哦,阿魯兒啊……”李元景忽然間想起了是有這么個人,而且也是有這么一回事兒。

  隱約記得阿魯兒當時貸完款之后好像還回來過一次,不過當時時間還多,所以阿魯兒在還清了貸款之后又貸了一筆錢。

  自己的確交代他去西域,甚至是去羅馬轉一轉,多找一些大唐沒有的東西帶回來。

  現在這么一想,兩年多的時間就這么過去了?阿魯兒難道是跑路了嗎?

  不過這種事情也不太好說,長途經商的艱辛只有親自參與的人才知道,也許阿魯兒早就涼在了某個地方,誰知道呢?

  “再等一等吧,半年之后若是他還沒有回來,就按照規矩去辦吧!”李元景給了個準確的回復。

  他可不想萬一哪天阿魯兒回來了卻發現,自己的店鋪被收走了。

  但李元景也不是什么善人,能等你一年就算是給面子了,不然還指望錢莊幫你養著這家店不成?

  翌日清晨,李元景坐上了舒服的馬車。

  由于當時回來跟現在去的情況完全不同,所以李元景有更多的資格去享受。

  特別是吸取了上一次的經驗教訓,這次李元景特意在自己的馬車下面鋪了幾層厚厚的被子,免得再被顛的屁股疼。

  反正李元景也不著急,一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就這么晃悠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來到了海州軍營。

  海州軍營一共有三處,一處位于城東緊鄰大海的位置,另一處位于這里的北部,是一個單獨的島嶼,面積不小,與南部軍營隔海相望,兩者之間大約間隔四五里的距離。

  而這里同樣也是新的港口,南北兩個軍營選擇的都是依山而建,用意是為了在訓練山地作戰的同時,也讓他們訓練一下渡海登陸作戰,所以兩個軍營都是有駐軍的。

  同時為了不影響訓練,李績對于這里的交通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動,以往是大家拿了貨直接往西走進城就是了,但現在拿了貨必須向東走,然后沿海再向南,從軍營的南部繞過去。

  至此,兩個營區附近等于是只空余了一個港口出來,西部地區是相連接的。

  另一個軍營也在距離不遠的地方,與這兩座營區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這里是平地,而且是征用了近萬畝耕地的。

  由于有朝廷的協調,所以海州官府不得不在其他地方給這些百姓補償了比原地多一成的土地。

  營區很大,但軍隊訓練也不是幾萬人集中在一起訓練的,這種規模的訓練現在還用不上,至少也要等他們完成三個月的訓練期,在等三個月完成基礎訓練才可以進行戰陣訓練。

  而就算是老府兵也不可能經常這么訓練,大多數也就是一年合練一兩次,畢竟訓練的人數越多,花費的代價就越多。

  這里的訓練是以府為單位的,李道宗和李績依舊還是習慣了舊式編制,不過也無所謂,一府也就一千人,按照提前編好的訓練計劃,定期更換場地,更換不同的訓練科目就行了。

  “不錯!不錯!選擇二位真是本王這輩子做過最英明的決定!”看著正在海里泡著的旱鴨子,以及在岸邊,半山腰訓練的士兵,李元景很是滿意的自吹道,當然,也沒忘了表揚一下兩位大將。

  李道宗努了努嘴,若不是看在李元景是親王的面子上,自己早就一巴掌呼上去了。

  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問道:“再有半個月新兵期就過去了,接下來你打算怎么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