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五章 為王二兄弟報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四月間,楊鶴厘清陜西事務,將西安巡撫胡延宴罷官免職,胡延宴本身與魏忠賢立生祠有關系,再加上陜西民變時敷衍了事,楊鶴當然看不慣這樣的人繼續當官。隨后由劉廣生接任。

  同時擔任延綏巡撫的魏和聲也被調離,由張夢鯨擔任。

  張夢鯨,字仲鱗,號華陽,明朝齊東縣崇文鄉郭家莊人(今高青縣黑里寨鎮大郭村)人。生于明穆宗隆慶三年(公元一五六九年年,農歷己巳年)十月初六日亥時,卒于明懷宗崇禎三年(公元一六三零年,農歷庚午年)正月初六日卯時。

  歷任工部觀政,大理寺左評事,戶部山西司主事、員外郎、郎中,戶部廣東司員外郎,戶部河南司郎中,河南省彰德府知府,河南省按察副使、參政、按察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因功特簡延綏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后在“奉檄勤王”“提兵入衛”行軍途中因操勞過度而病故。

  楊鶴到達陜西時,王左掛領兵進犯韓城,楊鶴手中無將,聽聞洪承疇與賊寇有過交戰經驗,遂召見洪承疇。

  洪承疇面見楊鶴,就立刻向楊鶴說明,盤聚在延安府與西安府之間,梁山一帶的劉元昭是心腹大患。

  并且詳細說明了兩次交戰過程,言明此人是閹黨余孽,洪承疇為了讓楊鶴加大剿賊力度,捏造假證詞。

  說劉元昭是魏忠賢手下心腹,手里掌握著魏忠賢不少銀錢,所以才能在短時間內有銃炮等火器,與其他亂軍不同。

  楊鶴聞言大怒:“竟有此事,剿滅劉元昭勢不容緩,當即刻而行,彥演,本督手中銀錢不多,希望你能速速剿滅,否則的話也只能招撫了。”

  洪承疇一開始還高興,可聽到后面,心就涼了一半,他問道:“總督大人,難道所有反賊都有招撫嗎?”

  楊鶴回道:“當是如此,如今東北時局艱難,后金努爾哈赤老賊雖死,但是皇太極今天兩次犯邊。陜西這邊還是能盡快穩定,就有多快吧。”

  洪承疇無奈,想要消滅或者擊敗劉元昭肯定做不到楊鶴的要求,他說道:“大人,劉元昭所部,并不是一般賊寇,恐怕要當一次平叛大戰,沒有三五月,數萬兵馬,恐難以奏效。”

  楊鶴略微一一思慮:“既然如此,就暫時別去管他,陜西各地烽火,刻不容緩,暫且先將其余賊寇拿下吧。”

  就在這時,一名官員跑了進來,歡呼道:“大人,賊寇之首王二已經伏誅!商洛道劉兵備正在追擊王大梁!”

  原來王二與王嘉胤匯合后,再度南下,收攏流民,隊伍達到五六萬人,他們重新回到黃龍山,在延安府與西安府之間活動。

  楊鶴在來陜西路上就下令圍剿農民起義軍,以王二該部為全體義軍之共首,克期必剿滅。

  陜西商洛兵備道劉應遇率兵與王二所部在白水激戰,戰斗中被流矢擊殺,王二部兵敗,余部在種光道帶領下厚葬王二后,繼續與官軍在白水縣一帶與明軍糾纏。

  楊鶴起身笑道:“好,劉兵備干的不錯,彥演,你也去吧,暫且監視劉元昭所部。”

  洪承疇退去后,隨后領兵擊破王左掛,捕殺周大旺,各地義軍遭遇明軍當頭一棒。

  然而梁山附近卻是風平浪靜。

  劉元昭看著手上送來的情報,說道:“王二已經死了,余部已經逃散,其他各路義軍也不好過。”

  張一英在一旁說道:“大人,如今明軍主力正在追剿王嘉胤等人,我們這邊毫無動靜,是不是應該去幫幫忙?畢竟唇亡齒寒。”

  劉元昭放下書信,說道:“洪承疇升官了,按理來說,他第一時間就應該是來攻伐我梁山,然而,他現在是挑軟的柿子捏。

  可見,楊鶴這個總督給不了他太多支持。冰之,你說得對,唇亡齒寒吶,我要給王二兄弟報仇!我軍將出動一營兵馬,進入白水縣,與明軍交戰!”

  這一次劉元昭親領一營步兵,加上特戰隊,近衛隊共計五千人出兵白水縣,同時,一營步兵大張旗鼓南下,兵逼同州。

  此時劉應遇與吳國輔在一起,剿滅王二所部,吳國輔出力甚大。

  于萬歷二十四年襲龍潭百戶(正六品),萬歷二十七年(1589年)功升利州衛指揮歷沙河游擊(正三品),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功升松潘僉事,因功升川北鎮都督僉事(從二品)。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因功升都督同知(從一品)。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卒于軍,贈榮祿大夫,謚號英略。

  御史黨崇雅上書于朝廷,稱贊蜀將吳國輔老于兵法,熟諳敵情閱歷,西南險要關隘,了然于心。

  原本兩軍正在追剿種光道領導的殘部,同時追擊已經突破封suo進入西安府境內的王大梁。

  驟然聽聞劉元昭所部再度大張旗鼓的進逼同州。

  吳國輔大為詫異,之前王二與他們大戰于白水,與劉元昭所部隔河相望,也不見劉元昭出兵援助,這才使得吳國輔抓住機會斬殺王二。

  這個時候劉元昭出兵同州,簡直就像站在明軍面前挑釁:來打我啊。

  吳國輔覺得一個和洪承疇打過兩仗的賊寇肯定不會如此反常,當即就派人去找楊鶴請示,同時告知洪承疇。

  沒過一天,楊鶴傳來命令,務必擊退進犯同州的賊寇。此時,兩人已經率軍到達蒲城附近。

  劉應遇想要直接率兵渡過洛水,到達商原。

  吳國輔搖頭道:“劉大人,此事不急,按照路程來說,劉元昭的兵馬已經快到商原了,而且,我認為,一個與洪大人交戰兩次的賊寇,不應該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

  劉應遇笑道:“只不過是一賊寇罷了,那王二如此大名聲,還不是被吳僉事與本官一起剿滅了?不足為慮。”

  吳國輔領兵多年,深諳兵法,不敢莽撞,他說道:“劉大人,不如先派夜不收打探清楚情況,如此穩妥許多。”

  劉應遇想了想,也沒反對。

  吳國輔派出去夜不收沒多久,就有人跑回來說夜不收損失慘重。

  劉應遇大怒:“無能!不過是去打探消息,竟然被賊寇打回來!”

  吳國輔緊皺眉頭道:“劉大人,其中有蹊蹺啊,敵軍竟然如此防備,必定有詐,我軍應該重新選一條路過去。”

  劉應遇問道:“繞道?恐怕要多花些時間啊。”

  吳國輔笑道:“多花些時間沒事,如今對方情況不明,我軍冒然渡河,反而會被敵軍半渡而擊之,太過于危險。

  劉大人,我軍可繼續沿著洛水行軍,從朝邑渡河進軍同州,必定安然無恙!”

  劉應遇本就是想著和吳國輔一起混軍功,對此并無多言。

  劉元昭此刻已經領兵渡過洛水,到達白水縣外,原本城里的士紳官員以為天下太平了,結果又被劉元昭的工農軍占領了。

  劉元昭直接將白水縣四門封suo,把持白水河的渡口,不讓一絲消息透露到對面,乘著明軍目光被他另一部吸引,他準備襲擊明軍后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