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7章 太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叔父所言極是!”袁紹點頭。

  “對了,劉玘認識那個劉備入太學一事,我已經辦妥,讓他去找太常丞就是!”

  “唯!”

  劉玘與蹇碩大約呆了一個時辰,然后約定,由蹇碩聯系匠作大將,派人來對此維修,同時再多修建一些房舍以做校舍之用。

  此時校舍當然是茅屋,磚瓦房什么的就不要想了,就是皇宮中也沒多少磚瓦房。

  雖然宮殿屋頂上都蓋著瓦,不過墻幾乎百分百都是非常厚實的夯土墻,中間加木柱。

  這種結構更簡便,也節約錢財,修建速度也快,如果砌磚墻,成本不知多高,國家根本承擔不起。

  即便再過幾百年的隋唐,宮殿也依然是這種結構,磚瓦房的普及是在明清以后,這時糧食生產有了保障,當然那也得是大戶人家。

  根據劉玘與蹇碩二饒分工,蹇碩除了總負責之外,主要管理后勤,至于對學生考試,當然是交給劉玘與幾名老師(博士)。

  現在已確定皇宮畫室兩名畫工教授繪畫,其余的老師都還未定。

  根據皇帝劉宏的意思,要從下征集名家,經過考試之后再確定,也就是學生和老師都需要考試。

  優秀者當博士,次一些的當學生,最末等的要淘汰掉一部分。

  鴻都門學與太學的不同處在于,只要通過考試進入鴻都門學者,幾乎百分百的能夠擔任二百石以上長吏。

  而太學生則不一定,比如很多人會擔任郡國文學掾,這只是百石學吏,盡管他們若干年后幾乎都會升任長吏。

  還別,在這方面,劉玘還真有些佩服劉宏,畢竟開辦辭賦和書畫教學,這是他的首創。

  而且,這種專門教育意義極其深遠,后世文學受其很大影響。

  至于對隋唐進士科以及唐詩宋詞的影響更是不可估量,因為進士主要就是考詩詞歌賦。

  商量完這件事事情之后,劉玘就問起皇帝獎賞的女仆是否可以選。

  蹇碩搖搖頭:“當然不可,否則挑剩下的誰要?”

  “中使,我只想要把一名女子弄出宮……”

  劉玘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可并不是想挑什么美女,現在是侍女可是隨便買賣的。

  蹇碩一聽,明白了他的意思,道:“這就難辦了!現在大長秋是趙常侍,他可不怎么好話,不拿錢是辦不成事的。

  至于拿錢,劉侯也知道,沒有幾百萬,他是看不上眼的……”

  幾百萬?劉玘一聽,有這些錢,現在這個時代,什么樣的女子買不來?

  “那就算了!”劉玘搖搖頭。

  他心想,先等等再,看看有沒有其他辦法,因為一旦領了出來,是不可能換的,那樣就沒有后路了。

  看完以后,劉玘請他吃早餐,蹇碩也沒有拒絕。

  劉玘把荀攸、劉備、梁鵠也叫上,荀攸與劉備二人一聽是宦官,很有些不以為然。

  不過劉玘做了一番解釋后,二人也倒沒再什么。

  梁鵠倒是無所謂,而且與蹇碩還非常談得來,不停的請求人家關照。

  宦官不能飲酒,甚至伺候皇帝的所有人都不能隨便飲酒,這是死規定。

  因此劉備等人不用“避席伏”,四人喝酒倒是更開心。

  送走蹇碩,梁鵠道:“劉侯,在下也想進入鴻都門學,不知可否?”

  “當然可,不過要考試,兄之書法極佳,肯定毫無問題!”

  “劉侯過譽,在下之書法,與書法大家相比還差得遠,就是擅長的八分書,也遠趕不上師(師宜官)先生,至于其他書法,距離蔡(蔡邕)先生、張(張芝)先生更是差得遠了……”

  劉玘心想,這梁鵠極有賦,將來八分書水平會超過師宜官,自己以前就臨摹學習過他的“孔子廟碑”。

  對了,師宜官這次也肯定會被征舉,不知道何時到此。

  想到議郎蔡邕,劉玘心想,得去拜訪一下他,這對自己的名聲有好處,畢竟蔡邕現在的名頭也大得不得了,甚至超過盧植。

  下午,劉玘叫劉備,一同去看太學外面的《熹平石經》。

  《熹平石經》首刻于東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今已有兩年多,當然尚未完成,估計還得好幾年。

  這是中國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其字體為“一字隸書”,故又稱“一字石經”。

  之所以要刻石經,有其時代背景。漢代立五經于學官,置十四博士。

  不過并無供傳習的官定經本,也就是沒有統一的教科書,各家經文皆憑所見。

  博士考試亦常因文字異同引起爭端,甚至行賄改蘭臺漆書經字,這樣就可以作弊通過考試。

  蔡邕現在正擔任議郎,由他帶著幾個人上奏皇帝,請求統一五經,再加上論語,皇帝同意了。

  當然只有刻在石頭上才沒人可以刪改,這就成了石經。

  到霖方一看,只見太學門口矗立著十幾塊一丈高、四尺寬的巨大石碑,旁邊還停著數百輛牛車、馬車,無數人在石碑下面抄寫。

  因為在這里抄的“一手貨”才靠得住,如果從人家那里借抄本,萬一出現衍文、脫文、倒文、錯簡、誤文、形訛、壞字,那可就完了。

  現在正是竹簡和紙張交替使用時期,出現“錯簡”的可能性尤其大。

  錯簡,就是竹簡的順序錯了。

  劉玘知道,就是唐宋時期的《論語》,也有好多處嚴重的“錯簡”,導致意思不連貫,后人陸續考證出。

  “阿弟,你要不要也來抄一份?費用由我出!”劉玘道。

  “當然需要,多謝阿兄!”劉備一臉感激。

  劉玘這位兄長,真是把自己當親弟弟啊!

  “我二人好好看一看,想一想明日去見蔡先生該怎么!”劉玘又道。

  “諾!”劉備點點頭。

  卻二人在這里轉了片刻,忽然李宣騎著馬走了過來,笑著對劉備道:

  “玄德,你入太學一事,太常卿已同意,你隨時可以去辦!”

  劉備一聽,大喜,對劉玘和李宣拱拱手:“多謝二位兄長相助,如此大恩只有來世再報!”

  “阿弟無需多禮,誰叫你我是兄弟呢!”劉玘拍拍他的肩膀。

  劉備望著面前宏偉的太學,終于露出笑容,他知道這是自己人生新的起點。

  一旁的劉玘也是滿腹心思:把劉備弄進了太學,今后的歷史該怎么發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