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05章 進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右北平?

“我看看尚書牒!”李瓚心情有些激動  “諾!”劉玘把牒文遞過去。

  李瓚接過去一看,果然不虛,他瞬間就陷入了沉思。

  很顯然,此事應該與張鈺被抓捕一事無關,因為消息不可能這么快返回到東平,除非是十萬火急的緊急軍情才有此速度。

  李宣早已氣得臉色鐵青:“阿翁,這幽州不但偏遠,而且烏桓各部還時常反叛,殺害朝廷官吏,人人避之唯恐不及,阿翁此去將十分兇險。

  阿翁在此地頗有政績,按理應升遷,如今明顯是貶謫,這肯定是那些禍國殃民的宦官在故意搗亂,真豈有此理!”

  李瓚點點頭:“嗯!這肯定是有人故意為之,我當然不會遂他人之意,這個太守不當也罷!

  不過為了你的前程,我將假裝前去上任,然后路上拖延些時日,以便于你先去雒陽為郎,到達涿郡我就裝病辭職返回潁川家鄉!”

  現在,只有兩千石在職官員的子弟才能享受到“任子”的待遇,如先辭職,此待遇就很可能取消。

  李宣一聽,也只好如此:“多謝阿翁!”

  “劉郎,你剛才言還有好消息,不知是何消息?”李瓚問道。

  “阿丈,喬刺史已舉薦晚輩為茂才(秀才),說越早進去越好,晚輩之意,最好一個月之內進京!”

  茂才,只有刺史以及三公與部分九卿才有權力舉薦,太守或國相沒有,這也是當時最高等級的推薦。

  “茂才?……嗯,也好,我看你也不是喜歡養名之人,早日成為長吏也好,不過我等現在已得罪中常侍張讓,你即便是通過茂才策試,也可能會放到偏遠縣擔任縣令,一定要好自為之。

  對了,你入京之前,我意還需先辦婚事,你以為如何?”李瓚一聽,立刻轉憂為喜。

  “但聽阿丈安排就是!”管他到哪里擔任縣令呢,先混上去再說。

  六百石也就算是高級官吏了,自己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

  因為根據前朝規矩,宗室子弟“其為吏,舉廉;佐史,補四百石。”

  這是西漢制度,意思是宗室子弟為吏肯定舉孝廉。

  東漢稍微有些差別,只是有察舉孝廉優先權而已,但是由少吏而察舉孝廉,最低也是四百石這個制度并無變化。

  至于吏舉茂才,普通人一般都是六百石吏,宗室子弟自然不用說。

  而且由少吏察舉,不用在光祿三署為郎官,而是直接擔任實職。

  當然,前提是要能夠通過“策試”,現在已有一定淘汰比例,與從前百分百通過不同。

  接下來的幾日,就是緊張的籌備婚禮,劉玘抽時間還教會了東平王世子劉凱造紙術。

  新長史雖然署理國相,而且是張讓親信,不過像李瓚這樣的名人之后,他倒也不敢有過分之舉。

  更何況,李瓚是兩千石,他不過是六百石,差距十分巨大。

  十日之后,劉玘成親,新娘當然是送到牛頭聚家鄉,一時間熱鬧非凡,附近的達官貴人紛紛捧場。

  李瓚當然沒有參加婚禮,送走女兒之后他就慢慢悠悠地趕往右北平,李宣把妹妹送到地方,隨即快速離去,急著趕往雒陽。

  又過了十日,李瓚去鐵官取了丈八神錐與冷鍛甲,然后攜新婚妻子李文君一同從家鄉出發趕往雒陽,隨行者還有他的妹妹阿奴以及收養的兩個小童。

  為便于長途行走,劉玘花了近八萬錢,專門買了一輛雙馬大安車,供他們三位女婿乘坐。

  他自己與高澤乘坐的是官家的牛車,這也是被舉薦者的待遇。

  第三是中午,劉玘剛剛來到都亭,就看見劉凱、楊秦、粟良、李尚、荀攸、陳慶以及郡吏一大幫人在等候。

  這劉凱親自參加了他的婚禮,還送了一筆數十萬的厚禮。

  當然,劉玘傳授給他的技術,一年或許就能掙到十倍。

  李尚首先跑了過來:“劉郎,我二人商量一下,你若是做了縣令,可一定要把我二人帶上!”

  “放心,當然可以,不過私幕可沒什么太大前途!”

  漢代,雖然規定太守、國相、縣令等人必須利用本地人當幕僚、曹長,不過仍然會有一部分私人幕僚從事文書、護衛等等。

  當然,這些人原則上不能從事與政務有關的管理工作。

  他們通常情況下也都會食國家俸祿,只要當地財政有結余。

  “那又如何?現在這長史可不好伺候呢!”李尚說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