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078章 信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很快,三名郡文學佐以及若干的直役跑過來和他見了面。

  雖然這幾人都是四五十歲的老學究,不過一看到劉玘,神色都非常尊重,絲毫沒有輕看之意。

  劉玘心想,看來自己那幾首詩的功用不可小視,否則,這些人又豈會對自己畢恭畢敬?

  畢竟這世上文人相輕絕對不是吹牛的。

  在他們說了若干的恭維話之后,劉玘對一名最年長的陳書佐說道:

  “今日也不得閑,陳佐,請把學生們都召集到一起,就在地上端坐,今日我簡單說幾句,然后還要去陪侍御史王卿!”

  “諾!”陳佐作揖而去。

  很快,四百余名學生從學室中蜂擁而出,然后拿著竹席草席在地上端坐整齊。

  看著劉玘,學生們自然非常激動:“咦,劉郎好年輕呀!你看人家都當上五官掾,我等還在這里苦讀,不知何時才有出頭之日呢!”

  “人和人豈能相比?人家何伯求對他評價可是極高,說他能中興漢室,堪比那太尉之子曹孟德,你比得了嗎?”

  “中興漢室太遠咱們姑且不論,就是他寫的那幾首詩,你要能夠寫出其中的一句,我馬上就喊你一聲師傅!”

  “對了,聽說他還遇到了一個神仙師傅,一般人哪里有這種奇遇?”

  “請肅靜,下面先給劉郎行拜師禮,然后請劉郎給各位講幾句忠言!”陳佐是與大家安靜之后,便邀請劉玘過來講話。

  劉玘心想,自己從幼兒園開始當學生,一直到穿越就未曾當過老師,沒想到才穿越過來也就一個月不到,沒想到去當上了“校長”。

  此時的郡學教育也非常發達,畢業的學生直接可以做到高官,因此,這所東平郡學勉強算一所不入流的“二本”還是沒問題的。

  怎么有人給他準備好了墊子,劉玘也端坐好之后,陳佐親自領著那些學生給劉玘行頓首叩拜師禮,一共要拜九次。

  這些儀式搞完之后,就輪到劉玘發言了。

  只見他環首全場兩圈,然后開始講話:“諸位學生,能與諸位一起在此學習,我深感榮幸,諸位學生當中,將來肯定有人當上千石、兩千石,這或許也是你們每個人的夢想。

  不過,我并不希望你們當多大的官,也并不以你們當多大的官為豪,只希望你們記住五個字,即前輩先賢所講的:仁、義、禮;智、信,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大丈夫。

  這五個字看著簡單,但要做到卻很不容易,特別是仁、智二字比較空泛,不易體會。

  因此鄙人覺得,學習這五個字可以從最簡單的‘信’字著手,其次是‘義’字,只要先把這二字弄懂,再來理解其余三字就會事半功倍……”

  他本來還想說顛倒這五個字的次序,比如說叫信、義、禮、智、仁,后來覺得跨度稍微有些大,害怕這些學生和老師一時理解不了,于是就姑且變了一個說法。

  劉玘自然有自己的打算,這些人只要一行拜師禮就有了師徒的名分,就是自己的學生。

  他們有四百余人,這當中肯定有可用之材,自己必須的得好好琢磨,從他們中發現些善于辦事的人才。

  有朝一日自己為長吏,可從他們當中選擇一些人為自己辦事,自己就相當于成了他們的“君”,這就是漢代有名的“兩重君臣”體系。

  這可比直接找徐岳、白述、李尚到自己身邊幫忙還要靠得住,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楊景、李瓚二人都是自己的“君”,一般來說,只要他們有難,自己就應當萬死不辭,忠心報主。

  所以,像三國時期的呂布那樣幾次背叛主人,即便他再有能力,也會注定失敗的結局,因為他忘記了兩個字“義”、“信”。

  這里要說一句,在東漢末年,孔子還并非圣人,他不過是“孔子”而已,和那些諸子百家當中的人沒有多大不同,盡管已經獨尊儒術,但是距離他他封王封圣還早得很。

  因此仁、義、禮、智、信五個字的位置并非不可顛倒,也并非不可接受。

  將孔子和孟子推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基本上是宋代以后的事情。

  翻開《漢書藝文志》就能發現,班固襲承《七略》之說,從而分為《六藝略》和《諸子略》,而《諸子略》另有儒家一科。

  顯然,在班固眼中經學自是經學,而儒學還是儒學,說明儒家的地位不過爾爾,學習五經并不等同于學習儒學,二者還是有明顯區別。

  至少,后世所推崇的亞圣孟子,就被放在諸子之中,要等到了宋代才將孟子從子部抬升到經部。

  這也說明了,儒學在很長以來都被視為五經的補充,并非所有的四書五經都歸于儒學。

  回望歷史會發現,其實《六經》在孔子之前,就被視為貴族的教科書了,到了孔子手中,不過是發揚光大而已。

  儒家學派之前,古代社會貴族和士通過“師”與“儒”接受傳統的六德(智、信、圣、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社會化教育。

  而在孔子的時代,雖然貴族子弟依舊傳習《六經》,但禮崩樂壞不可避免。

  他不過是做了些總結而已,這個時候,《論語》地位也很普通,甚至還不如《禮記》。

  劉玘在說完自己的見解之后,李宣以及幾位書佐連聲點頭:“嗯,劉郎只見解果然獨特,并不輸于董前輩!”

  “信義乃立身之本,吾輩當然應該牢記,若忘記信義二字,枉為人也!”

  “劉郎讀書能得其精妙,我等實在不如遠矣!”

  “今日時間有限,我就先講到此處,改日我對郡學還有重要安排,對了,我推薦諸位學生好好看一下《鹽鐵論》,這可是一部好書,不多看幾十遍難以理解其中的妙處。改日有時間,再就相關問題做一次討論!”劉玘說完,站起身與李宣離開。

  李文君肯定在門外早就等得不耐煩了,還是先出去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