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061章 弟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劉郎,足下算盤樣式有些特別,為何上面有兩顆珠子?”徐岳有些奇怪的問道。

  “這很簡單,平日里用不上,在計算重量之時可用,比較方便而已!”

  劉玘微笑著進行了解釋,上面的兩顆珠子各表示“5”,因為此時的重量采用的是十六進制,其余的數采用的是十進制。

  “原來如此!足下這發明真是不錯,對了,家師算盤似乎還未出雒陽,不知足下是從何處學得?”徐岳眼神中充滿好奇。

  “我曾經偶遇一位行者,也不知何方人士,是他傳授我這算盤之學……”

  劉玘這話說了幾十遍,因此信口而出,沒有人能看出他是編造的。

  “哦!看來這世上真有高人,家師莫非有閉門造車之嫌?唉!……”徐岳搖頭嘆息不已,隨后他又疑惑的問道:

  “即便是足下有算盤,這偌大的一堆簡牘,沒有一兩日怕是也完不成,下走斗膽問一句,足下為何如此神速?”

  “無他,唯手熟爾!”劉玘淡淡一笑。

  “手熟?不知足下能否示范一下,讓下走開開眼界!”徐岳真心拱手請教。

  “這……既然你欲詳知其情,我斗膽獻丑!”客氣話還是要說幾句的。

  說完,他又重新席地而坐,讓旁邊人隨便說了幾個大位數的加減法,然后開始給他演示算盤神技。

  關于這算盤技術,前世的劉玘從四五歲歲就開始學習,自然非常嫻熟。

  徐岳現在所使用的算盤,是劉洪剛剛發明出來,沒有口訣加之又缺乏練習,與劉玘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他也給徐岳演示了利用算盤進行乘除以及開方,看得徐岳目瞪口呆,待劉玘演示完畢之后,徐岳急忙高聲贊譽道:

  “哎呀!想不到足下居然還可用它進行乘除、開方,家師精研算學幾十年,比之足下也不足遠矣!”

  一般人非常尊重師傅,貶低師傅極其忌諱,徐岳居然毫不諱言,讓高縣丞以及其他幾個人非常驚訝。

  畢竟楊景已給他們說過,劉洪絕對是全國頂尖的算術大家,可說是無人能出其右,想不到他的弟子居然對劉玘評價如此之高。

  前世,劉玘知道張衡的大略事跡,但是他對于劉洪并無多大印象,只是好像在某本書上看到過此人,說他精通天文與數學,與自己現在的身份一樣是宗室。

  “既然如此,就沒必要再核實了,我這就去稟告明廷!”高縣丞一看,原以為請了一位高人,原來高人就在身邊。

  高縣丞說完之后隨機離開,徐岳卻不肯離去,“足下計算時好像在默念口訣,不知能否教授下走算術之道?”

  他向劉玘請教算術。

  “好,我就把口訣傳授給諸位,魯佐,你速去請張木工多加工幾副算盤!”

  這個技術也沒有必要保密,劉玘說完,就讓孫勃拿過來木牘,接著便開始把加減乘除的口訣寫出來。

  徐岳趕緊在旁邊抄寫副本,酷愛算術的他激動得滿臉通紅,手都有些發抖。

  魯安、孫勃二人自然也是如此。

  臨近中午,雨停了,楊景派人來請劉玘過去陪王允早餐。

  秋雨過后,略顯寒冷,早餐吃的是“溫鼎羊肉”。

  溫鼎也就是火鍋,其實古代人最喜歡吃的就是火鍋,當然這得要豪富之家。

  溫鼎是一種特殊的鼎,他下面多加了一層隔,以便放置木炭。

  鼎中有隔成“鴛鴦鍋”的,也有做成五宮格、九宮格的,和后世的火鍋極其相像。

  當然,古代請客有規矩,并非上上下下都是同等食物,很多時候“官吏有別”,也就是主人只請管事的官吏就餐,其余人等各自按照等級吃“傳食”,此時有專門的傳食律規定出差官吏飯菜等級,絕對不可亂來。

  楊景也只請了王允、徐岳二人,楊景認識劉洪,而且關系還不錯,與徐岳也有幾面之緣。

  劉玘、高縣丞、廷掾、主簿、粟良等幾人作陪,其中粟良專門負責王允在壽張縣的安全。

  王允聽說劉玘算術比劉洪還要上若干倍,自然有些吃驚,楊景雖然也有些驚訝,不過好得多,因為他見到過劉玘用一些特殊符號計算九章算術題。

  古代精通算術者,通常會研究天文學與歷法,幾人一邊吃一邊聊天,說著說著就到了天象上面。

  現在民間讖語流行,說什么要天下大亂,再說皇帝非常看重天象,比如日食、月食等等,特別是日食,因此官吏都比較關心此事。

  天狗食日是中國古人對日食現象的叫法。由于古時科學水平的局限,日食這種異象常被誤認為不祥之兆。

  就古人理解,日食之所以發生,乃上天意志干預人間、警示君王,而“日不食、星不悖”才是“太平盛世”。

  每當日食現象發生,古人就會敲門擊鼓以祈求太陽盡快復圓。

  當然,太史令是知道日食、月食發生原因的,懂得日食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月亮擋住了太陽。

  不過這些技術一般都是秘而不宣,比如像唐代太史令李淳風被譽為神人,其實他也只是個數學家、天文學家而已。

  此時是渾天說,而且認為月球和太陽都圍繞著地球,加上觀測手段比較落后,采用的是“四分歷”,一些具體的數據還沒搞清楚,預測日食有時候不大準確。

  所謂“四分歷”,也就是一年的時間為365日再加1/4日,這當然比較粗糙,超過一二百年之后,就會出現較大誤差。

  不過這并不影響,因為每逢改朝換代,或者是遇到日歷相差比較大之時,朝廷就會組織天文學官員進行日歷矯正。

  比如現在使用的四分歷,就是矯正的原來三統歷,他也被稱為太初歷。

  “徐算佐,京城中有傳說,今年或許會出現天狗食日,不知可有此事?”楊景問道。

  “回楊公,確有其事,家師曾經算過,日食當在十一月,具體出現在何日何時,還尚未明確!”徐岳點點頭。

  楊景突然轉頭問劉玘:“足下既然算學完全不輸于劉郎中,不知是否也會計算日食之日?”

  “明廷,計算日食,并非單單懂得算術即可,還需考慮太陽回歸與軌跡、地球曲率、月球軌跡等等……”

  劉玘信口就言,不過他說到一半就后悔了,于是立刻停住了話頭。

  完了!這徐岳可是懂得天文的,現在可沒有什么日心說!

  果然,徐岳一聽,瞬間滿臉驚訝道:“足下這地球曲率何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