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3章 南京風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不僅僅是南京,各城市都在采取行動,對于掌握的日本特務進行抓捕。

  中國情報組多次詢問田中十二,關注東山芳子的安全。要知道,東山芳子可是帝國諜報之花。而且她身在南京。

  這時候,日方最希望得到的是南京的情報,那里可是中國的首都。但是,隨著大批的日特與關系人被抓,日本人對南京,是什么都不清楚。

  日方也考慮向南京派遣特工,但是,這時候去南京,任何一個生面孔,南京的軍統與中統不盯死你才怪。

  所以,東山芳子的電報,讓田中十二與中國情報組喜笑顏開,有這個老南京在,肯定能弄出有價值的情報來。

  中國情報組指示田中十二,給東山芳子電令,一定要摸清中國軍方對77事變的態度,便于帝國的后續行動。

  當東山芳子接到命令后,她為難起來。雖說她的這個住處沒有暴露,但是,中國軍方去了曹寧的小店,那就說明,中方懷疑她是日方間諜。只要她一出去,那么,她就會被中方抓捕。

  東山芳子才不是英雄,她想活命,不想送死。

  這時候,她才不愿出去。

  但是,田中十二的命令她不得不去執行。怎樣才能減少自已的風險,并獲得情報呢?

  東山芳子想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軍委會的少將高參李敖。

  李敖,當過團長,也當過師長,后來,跟隨何應欽,在西安事變中,想借機殺掉蔣介石。

  當蔣介石從西安回來后,一算帳,一些人都被清算了。

  李敖,便免去了師長的職務,在軍委會掛各高參。

  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軍委會中的高參太多,都是吃閑飯的人。拿了一點薪水,沒有了有實權的時候的那些油水,讓他特別的難過。

  所以,李敖經常在公開場合罵老蔣。

  李敖除了脾氣不好,還有一個毛病──好色。

  東山芳子認識他,還是在舞會上。那時候,東山芳子是譚偉的舞伴。

  李敖對王芳這個風騷漂亮的女人,羨慕已久。幾次,找機會接觸東山芳子。

  但是,知道李敖是一個沒權沒勢的高參,東山芳子也不想多同他打交道。一起跳了幾次舞,吃了一次飯。除此之外,李敖碰都沒碰一下。

  現在,東山芳子被困南京,她想到了這個人。

  李敖雖然沒權,但是,軍委會的會議他能參加,還有一些文件,他也能閱看。所以,他對中華民國軍委會的一些動向應該了解。

  想到這,東山芳子便給曹寧打了一個電話。

  聽到東山芳子的聲音,曹寧感到奇怪。這個時候,她還是應該躲起來嗎?

  戴笠與方杰,考慮到曹寧的需要,所以沒有對東山芳子進行抓捕。但是,東山芳子不知道這件事啊?她的膽子真大。

  “不是我的膽子大,而是田中逼我上梁山。”

  見到了曹寧,東山芳子苦著臉說道。

  接著,她便向曹寧倒苦水。

  曹寧這才知道,東山芳子找自己的目的。

  “對于搜集這方面的情報,我是無能為力。”曹寧馬上將自已擇開。

  東山芳子笑了:“你也是一個膽小鬼。”

  “膽大的都吃花生米了。”

  東山芳子給曹寧倒上一杯紅酒:“這次行動,你我都得參加,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看到東山芳子這樣說,曹寧便應了下來。

  東山芳子馬上從抽屜中,拿出了一份文件,遞給了曹寧。

  曹寧一看,馬上說:“這不是李大炮嗎?”

  “對!就是他。”

  曹寧馬上明白:“這個人沒權,但是有資格。喜歡女人喜歡錢,很容易落水。”

  東山芳子說:“我們不需要他。這個人翻臉比翻書快,如果讓他知道我們的一些事,他會去舉報的。”

  “那你想怎么辦?”

  “還是老辦法,請他吃飯。然后,我調開他,你就查看他的包。另外,給他的酒中下藥,讓他將知道的事都說出來。”

  兩個人商量好了行動方案,分頭去準備。

  曹寧回去的路上,坐第一輛黃包車半途下車,找了一個電話給方杰打了電話,約定在針線店見面。

  于是,曹寧轉了三次黃包車。這才拐到了針線店。

  方杰看到他,笑著說:“這個時候,你還敢滿街跑?”

  曹寧接過方杰遞過來的煙,點上后說:“東山芳子讓我跑,我哪敢不跑?”

  “哦!那個女人坐不住了?”

  曹寧便將日本大本營需要中國軍方對77事變的應對策略情報的事,還有東山芳子準備對李敖下手的事說了出來。

  方杰興趣來了:“還真巧!”

  曹寧不解地看著方杰,什么真巧?

  接下來,方杰給曹寧講了一件事。

  77事變后,全中國都沸騰了。

  盧溝橋事變發生時,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正在江西廬山。1937年7月8日上午,他收到了宋哲元關于盧溝橋事變的電報。

  蔣介石的第一個反應是:全面戰爭可能真的來了。

  蔣介石復電宋哲元:

  “宛平城應固守匆退,并須全體動員,以備事態擴大。此間已準備隨時增援。”

  軍委會的謀士們給出了解答。

  日軍之所以要占領那座橋,是因為那座橋扼守著平漢鐵路。一旦日軍控制了這個由北平向南一直延伸到華北大平原的交通要點,不僅可以把整個北平收入囊中,還可以打開沿著平漢鐵路南下中國的大門。

  這么多年與日本人打交道的經歷,讓蔣介石作為一個大國的首腦歷盡惶恐、迷茫、屈辱和憤怒,往事堆積疊加起來逐漸確立了他的信念,那就是用中國式的寬容和忍讓求得與日本邦交的正常化,不但可望不可即,而且根本就是中國的一廂情愿。

  由此,蔣介石制定了應對盧溝橋事變的方針:不屈服、不擴大、不求戰、必抗戰。

  對于全中國的抗日怒吼來講,蔣介石的這“必抗戰”三個字來形容,已經足夠了。

  同時,蔣介石接連發出了電報命令,都是基于應戰作的準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