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035、輕工之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霍華雄老家就是上塰的,在當地還是挺有點門路的。

  下了船沒多久,就幫童建國跟上塰電視臺負責廣告的人聯絡上了。

  “行了,霍廠長您先忙您的吧,我自己去跟他們見個面。”

  “嗯,有問題咱們晚上回賓館再說。”

  這會兒的上塰不光在輕工領域獨領風騷。

  在文化領域也遠超全國其它省份。

  別的不說,就拿譯制片來說吧。

  那真是:上塰出品必屬精品。

  不光譯制國外的,還能譯制粵語的。

  而且,上塰電視臺也是全國第一個開展廣告業務的媒體。

  他們開展廣告業務時,別說其它電視臺,其它的報刊雜志還沒有這項業務。

  1979年以前,全國各個電視臺、收音機、報刊雜志都沒有廣告業務。

  1979年1月28日,上塰電視臺首開先河,開始了廣告業務。

  稍后,其它地方的各種媒體才開始紛紛跟進。

  到1980年,央視才正式開始了廣告業務。

  所以,這也是童建國小心謹慎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家專業又精明,你幾乎沒漏兒可撿。

  去年,央視新聞聯播后的廣告價格是一分半鐘每天播放一次,全年80萬。

  上塰臺要是比這個價位還高,就沒意思了。

  畢竟它只是地方電視臺。

  童建國和才東亮來到電視臺找到一位姓梅的科長。

  “你們好,這位是童總吧?這位是……”

  “這是才東亮才總,我們拉鏈廠的廠長。”

  “幸會!幸會!”

  “看來梅科長對我們挺了解啊。”

  “哈哈!怎么會不了解呢?你們的廣告堪稱業界表率啊!每一次我們同行在一起交流時就會提到你們的廣告。”

  “過獎!過獎!我們只是有一點先行者的思路而已。”

  “我還琢磨呢,你們的廣告什么時候到我們電視臺來播一播呢。”

  “您太會說話了!”

  “大實話,真的,童總你要是愿意到電視臺來搞廣告策劃,絕對是大拿。”

  “好啊,咱們說定了,我來給你干,哈哈!”

  “哪敢啊,童總您是干大事的人。”

  東拉西扯一會兒,終于回到實質性問題上來了。

  廣告位置肯定有,就是新聞聯播結束后到播放電視劇的那個時間段。

  每一個廣告都是一分半鐘。

  “我們上塰電視臺是全國最早開展廣告業務的,這點童總應該知道。”

  “嗯,你們最有市場意識。”

  “1980年我們經營最好的時期,一段一分半鐘的廣告,全年收費標準甚至達到過100萬。”

  “呵呵,比央視還貴啊。”

  “是啊,童總心里應該清楚,其實央視的實際被嚴重低估了……”

  “有可能,不過我倒是認識幾個人……”

  央視的廣告價值之所以被低估了,是因為他們的廣告眼下很大一部分被走后門了,并沒完全市場化。

  “童總您別誤會……”

  梅科長連忙把話繞回來:“我們當然不能超過央視……自去年青鳥會議之后,我們所有地方電視臺都得接受央視管理。”

  1981年夏天,全國各地電視臺在青鳥召開會議。

  這次會議上強化了央視的老大地位。

  最重要一個決定就是,所有地方臺必須轉播新聞聯播。

  這樣一來,地方臺的差異性就被縮小了。

  至少新聞聯播后的這個時間段就不值錢了。

  “嗯,那您說說看吧,如果我們一下打兩個廣告的話,你們怎么收費?”

  “箱包和拉鏈廣告是吧?”

  “是啊。”

  “這個……”

  梅科長撓著下巴想了想。

  童建國感覺他其實早就算計好了,只是在這里裝裝樣子。

  果然,沒一會兒,他就報出了價格。

  “這兩個廣告不能都打在新聞聯播之后,電視劇播放之前。”

  “是啊,要分開打。”

  “您想優先考慮哪個呢?”

  “你幫我參考一下?”

  “我覺得箱包打在新聞聯播之后,電視劇播放之前比較好。因為它更貼近老百姓。”

  “有道理。”

  “拉鏈廣告更多面向的是企業廠家,給您放在地方新聞之后,您看怎么樣?”

  “不錯!”

  童建國不得不暗暗佩服梅科長工作做得細致。

  而且,他給出的價格,也基本讓童建國難以還口。

  “兩個廣告都是全年的,箱包廠的廣告50萬,拉鏈廠的廣告20萬……”

  “這個……”

  童建國真是無力反駁。

  這個價位說高吧,比央視能便宜一半。

  說低吧,又比冀省、遼省電視臺的廣告便宜一些。

  “哈哈!”

  梅科長又適時拋出一個大禮包:“這樣吧,箱包的廣告,你可以用你們的產品來沖抵20萬!”

  “好!沒問題!”

  童建國一口答應了。

  從電視臺出來,童建國還難掩喜色。

  “怎么了?童總?他們給你最優惠的價格了?”

  “哈哈,這倒是其次的。”

  “還有啥?”

  “梅科長向我透露一個重要信息。”

  “啥信息?”

  “咱們的箱包成了。”

  童建國把梅科長愿意用20萬箱包沖抵廣告款的事兒說了一遍。

  才東亮也拍手叫好:“這說明他們看好咱們的箱包啊。”

  “嗯,肯定是。電視臺的人有時候比我們還懂市場。”

  “是啊,他們直接面向消費者。”

  上塰電視臺廣告定下來后,童建國又陪才東亮在上塰轉了轉,買了點便于攜帶的居家用品。

  眼下是1982年,上塰輕工之王的地位已經開始動搖了。

  因為開始有港臺的東西傳入內地。

  粵閩一帶的企業也開始仿冒,漸漸有超過上塰的趨勢。

  才東亮購買東西的時候,童建國也跟著采購點。

  主要是給趙君買的。

  牛仔褲、連衣裙、高跟鞋啥的。

  再給三個孩子一人買了點小禮物。

  霍華雄還要在上塰待幾天,童建國就先跟才東亮回來了。

  回到家里卻看到趙君一臉的疲憊。

  原來,這幾天三個小家伙扎疫苗,把趙君給忙得昏頭漲腦。

  “再過十年你就內退回家算了。”

  “哼,再過十年我都老了。”

  “怎么會呢,老婆永遠都不會老。”

  童建國拿出給趙君買的牛仔褲、高跟鞋、連衣裙。

  “哼,又要我穿這些東西。”

  其實,去年下半年以來,穿牛仔褲的人越來越多了。

  不光有小青年,三四十歲愛美的愛美人士也紛紛穿上了。

  這一回趙君沒有拒絕,笑納了童建國的禮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