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305、火燒情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來呀!啃啊!啃不著!哈哈!”

  “哈哈哈哈!”

  王胖子用桿子挑著蘋果逗劉承贊過來啃,就像釣魚一樣。

  周邊的親朋不時爆發起歡聲笑語。

  童建國慶幸自己結婚早了,不然趕上眼下,那真是吃不了兜著走。

  80年代以前的人結婚時都很樸素,頂多喝個酒抽個煙。

  份子錢也三塊兩塊的。

  到了80年代末,結婚就開始熱鬧了。

  彩車、鞭炮、伴郎、伴娘、婚鬧……

  份子錢也50元起步,100元算普通。

  其實,這都是沉渣泛起。

  80年代以前,所謂的民俗靠各種運動壓下去了,眼下又浮出來,并越演越烈。

  婚鬧這事兒本來是年輕人干的事兒。

  劉承贊都四十大幾了,他老婆也三十好幾了,晚輩怎么好意思鬧他們。

  哪知王胖子這種不知好歹的家伙還來湊熱鬧。

  男的啃蘋果、女的咬香蕉。

  劉承贊這種蹲過十幾年大牢的人當然禁得住各種沒有底線的笑鬧。

  他老婆是個知識分子就有點掛不住了。

  童建國連忙喝止:“行了,行了,差不多了。”

  劉承贊結婚以后,紅星集團反而失去了一個人才。

  因為按照集團的規定,兩口子不能在一個部門。

  而劉承贊和他老婆都是法務部高管,又不可能到別的部門去,只能把他老婆調到益新集團去了。

  好歹也算肥水沒有流入外人田。

  童建國讓老爸老媽出去旅游,本指望他們轉上個把月才回來,結果兩個星期后,他們就風塵仆仆回來了。

  而且還整的疲憊不堪。

  因為他們都是大包小裹的。

  “哎呀,在外千日好,不如在家一日安。”

  “你們這吭哧癟肚的,帶這么多東西能不累嗎?”

  “哈哈,這是給南南帶的,這是個童箏帶的,這是團團的,這是花花的,還有安琪、老虎……”

  “這東西咱百貨公司都有賣的,你跑那么老遠去買?還有這個……”

  “哈哈,爺爺奶奶的一片心意嘛。”

  童華章、葉淑珍他們著一代人還沒“學會”旅游。

  在他們看來,凡事都得有所得到。

  你平白無故地出去花錢,總得得到些東西嘛。

  他們并不明白,精神的愉悅勝過任何昂貴的物品。

  只能再過些時日,他們自己慢慢領悟了。

  反正旅游這事兒有一次,就有100次在等著。

  童建國這邊喜迎老爸老媽從外地回來,又有一個家伙像外星人一樣突然冒了出來。

  這天,童建國剛從外面回到辦公室,秘書小吳就迎上來:“童總,有個老華僑找你,正在會議室呢。”

  “老華僑?”

  童建國心說:誰啊?

  急匆匆過來一看,原來是土味兒華僑李翰祥。

  只見李翰祥穿著白色西裝,帶著米色禮帽,就好像從南洋回來一般。

  李翰祥是遼省人,平時也有著東北人的粗放,根本不講究穿戴。

  這會兒卻人模狗樣地打扮起來。

  童建國突然想起他好像是到法國領獎去了。

  “老鄉,你拿回來什么大獎了?”

  “哈哈哈哈!你看!”

  李翰祥激動地從包里翻出個碩大的獎杯。

  “金棕櫚!”

  “我去!這么大個兒!別激動!別激動!”

  “哈哈!沒事的。”

  “你這老家伙!終于拿到國際大獎了!”

  “哈哈!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多虧建國你指點我的劇本、指點我的導演思路,讓我茅塞頓開啊!”

  “哪有,我只是門外漢,隨便給你提點建議而已,主要還在你自己啊。”

  李翰祥能憑借《李香蘭》獲得法國金棕櫚獎,童建國確實功不可沒。

  李翰祥老哥水平有一點,尤其古典作品的造詣,在香港應該無人能及。

  但他又有香港大多數導演那種市井氣,眼界略狹窄,手法也比較陳舊。

  當年,他跟意大利導演一起拍末代皇帝溥儀,結果人意大利導演拿回了奧斯卡等一堆大獎,他啥都沒拿到。

  白瞎梁家輝這么好的演員了。

  當初,意大利導演本來想找梁家輝扮演他的溥儀,但梁家輝出于義氣,拒絕了他的溥儀,接受了李翰祥的溥儀。

  結果,梁家輝也同樣顆粒無收。

  不過,意大利導演十分器重梁家輝,若干年后推薦他參演一部《情人》,讓他在世界影壇大放異彩。

  這一部《李香蘭》,童建國從劇本階段就提出不少真知灼見,在拍攝現場時,也給李翰祥提出中肯的建議。

  李翰祥跟童建國關系親密、極其信任,所以也言聽計從。

  童建國拿起茶幾上的水杯,那里裝著半杯茶水。

  “老哥,你就像這杯水。”

  “怎么講?”

  “一般人到了您這歲數,這杯水就已經滿了,很難再倒進去了。”

  “我呢?”

  “您始終保持半杯心態,所以能博才百家之長,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哈哈!說得好!小老鄉,你真是太有才了!”

  “彼此!彼此!”

  “我說你有才真沒夸張,這次咱們不光獲得金棕櫚獎,你創作的《李香蘭》歌曲還獲得作曲獎。玉置浩二這幾天正打算過來,向您當面致謝呢。”

  “向我致謝?呵呵……”

  童建國尷尬不已:“那個啥,老哥你接下來有啥打算?”

  “嗯!我再拍一部大作就退休了!回咱們遼省老家養老!”

  “真是活到老干到老啊,新作打算拍啥?”

  “名字我都想好了……”

  “說來聽聽?”

  李翰祥四下看看,壓低聲音:“火燒阿房宮!”

  “我去!你老家伙跟火燒干上了啊?”

  “哈哈哈哈!”

  李翰祥拍過《火燒圓明園》、《火龍》,《火龍》別名《火燒末代皇帝》,眼下又打算《火燒阿房宮》。

  “你這家伙不會是小的時候有啥經歷吧?”

  “您還真說著了。我很小的時候看過《火燒紅蓮寺》。那種影像效果在我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也激發我走上了電影創作的道路。”

  “原來如此!那你這部《火燒阿房宮》是講項羽反秦的故事,還是楚漢爭霸的故事?”

  “是講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可這有點搭不上啊,火燒阿房宮是荊軻刺秦20多年以后才發生的事。”

  “那,那就想想辦法嘛。”

  “我去,你真是跟火燒干上了,繞也要繞過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