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021、規劃未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眼看老弟進入正常戀愛狀態了,童建國又想起才東亮這邊。

  才東亮每天忙著廠子的事兒,也不知道他個人問題解決怎么樣了。

  上一次,蘇書記給他介紹了一個全家下放的知青,據說彼此看得挺對眼,但才東亮比較忙,就把婚事暫時擱置了。

  中午吃完飯后,童建國就來到拉鏈廠,走進才東亮的辦公室。

  辦公室里很熱鬧,除了才東亮,還有一個女人和五個孩子。

  才東亮的辦公室不像童建國那么寬大敞亮,裝了這么幾個人就顯得有些擁擠了。

  看見童建國進來,才東亮連忙站起來,并轟著幾個小孩兒:“起來,起來,給大大讓地方。”

  “別!別!都坐著。”

  童建國過來按一按小孩兒的肩膀。

  那女的也站起來:“童總好。”

  “這是小姜吧?”

  童建國還是第一次見到姜衛紅。

  雖然相貌一般,但神情舉止、穿著打扮跟農村婦女大不相同。

  “是啊,他們過來看我,一起吃飯。”

  才東亮介紹。

  姜衛紅作勢要招呼幾個孩子出去,童建國連忙阻止。

  “別,我跟小才出去溜達溜達吧。”

  “好吧,你們在這里吃著。我和童總出去走走。”

  姜衛紅這才示意幾個孩子坐下了。

  五個孩子,一個是她自己的,剩下四個都是才東亮的,看起來他們都挺聽她的。

  既然如此,兩個人啥時辦事兒,或者不辦事兒都不算個問題了。

  在車間溜達一會兒,才東亮匯報一下近期的生產進度。

  拉鏈廠剛成立時,只能生產很短的褲子拉鏈、靴子拉鏈、小包拉鏈。

  如今,拉鏈廠生產一米長的金屬拉鏈都沒問題了。

  像夾克衫拉鏈、大包拉鏈。

  “下一步咱們就要上制作尼龍拉鏈和樹脂拉鏈的注塑機了。”

  “能牢靠嗎?”

  童建國又想起褲子拉鏈繃開的那種無奈感覺了。

  “哈哈!我個人還是覺得短小的拉鏈更適合用金屬的。但那種長的、大齒的拉鏈用尼龍的也相當不錯。只要工藝過關了,還是相當牢靠的。”

  “柔韌性是不是比金屬的更好些。”

  “是啊。金屬拉鏈彎曲的話容易失靈,尼龍的就沒事。”

  “那以后咱們的拉桿兒箱可以考慮用這種拉鏈。”

  “嗯,那要用雙頭拉鏈,我們再好好研究研究。”

  箱包廠的職工宿舍年初開建,眼下已經起來三層了。

  這職工宿舍在眼下是比較先進的了。

  因為它不是筒子樓,而是封閉的,一棟樓兩個單元,一個單元20戶,一層四戶。

  最令童建國滿意的是,樓里沒有垃圾道。

  垃圾道是這個時期非筒子樓最令人惡心的設計。

  不管住在多高,樓道旁都有一個大鐵蓋子,拉開了直接往下扔垃圾。

  到了夏天,不論一樓的垃圾堆,還是各個樓層的垃圾鐵蓋子都臭氣熏天、蒼蠅嗡嗡的。

  還有一個設計是童建國建議的。

  這會兒的人家雜七雜的東西多,各家各戶在樓下都會有偏廈子。

  在童建國建議下,偏廈子設計到樓里了,就在各家各戶門旁。

  其實,童建國是出于私心。

  反正偏廈子跟自己的房子緊挨著,到時候把偏廈子墻一砸、門一封,就跟屋子連起來了。

  三室一廳就變四室一廳了,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當然,你有想法,別人也得能造出來才行啊。

  還好,郭子他們那些東山村的建筑工們手頭已經很熟練了,能很好執行童建國的想法。

  “童總,你看,咱們都是按照圖紙建造的……”

  施工現場,郭子指給童建國看。

  “嗯,不過……”

  童建國看著那些工人們在腳手架上爬來爬去,工具和泥桶子也吊來吊去的,不由得皺起眉頭。

  “怎么了,童總?”

  “這也太不先進了,有點危險啊。”

  “您說腳手架啊?”

  “是啊,都是些木頭竹子的。”

  “可大家都是這種……”

  眼下的腳手架確實都是木桿子和竹筏子搭建的。

  升降機啥的都別想了。

  推車根本上不去,全靠敏捷的身手爬上爬下。

  其實,東山建筑隊已經算不錯了。

  起碼架子搭的很結實,舍得用料。

  “沒有那種鐵架子的嗎?”

  “您是說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好像是……”

  “童總您懂得真多啊,現在鵬城那邊就用這種設備了,下一步咱們建筑隊也會配備上。”

  “好!等咱們下一批居民樓建設時,還叫你們。”

  照這個施工速度,兩棟樓到年底前后就該封頂了。

  最快到來年春天就可以入住了。

  是時候評定分數選拔戶型、樓層、朝向了。

  分數按三個方面。

  一是本廠工齡,二是本廠股份,三是家庭成員。

  綜合來算,老牛肯定分數最高。

  父女倆都在本廠,六個孩子,股份僅次于童建國、高巖、劉清濤三巨頭。

  其次的就是童建國了。

  三個孩子、股份最多。

  老牛還擔心搶了童建國的好位置,特地私下里來問他。

  “建國,你喜歡哪個樓層、哪個朝向啊?”

  “啥,你想跟我搶啊?”

  “不,不,我省思別搶了你的。”

  “怎么會呢?咱倆喜歡的不一樣。”

  “是嗎?”

  “你老實說你喜歡哪個樓層?”

  “我當然喜歡一樓把頭兒的了。難道你不喜歡嗎?”

  “我和我老婆喜歡稍微住高點。”

  “哈哈,那就好!”

  這會兒的人大多不喜歡住一樓。

  因為大家住平房住膩歪了,住樓房再住一樓,那跟住平房有啥區別。

  也就像老牛這些比較傳統的農村人還比較喜歡一樓,覺得接地氣。

  而且,從長遠看,住一樓還是很劃算的。

  兩三年后,隨著經濟越來越發達,臨街的樓房,又是一樓,那可吃香了。

  出租給人,或者自己干個小賣部,都能賺到大價錢。

  到時候其它樓層的人就看著眼紅吧。

  童建國回來跟趙君商量一下,兩人都覺得三樓不錯。

  二樓光線一般,四樓五樓又太累人。

  “小偏廈子真能改進來啊?”

  “是啊,五六平米呢。”

  “太好了,三個寶貝兒都有房間了。咱燒液化氣罐兒不用劈柴、煤塊兒,剩下的雜物多打幾個吊柜就放下了。”

  “是啊,四個屋子都鋪地板,客廳廚房衛生間都鋪地磚。”

  “墻上也鋪瓷磚,要鋪一米高。”

  “鋪一米高多沒意思,要鋪就一直鋪到棚頂!”

  “那得花好多錢呢。”

  “小意思!”

  房子遙遙無期,小兩口就已經開始商議怎么收拾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