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00、廣告白菜價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會兒,按照工資標準,全國分為11類地區。

  比如,燕京是6類地區,上塰是8類地區。

  藏地、西疆等是11類地區。

  同時各行業各工種也有不同的工資標準。

  級別越高,工資越高。

  比如普通工人的工資分為八級。

  在燕京這個6類地區,一級工的每月工資是35.5元,最高的八級大工匠每月工資是112.5元。

  軍人工資的話,在燕京一個最低級軍官每個月可以拿到五六十元,趙君老爸這樣的16級干部可以拿到126元。

  在藍城這樣的二類地區則要低了百分之十幾。

  童建國的每月收入都已經相當燕京14級干部的標準了。

  按部隊的級別,都可以當師長了。

  要是按行政干部的標準能達到13級。

  這會兒行政干部3-5級為高官,5-8級為副部級,8-10級為正局級,10-12級為副局級。

  童建國已經接近于副局級了。

  看見童建國拿回這么多錢,趙君都懵了。

  “這,這不算犯錯誤嗎?”

  “犯啥錯誤?都三中全會了,都改革開放了,這點工資算啥。”

  “也是啊,老公你好厲害,比我爸的老領導秦師長掙得還多。”

  “那是必須地!”

  說著說著,童建國不由得有些飄了。

  “干脆,你辭職算了,我養你!”

  “啥?嘚瑟吧你!我在醫院干的好好的干嘛要辭職?”

  “你太辛苦了,晚上睡不好,中午還得跑回家來喂孩子。”

  “還好啦!我比別的女同志強多了。再說,你們小集體企業哪有我們全民企業穩定,將來說不定還得我養你呢。”

  “不會的了,我們的生活比蜜甜。”

  劉清濤設計制作出來的旅行箱總廠也很滿意。

  兩邊就開始一邊生產一邊開始拓展市場了。

  但旅行箱在眼下還是比較高端的商品,需要鋪進大城市的商店里,才能取得更好的銷售業績。

  “干脆!我們打廣告!”

  “廣告是啥?”

  包括劉清濤和總廠的大部分管理者們,他們都沒聽說過廣告這種東西。

  姚廠長還算見多識廣。

  “就是在報紙或者電視里邊宣傳我們的產品。”

  隨著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廣告這種新生事物也開始漸漸出現了。

  最早是在年初的時候,上塰電視臺出現的。

  接著,人民日報也開始出現廣告的欄位。

  然后是其它地方電視臺、中央電視臺……

  “不知道得花多少錢?”

  “估計少不了了。”

  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

  姚廠長說:“德勝啊,你舅哥不是在遼省電視臺嗎?”

  “對啊。”

  “你幫著打聽一下。”

  “好的。”

  “我也問問其它報刊雜志。”

  童建國和劉清濤在盛京等了半天,姚廠長他們幾個就打探出消息了。

  遼省日報煙盒大小一塊兒欄目,600元刊發一周。

  遼省電視臺新聞聯播后的1分30秒廣告,播出一次200元,彩色廣告片的制作費用每分鐘500元。

  央視的廣告眼下還在研究中,具體規定還未出臺……

  “我去,真便宜啊!”

  童建國忍不住嚷嚷。

  “啥?你說的是報紙還是電視臺?”

  “都很便宜啊!”

  其他人也議論一番。

  “電視臺的廣告也太短了吧?一分半鐘,眨眼功夫就過去了,能有效果嗎?”

  “我覺得還是報紙便宜。”

  “煙盒大小能放多少字?”

  “五六百字應該差不多。”

  “那還真不少。”

  “可咱一個旅行箱用文字有啥好表述的?”

  “可以刊登圖片嘛。”

  “我覺得咱們的旅行箱用文字和圖片做廣告沒啥效果。”

  聽著大家議論紛紛,老姚看看童建國。

  “你覺得咱們應該在報紙還是電視臺上做廣告?”

  “當然是電視臺了。”

  “可一分半鐘……”

  “你可別小看一分半鐘,只要咱們運用好了,它所能表達的內容遠不止1000字。”

  “既然如此,就上電視廣告。”

  200元播放一次,該買多少次好呢?

  姚廠長揮揮手:“這事兒不用討論,建國你來定。”

  “那就……整它100次!”

  童建國之所以看重電視臺廣告,除了便宜、宣傳效果好,還有個重要原因。

  他想一魚兩吃。

  定下來在電視臺做廣告,也定下來宣傳100天,接下來就得談談費用問題。

  按照以前的規矩,童建國的分廠和老姚的總廠應該一比三來分攤費用。

  因為目前總廠和分廠的生產規模、銷售額的比例基本就是一比三左右。

  “這一次情況特殊,咱們平分費用吧。”

  到了姚廠長的辦公室里,童建國主動說。

  “那怎么行?”

  “我之所以這么建議,還有個重要原因。”

  童建國看看辦公室里沒人壓低了聲音。

  “我要在這一個廣告里宣傳我的兩種產品。”

  “那能行嗎?”

  童建國把自己的創意跟老姚大概說了說。

  老姚忍不住驚嘆:“我說建國,你這個腦瓜兒也太靈了!”

  原來,童建國旅行箱的創意是這樣的:一個戴著太陽眼鏡的業務員和一個戴著近視眼鏡的干部模樣的人在匆忙趕路。

  走到一個大坡前時,干部模樣的人,吭哧癟肚地拎起自己的旅行包。

  業務員拖著有輪子的旅行箱輕松上坡。

  到了車站里,干部打開旅行包拿出壓癟壓破的橘子吃。

  業務員拿出完好無損的玻璃罐頭……

  “別說我了,電視臺里的人也保證看不出你這里面宣傳了兩個產品!”

  老姚說得還真沒夸張。

  這會兒的人根本沒有廣告意識,也根本不懂視聽語言。

  因為高考恢復才兩年,相關的專業還沒上馬。

  日后赫赫有名的傳媒大學還只是燕京電視臺跟電視機廠合辦的一個小破學校。

  童建國之所以懂一點這些事情,一方面是周遭環境耳濡目染,另一方面是因為童建國高考志愿就是視聽語言方面的專業。

  可惜高考落榜了,吃著火鍋唱著歌,來到這個時代了。

  “所以說嘛,咱們均攤費用,還是我占了你們的便宜呢。”

  老姚卻搖搖頭:“這事兒你不說沒人知道。要是突然改變分攤費用的比例,反而成了此地無銀三百兩。”

  “也是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