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3.劉正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神秘殺手,就這樣消失在大眾視野中。

  乃至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出行的男人都依舊在身體極為明顯的部位掛上一張撲克牌Q。

  有些人死去,

  卻依舊活著。

  “畫皮先畫骨?”秦遠捧著手中的卷宗,饒有興趣的露出一絲笑意。

  他整理了一下衣袖靠在柜臺上。

  雙指叩打在柜面。

  輕輕的點了點頭。

  卷宗上有三具尸體,他們已經死去了不知道有多久,全身白骨化,只剩下一張臉皮,被人在上面畫下精致的五官。

  尸體應該是從墳里挖出來的。

  但是臉皮,確實嶄新的,應該取自新鮮的尸體上。

  然后貼合在尸體的骷髏頭上,為他畫下一張新臉。

  也就是說,有三個新鮮的死者,埋葬在不為人知的角落。

  “也許,是兇手挖了三個墳墓,將骨頭從中取出,然后將新的尸體埋了進去。”

  若是能夠找到兇手藏尸的地方,就能夠找到死者的信息。

  從死者的信息中找到共同點。

  關鍵在于,如何找到埋尸地點。

  像這樣的案件,

  兇手要么選擇同一類型的死者,進行兇殺,要么就是這三具尸體的尸骨對于死者來說,有特殊的情感。

  他們之間,一定有必然的聯系。

  三具尸骨的臉皮,五官精致,兇手的畫工很好。

  根據案卷上的照片來看,應該是兩女一男。

  “畫皮先畫骨,兇手先挖出尸骨,然后在選擇受害人,那么這就表明,尸骨對于兇手來講有某種特殊的情感,也許是他的非常重要的人。”

  但是,

  三具尸骨已經死去太久。

  所以根本沒有辦法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新的受害人也沒有找到。

  案子就一直懸在那。

  “從尸骨的骨齡分析,大概在八十歲左右。”

  “從尸骨的氧化程度分析,死亡時間大概在四十年左右。”

  “也就是說,死者死亡的時候,四十歲左右,三具尸骨,都是相同的狀況?”

  “如果尸骨取自同一脈,擁有血緣關系,那么死亡時都在四十歲左右,極有可能是一種家族性遺傳疾病,導致三具尸骨死亡時間相差不多。”

  也有其他的可能。

  死亡時間,相距不遠,也可能死于同一場災難。

  尸骨表面,沒有明顯外傷,所以范圍再次縮小,最有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種是家族性傳染病,另一種是……中毒。

  中毒,又可以分為很多種。

  食物中毒,

  投毒,

  汞中毒,

  微量放射性元素中毒等等。

  不過案件發生在四十年前,很難尋找到起源,在數據庫中搜索也未必能夠找到答案,這時候,就需要人腦來進行詳細的規劃和判斷。

  做出假定性推論。

  在白骨上貼皮做臉,是一種怎樣的情緒?

  在兇手,做這件事的時候,又是怎樣一種心情?

  這不是一種仇恨,而是一種思念,對于愛人或者家人,長輩的思念,從尸骨的死亡時間推測,三名死者不會有兇手的愛人。

  否則現在兇手應該也是八十歲左右。

  更多的應該是家人。

  兇手年齡應該在五十歲左右,是一個藝術家,畫家。

  家人在他十歲左右,至少是在他記事時,因為某種原因離世,他應該是一個偏執的瘋子。

  正當秦遠想到這里的時候。

  突然在酒館面前出現了一個男人,他沒有走進酒館,而是全身顫抖的向前走去。

  他在不停的狂笑。

  全身痙攣,抽搐,笑聲詭異,他一直在笑,走過酒館后,一直像漫漫長街走去,他笑啊笑,瘋狂的笑。

  整個午夜都一直回蕩著他的笑聲。

  秦遠走到酒館的門口,一直盯著這個路過的那人。

  狂笑,大笑,手舞足蹈,全身抽搐。

  最后,他倒在了不遠處,直到死前的最后一刻,他依舊在笑。

  哪怕死去,也依舊掛著笑臉。

  秦遠見到人倒下后再無聲息,便走了過去,他蹲在尸體旁,死者的全身肌肉都在不停的顫抖,死后還在顫動。

  “嗯……”

  “笑死了?”

  “嘖嘖嘖,不錯。”秦遠轉身離去,什么事情能夠讓一個人如此狂聲大笑直到笑死。

  他倒是沒過多在意這件事情,回去繼續翻閱卷宗。

  檢索數據庫后,秦遠找到了八十個符合條件的藝術家和畫家,畢竟年齡在四五十歲左右的畫家,還是很多的。

  再次篩選父母雙亡后,還有四十個符合條件的。

  畢竟他們這個年齡層面,父母離世不是什么稀奇罕見的事情,關于偏執這種性格,大多數的藝術家或者畫家,都會擁有。

  因為他們要極為認真地對待自己的作品,難免會有偏執產生。

  人數有些多,倒也沒有出乎秦遠的意料。

  秦遠從四十個符合條件的畫家中開始深入調查,調查對象并非畫家本身,而是畫家的父母離世原因。

  因為確定了尸骨死亡的時間。

  所以,他只需要找到,符合在四十歲左右死去的親人資料,即可。

  但是,很遺憾,他并沒有從這些人中找到符合條件的資料。

  “不應該呀。”秦遠眉頭緊蹙。

  方向錯了?

  應該不會。

  養父養母,秦遠抬起頭,微瞇著眼睛,如果是這樣,那就說得通了。

  通過整座城市的數據庫檢索和對比,秦遠終于找到了那個符合條件的人,劉正元,四十八歲。

  畫家,小有名氣。

  秦遠歪過頭,既然知道了他的身份,那么接下來,就是反推。

  他立刻調查了劉正元的相關資料,他是從八歲的時候,開始來到城市做零工,最開始當一個小乞丐,終日以乞討為生。

  他看著別人在街邊給人畫畫,一天收入倒是還不少。

  于是就動了一些心思。

  開始偷偷的觀察,偶爾跑到別人的畫室窗外,扒著欄桿,偷師學藝,可能是因為天賦,沒過多久他就學會了。

  后來呢,他開始到處拾荒,撿一些沒人要的廢筆廢紙,開始自學。

  若是實在沒有,就在地上畫來畫去。

  久而久之,也算自學成才。

  等到技法成熟的時候,也開始學著別人在街邊作畫。

  再慢慢的,成為一個畫作大師。

  這些資料,秦遠從當年記者對他的采訪當中,總結了一下,他所述的全部人生經歷,不管真假,都是從八歲之后。

  而對于八歲之前的任何事情。

  都沒有提及半分。

  那么八歲之前,發生了什么,就成為了關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