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322章 磨刀霍霍向秦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星月書吧,最快更新!

  皇帝要對秦家下手了?

  這是來濟第一個想法,可轉而又覺得不太可能,秦瑯早就致仕歸隱多年,如今雖然頂著個齊王的異姓王爵位,但呆在海外呂宋那島上,根本不過問朝政。

  皇帝雖然始終保留著秦瑯太師、弘文館大學士兼修國史頭銜,但秦瑯根本不過問朝政,也很少上什么奏章諫議。

  上次秦瑯上奏章還是支持朝廷用兵驃國,表示愿意將在驃國南的四個商館據點提供給朝廷水師而已。

  這樣的秦瑯簡直是與世無爭,根本不會威脅到朝廷半分,況且,呂宋每年向朝廷提供的稅賦上繳,已經遠遠超過了廣南道,甚至秦家每年在將呂宋三之一的稅賦上繳后,還會額外再向皇帝進獻一大筆錢,以及許多香料等貢品,僅這筆錢物就每年過百萬貫。

  朝廷用兵半島,征戰十年,用兵奚契,又戰三年,呂宋可是一直也有奉旨派兵出征的,雖說一直也就兩三千人的規模,但向來是聽調又聽宣。

  現在皇帝把一個上不得臺面的韋氏立為宸妃,這行事也太古怪了,豈不擺明了是不想立秦氏為后,不想易李賢為儲了嗎?

  來濟再聯想到皇帝最近對呂宋那邊出手的一些新規,比如收回鑄幣權,比如不再給秦家礦冶產出自用的特權等。

  這些似乎都是苗頭。

  “陛下,臣請問韋昭儀是何出身,為何臣等先前對此人毫無半分知情?”來濟終于坐不住了,起身故意當眾詢問。

  “韋昭儀乃京兆韋氏也,韋挺的從孫女,其父現任普州刺史韋玄貞,其祖曹王典軍韋弘表也。”

  韋挺和李世民的韋貴妃是堂兄妹的關系,同一個曾祖父韋旭。

  韋昭儀的祖父韋弘表跟韋挺是一輩的,但關系更疏遠一點,韋挺和韋弘表是同一個高祖韋真喜。

  韋貴妃的曾祖是名將韋孝寬,韋挺的父親是隋朝民部尚書韋沖,韋挺有個妹妹嫁隋齊王楊暕,然后自己一個女兒嫁唐朝齊王李祐。

  京兆韋杜,天下皆知。

  但來濟卻依然道,“陛下說的是普州參軍韋玄貞吧,臣聽說其雖有女數名,但僅一女適婚,不久前剛為二皇子趙王納為媵妾,陛下不會說的是此女吧?”

  李眼睛微微瞇起。

  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來濟見皇帝不答,卻沒停止,再次問道,“臣先前聽到突然冒出來一個韋昭儀,還以為圣人說的是原齊王妃韋氏呢。”

  這話一出,皇帝的臉色已經非常難看了。

  齊王李祐是皇帝的異母弟,貞觀年間謀反被殺,廢為庶人,以國公之禮葬之。李祐死后,其妻韋氏因為沒有子嗣,所以回到了韋家。

  在家寡居數年,李繼位后,卻把這位弟媳接入了宮中,這些年一直是沒名沒份的在宮中生活著,可卻為皇帝生了一位兒子兩位公主,據說很得寵。

  這事算是一樁公開的秘密,不過因為有圣祖李世民納弟媳齊王妃楊氏入宮先例在,這事倒也沒那么大轟動,畢竟李祐也不是李殺的。

  皇帝也沒給韋氏名份,那大家就假裝不知好了。

  來濟這個時候說這些,無疑是對皇帝十分不滿了。

  先前納死去弟弟的未亡人入宮,還生了兒女,現在又搶兒子新納美妾入宮,甚至要封宸妃,再加上以前李未繼位前,就已經跟圣祖的武才人有私情,后來又把圣祖的徐充容納入宮中,這私德何其之爛?

  “陛下,大唐后宮,一后四妃,皆有名號定額,現在豈能再隨心所欲,另立名號?”

  “況且,宸字逾越。”

  “再則,韋玄湞之女本是皇子趙王新納之妾,另一位韋氏更是皇弟李祐未亡之人,圣人將之納入宮中,有違倫理綱常。”

  李的眼神十分不善,來濟當眾說這些話,是為對他的大不敬。

  “朕今日召諸卿來,只是通知諸卿這件事情,并不是要與諸卿相量。”皇帝說完,讓翰林院學士上官儀當殿草擬冊封內制。

  來濟也不料皇帝居然如此,這是對宰相極不尊重的行為。

  氣憤的來濟大聲諫止,可李不為所動。

  甚至那不屑的眼神讓來濟覺得屈辱至極。

  “圣人既然不能信任臣,不能聽臣勸諫,那臣又豈能再呆在朝堂上為政事堂相公?”

  來濟當殿請辭。

  侍中李義府站出來勸說,“來公,圣人冊封后宮妃嬪,這本是天子家事,來公又何必如此惱怒呢。”

  御史中丞崔義玄更是直接質問,“來仆射如此激烈反對,可是因為來公乃是秦貴妃的義兄?”

  來濟憤而摘冠。

  李卻冷漠的看著這一切,連基本的挽留都沒有。

  “西域戰事將起,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宰相坐鎮,朕已加封郭孝恪為呼羅珊行軍大總管,現便授來公為波斯、吐火羅、昭武、可薩四府宣尉使,兼呼羅珊行軍司馬一職,即日出京赴任。”

  免去來濟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省右仆射、太子詹事諸職。

  “上官待詔,擬制吧。”

  上官儀看了看來儀這位同年,當初他們同科考試,來家兄弟為狀元榜眼,他為探花,皆是秦瑯主考官,這些年在仕途上,他們屬于同一派系的,可謂十分順利。

  來濟一路做到右仆射,他做到了翰林院大學士。

  現在看著來濟就這么被罷相,上官儀不免感慨,但皇帝的催促下,卻也只能勉強勸諫兩句,皇帝不納,也只能奉旨擬寫來濟的罷相制書。

  一貶貶到西域波斯,萬里之外,五十多歲的來濟,都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回來。

  上官儀的文筆和書法都很好,還開創了綺錯婉媚的上官體詩風,一道冊封韋氏為宸妃的制書,一道罷來濟宰相的制書頃刻而就。

  李看過,十分滿意。

  不過看著殿中來濟留下的那頂冠,李心中還是有些不痛快。

  他叫來上官儀,讓他在韋氏的冊封制書上加一個字。

  宸妃前加了一個皇字。

  皇宸妃韋氏。

  接著又讓上官儀又起草了一道加封制書,給一直沒名份的弟媳婦韋氏皇貴妃封號。

  上官儀都愣在那里。

  一后四妃,這新設了個皇宸妃,怎么還要再來個皇貴妃?

  那原來的秦貴妃呢?

  李卻道,“原有貴淑德賢四妃號不變,但在此前增加兩妃,分別為皇宸妃和皇貴妃,位在皇后之下、四妃之上。后宮皇后之下,第一等為二皇妃,第二等為四夫人,第三等為九嬪。”

  二韋一個封皇宸妃,一個封皇貴妃。

  而原本最為得寵的秦貴妃、秦淑妃姐妹倆,封號沒變,地位卻降低了一等。

  原本大家都以為,長孫無忌等被清洗后,秦貴妃就要封皇后了,誰知道現在出來韋氏這么一對姑侄女。

  可謂出人意料。

  不過想想北周宣帝宇文赟能同時冊立五位皇后,現在李要在四夫人前加上兩個皇妃,也并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

  最關鍵的還是宰執大臣們的態度最關鍵。

  來濟堅決反對,然后被踢去了西域波斯。

  而侍中李義府剛才勸來濟說這是天子家事,他的態度非常明顯,是完全站到皇帝這邊的。

  中書令許敬宗一直沒吭聲,明顯也不想違抗皇帝。

  至于說秦貴妃姐妹的舅舅崔敦禮,自來濟被貶后,一直蒼白著張臉,整個人都驚惶不定。

  這位左仆射,此時哪敢出頭。

  樞密院這邊,李績程咬金蘇定方牛進達諸位大將都不在京,段志玄和張士貴兩將,雖說跟秦家關系不錯,但在殿上卻都一聲中吭。

  一場廷議,并沒有舉行多長時間就結束了。

  繼位快十五年的天子李,如今已經是徹底的掌握了朝堂權力,尤其是在徹底清洗了長孫無忌一黨后,現在朝中并沒有幾個敢違逆皇帝的人了。

  畢竟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等一票元老重臣可都被皇帝毫不留情的處死了,甚至株連各家族。

  如果是先帝李世民在位,大家還能進諫一二,畢竟李世民有寬宏大量,所以才有魏征、王珪等一票諫臣,也有蕭瑀這樣的嘴炮王者,反正皇帝并不會因言治罪。

  但李可不一樣。

  第二天,翰林院白麻宣下。

  李義府拜中書令,許敬宗為左仆射。

  崔義玄授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拜相。

  袁公瑜授為御史中丞。

  薛元超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右仆射崔敦禮為太子詹事,罷相。

  這不亞于朝堂大地震。

  來濟罷相、崔敦禮罷相,左右兩仆射同時被罷相,一個貶去西域,一個轉任東宮太子詹事,但誰都知道太子李象不受皇帝待見,這儲位隨時可危,更何況,崔敦禮那是晉王李賢的親舅舅。

  李義府和許敬宗的官職調整,明顯因為李義府在立二韋這事上更積極,所以被皇帝授為中書令,而許敬宗在殿上沒吭聲,改任左仆射有懲戒之意。

  崔義玄在殿上質問來濟,結果馬上從御史中丞升為黃門侍郎并拜相,另一個曾經親自往黔州逼死長孫無忌的中書舍人袁公瑜也升為了御史中丞。

  薛元超升為書侍郎,拜相,這位先前也是中書舍人,他父親薛收是李世民的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卒于天策府記室參軍任上,他的祖父薛道衡就更有名,隋朝的內史侍郎,同時也是當時名滿天下的大詩人。

  當然,薛元超能夠當上宰相,最重要的還是因為薛元超跟李義府關系好,而且他還是開元朝的文壇領袖,這文才文名那是家傳。因為文才了得,所以他也是宮廷唱和的主要人物,跟皇帝關系也不錯。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次雖然沒長孫無忌被清洗那次厲害,但事情也不簡單。

  許敬宗坐在書房,無奈的嘆了半天氣,最終還是提筆給遠在呂宋的秦瑯寫了一封長信。

  信寫完,許敬宗猶豫了半天,還是讓人送出去了。

  擔心什么來什么,又要起風了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