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856章 盤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盤龍江畔。

  “報大鬼主,句町部已過尖山,前部距此還有二十里。”

  一個身披青氈的和蠻騎馬奔馳而來,大聲稟報。

  “蒲尼兵馬可在后面?”

  “句町女王儂三娘親自率人馬殿后。”

  和蠻大鬼主孟谷悮站在暮色下,望著天邊的那片火燒云,天就快黑了,交州的蒲尼大軍正在追來,句町的儂三娘子只怕現在很危險。

  他的身旁,一名年輕的和蠻戰士,擔憂的望向父親,“蒲尼人這次要對句町斬盡殺絕,咱們出手,只怕引火燒身,蒲尼人的兵馬太強了。”

  另一個披著青氈斗蓬的年輕人反駁,“蒲尼人也不過兩只手一張嘴,又沒長三頭六臂,他們并不比我們強壯多少,只是武器盔甲更精良罷了,可只要我們不跟他們在開闊的平地上對陣,咱們引這些蒲尼人到深山老林里鉆,那他們那些沉重的鎧甲,長長的槍矛,甚至是他們那些巨大的弩車,就會成為負擔,他們高大的戰馬也無用武之地,勝利最終屬于我們!”

  好幾個披著青氈斗蓬的年輕人都是十分自信,他們并不畏懼唐人。他們和尼人也叫哈尼人,跟那些蒲尼漢人打了幾千年的交道了,雖然祖祖輩輩傳唱下來的鬼歌里,詳盡的記錄了蒲尼人的強大,將他們打的一路南遷,可他們和尼人從不曾畏懼過。

  雖然千百年來,也有許多和尼人最終選擇了向蒲尼人投降,甚至有不少人做了蒲尼人的女婿,連姓都改了,生的孩子都成了蒲尼人,也有不少人在南遷途中,最后也接受了蒲尼人的統治,漸漸忘記了他們族群的傳承和歷史。

  可起碼,他們這些人就從不曾忘記。

  從西傾山到大渡河,從洱海到滇池,再從禮社江到李仙江,他們一路遷移,從不妥協。

  他們的鬼歌里留下了一個個當初他們曾經遷移經過的地名,把昆明叫益切,把大理稱為斯益,洱海叫斯益巴瑪。

  石林稱為魯那,開遠叫做阿木······

  他們把禮社江上游叫搓度米擦,意為中轉站,把元江壩子叫拉沙,把元江水稱為拉沙巴瑪,把墨江稱為易么洛巴,把下游李仙江稱為魚瑪溝巴·······

  這是一支永遠都在遷移流浪的部族,他們沒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語言,他們崇尚鬼巫,祭祀神鬼,他們用鬼歌來記錄自己的歷史。

  頭纏黑色的布包頭,身披青色氈子,他們自稱和尼人,和是山坡的意思,他們是一群生活在山坡上,擅長于整治耕種梯田的山里人。

  和尼人流浪太久了,曾經的一王族四大部,到如今經過千百年的遷移,不斷的繁衍和分裂,早就已經分不太清了,從洱海邊,一直到李仙江較,和尼族各支各族,連綿數千里。

  盤龍江上游尖山一帶(文山州)的這群和尼人,就是曾經四大部落之一的一支,一路南遷,最終到了這里,成為了和尼人最東面的一支。

  當年孟谷悮的先祖本在元江壩子生活,后來與族人矛盾紛爭,于是帶著族人向東遷移,越過了紅河,最終來到了盤龍江上游,句町儂氏接納了他們,兩族聯姻,攜手并進。

  兩部以盤龍江為界,江東北為句町儂氏部,江西南為和蠻孟氏部,兩部向西北直抵南盤江畔,都曾一起受爨氏統轄。

  曾經有很長時間,孟氏和尼人都以儂氏女婿自居,句町儂氏擅長采礦冶煉銅鐵,打造器械,而孟氏和尼部則擅長整治梯田,種植水稻,兩部互補,和睦相處,聯盟對抗各自的敵人。

  一方有難,另一方必定支援,雖非同宗同源,但這翁婿之情,卻代代傳承,兩族也世代聯姻。

  上次交州的唐軍攻打和蠻諸部,孟谷悮就率部前去增援同族,不管他們曾經有過什么樣的矛盾,但他們終究都是同宗同源的族人,關鍵時候,就得一致對外。

  而那場戰斗,本與儂氏無關,但儂天富還是義無反顧的率部來援,見證了兩族的世代友好。

  如今儂天富雖死,可他的妻子卻還在統領著族人戰斗,現在敗兵來投,他們不可能不管。

  “青壯戰士皆隨我前去接應儂夫人,其余人等接應儂氏老弱,先回部落。”

  孟谷悮那雙眼睛里透露出堅決。

  唐軍很強,遠比他們孟氏強大許多的儂氏聯合了句町九大部落,組成了十萬大軍東進,依然大敗而歸,可他別無選擇,面對盟友,只能出手救助。

  盤龍江中游。

  這條被安南都護府稱為盤龍江,但在句町國稱為儂人河,此時,暮色之下,儂人河已經填滿了儂氏部族青壯們的尸體,血染河水,讓人分不清究竟是天上火燒云倒映在江水里染了色,還是江水被血染紅后,把半邊天也映紅了。

  儂人河畔。

  句町九大部落的虎豹狼象蛇鷹等圖騰旗幟東倒西歪,混雜一起,數不盡的尸體倒在血泊中。

  幸存的句町戰士,卻還依然揮舞著長矛和刀劍在奮戰。

  儂氏引以為傲的象軍,那支奔跑起來能讓地動山搖的強大力量,此時已經被殲滅。

  就在儂人河岸邊,上千頭戰象的尸體堆滿河灘,那些巨大的戰象本是巨無霸般的存在,但在擁有著強弓勁弩的唐人面前,全都戰死。

  丈長的雞卵粗鐵弩槍破開了戰象身上披的皮甲,將這些巨物深深穿透刺死。

  戰斗還未結束。

  沖天而起的血腥味,卻引來了無數的烏鴉和禿鷲在空中盤旋。

  戰斗在吳谷悮他們到來前就開始了。

  儂三娘自在高平堡與左溪蠻王扶三和平分手后,率部一路東撤,剛回到句町境內,就撞上交州的李大亮軍,雙方數次交戰,句町軍雖很勇敢,可卻早疲憊不堪,終究是被以逸待勞的交州軍擊敗。

  然后便是一路突圍逃竄。

  李大亮部率軍銜尾追殺,就這樣一路跑一路追,最終追到了儂人河畔。

  面對追兵。

  儂三娘親自率軍殿后,掩護老弱婦孺先撤。

  句町軍背水一戰。

  置之死地。

  身后就是滾滾儂人河,這是句町最后的領地,身后就是剛渡過河的族人老弱。

  戰斗開始,交州軍發揮弓弩優勢,以步槊長矛結成密集的長槍陣,緩緩推進,又用弓弩手在后支援掩護,以弓弩壓制句町軍,再加上兩翼騎兵游弋,隨時準備撲咬撕殺,唐軍雖少,可卻硬的無從下嘴。

  那密集的如同刺猬一般的長槍陣,一個接一個的推進,意圖將他們全趕進儂人河里。

  句町軍無路可退,唯有死戰。

  儂三娘站在蛟龍大旗下,身披鎧甲,親自擂動銅鼓助陣。

  句町軍義無反顧的一次次沖向那些長槍,前仆后繼,拼死血戰。

  句町軍展示了強大的勇氣,他們勇敢且不怕死,可最終還是被唐軍一步步的趕著后退到了河邊。

  兩里地,他們被推后了兩里,兩里地上,倒下了上萬名句町九部青壯。

  最終,他們已經退無可退,后面的戰士已經退進了河里。

  和蠻部終究來遲了一步。

  孟谷悮為了從上游渡河,多花費了不少時間。

  猛虎旗下。

  孟氏子弟們看到那慘烈的戰場,無不悲憤。

  上天為何如此不公,為何要幫那些蒲尼人。

  “我們來晚了。”孟崇道嘆氣。

  孟谷悮卻拔出了大刀,這是當年他們孟家祖上遷到儂人河畔后,儂氏族長親自打造的一把大刀,大刀以虎骨虎血淬煉打造,厚重且鋒利,做為尖山孟氏和尼人的鎮族之寶,代代相傳。

  “父親!”

  孟崇道大驚,句町已經敗了,要不了半個時辰,他們就會被全趕進儂人河中,全軍盡沒。

  而孟氏遠道趕來,全軍疲憊,這個時候根本救不出句町軍。

  儂氏的象軍都敗了,無力回天了。

  孟谷悮看了眼手中的大刀,然后目光望向戰場。

  “交州唐軍也已經力竭了。”

  “句町軍心還在,他們還在誓死抵抗。”

  “這個時候我們殺過去,攻擊唐軍后陣,還有翻盤的機會!”

  “全軍壓上,拼了!”

  孟崇道驚的嘴唇都顫抖著,這是財命啊。唐軍確實疲憊了,可他們也一樣十分疲憊,氣都還沒來的及喘息一口。

  等他們列好陣,唐軍估計已經把句町人趕下江了。

  “父親,唐人也許還有預備隊。萬一我們殺過去,他們的伏兵殺出,我們就得一起全被扔進儂人河喂魚去。”

  孟谷悮看了長子一眼。

  “做事不能總瞻前顧后,年輕人,你怕了嗎?”

  “我不怕,我只是覺得不能這樣上。”

  “兒子,打仗便是賭命,就算你計算的再周詳,可戰場之上,瞬息萬變的。我賭唐軍肯定沒有預備隊了,仗打到這個地步,若是有預備隊,他們早就押上,一鼓作氣把句町諸部全趕下河了。”

  揮起刀,孟谷悮甚至都不整理隊列再出擊,而是直接全軍壓上。

  孟崇道心中嘆息一聲,他們祖上自曾是三國蜀漢時南中的孟獲后人,孟獲曾被蜀漢丞相七擒七放,說來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年輕的孟氏子弟們紛紛拔刀,一把把由儂氏替他們打造的戰刀拔出,發出耀眼的光芒。

  成千上萬的青氈斗蓬拂動,如同一團青云猛然襲向唐軍背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