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濮陽縣、陳留縣接連丟失,曹仁只得撤回許都。而青州軍的主戰略不在許都,奪取陳留縣后,太史慈率大軍進攻虎牢關,準備打通關東與關西的連接。

  此時守備雒陽的夏侯惇也到了最危急的時刻,朱靈和關羽東西夾擊出潼關的曹軍,曹軍被困華陰縣,不要說是雒陽,就是潼關也回不去。

  劉備出兵涼州,關羽沒了心思等待,幾乎是劉備剛到長安的時間,關羽就通知朱靈進攻。

  徐晃駐扎在郃陽縣,朱靈大軍的行動很快被曹軍知曉,夏侯惇開始與朱靈一起嚴防朱靈渡河。

  夏侯惇說道:“公明,朱靈引軍西渡,必是北方鮮卑已平,劉備將要回師。”

  “若以進兵時算,劉備當不可回軍如此之速,或劉備引鮮卑自相殘殺。”徐晃說道,“只是劉備大軍未返,朱靈便急于西進,似有不妥。”

  “公明有何疑慮?”

  “將軍可曾向西探查?”

  “早已探明,渭南并無劉軍。”

  關羽屯兵渭北的上邽縣,為的就是不讓夏侯惇察覺。曹操的戰略放在江東,劉備關中大軍都被吸引在涼州、漢中、武關等地,夏侯惇沒有過于西進,害怕威脅長安會使得劉備軍放棄進攻回軍防守關中,而后就會打探出曹軍虛實,如今的情況正是曹軍想要的,夏侯惇不想打破。

  朱靈想著奪取潼關,沒有第一時間讓大軍西渡,而是派遣小部分精銳南北移動,假裝尋找突破點,實則大軍云集蒲坂縣,準備乘船直下潼關。

  去年一戰,曹軍大河上的水師戰船大都沉在渭水口,余下的戰船也不足以威懾劉備軍,全部云集雒陽北面的渡口,死守一處,防備河內郡的劉備軍。

  從渭北西面殺來的關羽大軍打了夏侯惇一個措手不及,臨晉縣西面有渭水支流,關羽渡河時夏侯惇就已經發現了,但曹軍全都散布在大河西岸,根本來不及據水而守。

  “公明,關羽回軍,如之奈何?”

  “當以守潼關為要,潼關若失雒陽危矣。”

  曹軍在夏侯惇指揮下急速南下,準備趕回潼關,但岸上兩只腳怎么比得上順流而下的船舶。朱靈搶先一步,占據了潼關前方的通路,將夏侯惇一萬曹軍堵在了關中。歸路被截,夏侯惇只能回華陰縣死守。

  “將軍,孤城不可久守,若關羽大軍圍城,我軍喪矣。我軍若喪,潼關士氣墮矣。”

  “莫非又將穿山林而歸?”

  “然也。”徐晃說道,“前番我已探明太華山虛實,臨戰前亦親往來回,此次入山,必不如前。”

  “如此,兵貴神速,我等即刻出發。”

  可惜事情沒有和夏侯惇想的那么好,曹軍繞路費時費力,關羽趕到華陰縣,得知曹軍動向,第一時間向朱靈傳遞了消息。徐晃副將史靜警覺,朱靈沒能順勢攻下潼關,不過朱靈有堵截夏侯惇的能力。

  得知曹軍準備再度穿山林,繞烽火臺回潼關,朱靈親率一部分善于步戰的士兵來到潼關南方烽火臺前的禁溝埋伏。

  “殺啊!”

  辛苦翻山越嶺的曹軍剛到禁溝就被突襲了,劉備軍占據禁溝東側,居高臨下向溝中的曹軍射箭,曹軍驚慌失措,狼狽逃回西側。

  撤回西面,夏侯惇問道:“公明,前有劉軍堵截,后無退路,如之奈何?”

  “別無他法,惟有先向南,而后乘夜東向,繞過劉軍阻截。軍中糧草無多,我等遲誤不得。”徐晃說道,“將軍可為前部,我為將軍斷后。”

  沒時間推諉,隨軍糧草也不允許夏侯惇逡巡不前,當天夜里,夏侯惇就率軍南下。而朱靈早就防著曹軍偷越,南北都安排了斥候。

  曹軍趕了一夜的路,到五更天時分,人最困的時刻,夏侯惇下令再度越過禁溝。

  這一次確實沒有劉備軍阻截,不過斥候也早早發現了曹軍動靜。聽著北面嘈雜的聲音,徐晃知道來不及全員越過禁溝了。他率后軍搶先列陣,堵在半山腰。

  “徐晃,我主已親征巴蜀,巴蜀不日便下,汝等敗局已定,即刻投降,為時未晚。”

  “休得多言,有膽便來攻。”

  有徐晃帶頭,斷后的曹軍做了輸死抵抗,怎奈人數差距太大,最終只有數十人親衛保護著徐晃被包圍在原地。徐晃的目的達到了,夏侯惇率大部分曹軍安全越過了烽火臺,向潼關撤退。

  “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惟功不成,惜哉!”

  徐晃說完拔劍自刎,所部親衛也全都追隨而去。

  “厚葬!”

  被伏擊,曹軍死傷不是很多,但士氣低迷,更嚴重的是位于禁溝更東面,處于高點的烽火臺上的曹軍看到了自家友軍的敗相。這些人將禁溝的情況報告了史靜,史靜心中有了自己的打算。

  史靜的父親史渙久隨曹操,常作為曹操中領軍,統管親衛和禁軍,深受曹操信任與重用。而史渙運氣不好,不久前病故了,史靜繼承了史渙的爵位,但沒有繼承他的官位。

  史靜被安排為夏侯惇副將徐晃的副將,與兩人共同守衛雒陽地區。正所謂人走茶涼,史渙病故,史靜明顯感覺到了前后的差距。而史渙就是在去年休戰后不久病死的,距離現在也就幾個月,這段時間正當是困擾史靜的時候。

  聽聞夏侯惇被劉備軍伏擊,有可能回不來潼關,而潼關兵少,劉備軍云集關外給了史靜很大的壓力,這壓力最終促使史靜有了開關投降的想法。

  曹操丟失關中和涼州,許多智謀之士都認為曹操局勢大壞,就是因為考慮到會發生這種臨陣投降的舉動。

  夏侯惇費勁千辛萬苦,終于來到潼關東側,迎接他的不是熱菜美酒,而是關羽的嘲笑。

  “夏侯小兒,某已取潼關多時了!”

  嘲笑完夏侯惇,關羽也不忘殺出潼關。曹軍一路從華陰縣逃到潼關,早就身心俱疲,原以為可以進城休息,沒想到敵軍已經奪了潼關。又逢關羽殺到,許多曹軍沒了抵抗心,放下武器投降了。

  事情發展到這里,夏侯惇做什么也無濟于事了,他只能率親衛逃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