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麴義和張郃的反對也在意料之中,更不用說劉備親自進攻了,一旁的趙云也立場鮮明的反對。

  “此戰可速定天下,便是蜀中有伏兵,亦可吸引蜀中注意,翼德處當有得勝之機。”劉備見眾人又要開口反對,話鋒一轉說道,“既眾將有疑,莫如令數將遣偏師往攻蜀中,況此路必定難行,不利大軍出動。”

  劉備看著手中的地圖,陰平道三個字讓他想到了鄧艾的慘狀。

  劉備不打算親自去了,眾人就沒了顧慮,麴義說道“主公,末將愿往。”

  趙云說道“主公出兵時曾言,進兵蜀中以末將為先鋒,而今麴將軍何必爭先。”

  劉備打斷麴義的爭先,說道“涼州一戰尚可立功,益州之戰便由子龍和儁乂前往。況有聲東擊西之計,需重兵往陽平關。”

  諸葛亮給劉備的地圖后面還寫上了進攻益州的全部戰術,劉備需要遣大軍攻下武都郡,威脅陽平關,令巴蜀之人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漢中身上,而他會完成最后的準備工作。

  “是!”

上邽縣諸葛大營  諸葛亮說道“我錯用馬謖,此戰未竟全功,皆我之過也。”

  “先生不必如此,馬謖指揮失當,兵敗投敵非先生所能預料。”病情好轉的曹彰說道,“先生野戰勝劉軍,振奮大軍士氣,便是大功一件。”

  “隴山未能斷絕,劉軍大軍到達,隴右已不可得,我意兵退漢中。”諸葛亮說道,“西縣之糧不可為劉軍所得,即刻運回漢中。各部依令后撤,不得有誤。”

  “是!”

上邽縣  馬超說道“蜀軍將退,待我前往追擊。”

  “不可!”馬騰說道,“我等守下隴右便無大過,諸葛亮頗有謀略,撤軍后路必有埋伏,若輕兵追殺,不妥矣。”

  姜敘也說道“劉公大軍便在東面不遠,當由劉公決斷。”

西縣外  曹彰問道“先生,大軍全數撤離,不留后軍,若劉軍從后掩殺,我軍危矣。”

  “馬壽成此人已老,不復早年果決。而今隴右之兵半數被滅,其必以穩妥為重。我軍可火速返回漢中,不必留后軍。”

  “先生之言有理。”

  事情正沿著諸葛亮計劃好的方向一點點前進,劉備調集物資到西縣,沒有追擊蜀軍。蜀軍退兵后不久,劉備軍便沿著蜀軍退兵的路向武都郡進攻。

  武都郡百姓以羌氐為主,東漢末年前期的羌人叛亂,有好幾次就是從武都郡發起的。當年曹操進攻漢中,武都郡的羌人就以為曹操是來進攻他們的,起兵反叛。

  曹操奪取漢中之后,便下令武都郡的漢民還有服從他統管的羌氐百姓遷徙,北上關中。如今的武都郡,對于曹氏而言是個廢棄的狀態。

  劉備安撫了隴右眾人,又向西縣百姓承諾恢復之前的政令,帶著馬超、麴義向陽平關進攻。馬超,自然是用來安撫武都郡羌人的。

  武都郡的羌人不會干預諸葛亮北上進攻,當然也不會阻攔劉備向漢中進攻,反倒由于馬超的存在,羌人一些部落來了人當向導,指引劉備大軍前進。

陽平關  “先生,劉備親率大軍往攻漢中,北方高覽亦不停軍,如之奈何?”聽聞劉備大軍的消息,曹丕從陳倉故道撤軍回了陽平關。

  “陳倉故道、武都之道皆難行,糧草轉運艱難。劉軍不識地利,其勢必難久矣。”諸葛亮說道,“蜀中大軍可留于陽平關,我率五千軍屯兵葭萌關,于后方支應糧草。劉軍久攻不下,必引軍而還,屆時尋機掩殺,可得勝矣。”

  諸葛亮管理蜀中大權,不久前又獨立領軍北征,曹丕深怕諸葛亮生出不該有的野心,如今聽諸葛亮說要將大軍留給他指揮,他大喜過望,徹底放下心中僅存的疑慮。

  “有先生后方支援,劉軍必不得過陽平關。”

  諸葛亮說道“劉軍初至,士氣正盛,公子切不可出關迎戰,只需死守即可。”諸葛亮臨走前再三叮囑,深怕曹丕腦子發熱。

  “請先生放心。”蜀中大軍留在陽平關,曹彰和那些曹氏將領也留在了這里。

  諸葛亮留下大軍,不但可以使劉備偷襲蜀中萬無一失,同樣還有一個另外的謀劃。

  怎么說曹丕這些年對諸葛亮還是不錯的,他已經給曹丕想好了后路。蜀中一旦被劉備奪取,中原曹操治下各州都會向劉備投降。而曹丕所在的漢中就被關中和蜀中夾在中間,沒了反抗的機會,卻有一點自己的籌碼。

  到那時,曹丕可以用漢中的投降和劉備做交易,確保今后的人生安全,保不齊還能做個逍遙侯,這也算諸葛亮對曹丕的補償。

  諸葛亮留下的大軍很有用,加上曹丕本身漢中的士兵,陽平關有近三萬大軍防守,劉備即便和高覽合兵一處,也沒有強攻的可能。

  高覽說道“主公,曹軍大部皆在陽平關中,兩側山中并無曹軍,末將請令往占兩山。兩山一得,陽平關中動靜盡入我軍眼中,取關易也。”

  “此路大軍為佯攻,翼德入子午谷已有月余,我料不久便可入漢中,那時兩面夾擊,曹丕首尾不能相顧,漢中唾手可得。”

  “主公高見。”

  麴義說道“主公,既是佯攻,當大張旗鼓,多建土山與攻城器械,使敵驚懼,或曹丕又令漢中留守之軍支援。如此三將軍往攻漢中,易如反掌。”

  “善。”

  劉備軍開始大建土木工程,麴義和高覽也輪流到關下挑戰,曹丕謹記諸葛亮的話,不為所動。

  至于劉備他們說的張飛和魏延,兩人還在子午谷糾結。兩人進軍子午谷在五月以后,這個時間段正好是漢中地區的雨季,時不時就會來一場雨,偷襲部隊走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的路程,搞得兩人胸悶。

  “報將軍,前方棧道為雨水沖斷,前軍正在修補。”

  “唉!”張飛無奈地嘆了一口氣,“盡快修繕,小心腳下。”

  “是!”

  魏延說道“不想子午谷道如此艱險,末將本以為十日便可抵漢中。若貽誤戰機,皆末將之過也。”

  “若無大雨,文長之言非假,此非文長之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