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使君!使君!”

  士燮呵斥道:“何事驚慌?”

  “樊醫丞所育稻種已熟,正在收割。”

  士燮一驚,說道:“可是已兩熟?”

  “確是今年二熟。”

  士燮趕忙向樊阿奔去,果然見百姓喜笑顏開的收獲糧食。

  “在下不辱使命,這便回返,向主公交令。”看到士燮,樊阿告辭了。

  樊阿到交州這么些年,生過兩場大病,助手死了幾千,終于完成使命,他迫不及待,就要告辭。

  樊阿找到的稻種,看似只有兩熟,可接下來的時間,已經足夠再種植一季,三熟可以確保。

  “樊醫丞遍尋東南,得此良種,當名垂后世。”

  樊阿笑道:“我已留一半良種于此,還望使君遍推交州。”

  “正應當也。”

  樊阿的回歸,耐旱高產水稻的發現,是這一年劉備最好的收獲。

  冬去春來,又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

  法正說道:“主公,我軍糧草充足,而曹操治下缺糧,此正起兵之時。曹操舉兵相迎,必誤農時,彼糧草不能長久,欲勝不難矣。”

  “善,傳令各軍即刻發兵!”

  “得令!”

  軍令傳達,新年之戰正式開始,首先打響的自然是太史慈所部。太史慈攻下鄄城縣,北面的頓丘縣正是編輯點。在去年寒冬沒有降臨前,太史慈在兗州以工代賑,建造了許多大河渡口,如今大河上船只往來,運送著兗州所需的物資。

  曹仁說道:“仲德,劉軍四面出擊,瓠子河已不可守。”

  “主公已有定計,我等只需堅守濮陽,待時機至,主公便可率騎軍殺入青、徐,那時劉軍自潰,我等從后掩殺,可得全勝。”

  沒了曹軍的阻撓,太史慈所部安然通過瓠子河,包圍濮陽,開始建造外墻。

  “太史將軍,曹賊罔顧百姓,欲掘大河,兗州安危只在旦夕,望將軍憐憫,救民于水火之中。”

  “哼!”太史慈怒哼,“此曹賊故態也,我主舉仁義之兵,自當為百姓請命。”

  “子思,便于此圍困曹仁,我親率精騎巡查大河,斷曹軍之意。”

  “將軍為一軍之主,豈能為此,莫如將軍圍濮陽,由末將往大河。”

  張飛不愿做監工,太史慈同樣不愿意,眾人勸說不得,只能任由太史慈前往。

  太史慈帶走三分之一人馬,不只巡查大河,還想伺機進攻虎牢關,并且窺伺陳留縣。劉備和太史慈說過,兗州的濮陽和陳留都需要特別注意,太史慈明白劉備意思。

陳倉故道  “果如先生所言,劉軍往攻陽平關。”

  曹丕仔細查看了巴蜀官員的名單,又尋訪了一些地方,覺得是自己太敏感了。之后一件大事,打斷了曹丕的胡思亂想。

  深受曹操喜愛的曹沖死了,他和曹操一起探望了生病的曹純,回到許都就一病不起,醫官們束手無策,不久便一命嗚呼。

  曹丕寫信寬慰曹操,曹操回信只有幾個大字:“此我之不幸,而汝之大幸也。”

  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曹丕收到曹操回信,不但沒有悲傷,反而在無人時笑出聲來。

  心中一件大事落下,曹丕看誰都順眼了,諸葛亮于漢中出征時,曹丕還想著不讓曹彰待在軍中掣肘諸葛亮,諸葛亮卻強烈要求曹彰留軍,還當場任命曹彰為先鋒。諸葛亮出發,后軍糧草就需要漢中運輸。

  諸葛亮讓曹丕率漢中留守之兵屯于故道與武都郡交界處,再由偏將率另一軍屯于褒斜道,佯裝出斜谷進攻,吸引劉備軍注意力。這樣安排一方面保證后方糧道安全,另一方面他也料到劉備軍會從陳倉故道進攻。

  曹丕在當年曹操進攻漢中時,武都羌人反叛的河池縣,擋住了麴義的先頭部隊。

  “報將軍,前方曹軍以石塞路,通道已絕。”

  “果如主公所言。”麴義說道,“既如此,令長安輸運水泥,修繕四道,以待天時。”

  “是!”

  關中到漢中的四道太險惡了,有許多狹小的通路,還有大段的棧道,根本不能通過馬車,進攻關中糧草運輸困難,也不能支撐大軍進兵。

  麴義出發前,劉備就說過,可以邊進兵,邊修路。即便這次不成功,也能方便下次。

  曹丕為了阻攔麴義喪心病狂,將大段的通路以巨石阻塞,想要清除這些攔路石,沒有一段時間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曹丕就駐軍在一段棧道前,一有不對就可以拆毀棧道。

  參謀說道:“曹軍此舉不似有于陳倉故道攻關中之意,將軍需防余三路。”

  “報將軍,張將軍遣人至此,曹軍有哨探出沒于褒斜道。”

  “留一軍確保建路百姓安危,余部隨我往褒斜道,待破曹軍,便順勢往攻漢中。”

  “是!”

  麴義在陳倉故道修繕道路的時候,張郃與高覽也分別在褒斜道和儻駱道修路。張郃的斥候最先與曹軍哨探照面,察覺到曹軍有從儻駱道進攻關中的意圖,張郃傳信麴義。

  麴義到達,張郃說道:“棧道狹隘,不利交戰,莫如先撤出,待曹軍出,伏擊之。”

  “善,便依儁乂之言。”

  可是令兩人意外的是,撤出儻駱道半個月,曹軍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斥候入棧道偵查卻又時不時見到曹軍動靜。

  “我等以為,若非曹軍得知我軍設伏,便是儻駱道中曹軍乃是佯攻。”參謀團給了解釋。

  “既如此,我等便由此往攻漢中,看曹軍如何!”

  “報將軍,劉軍分水陸三路大軍圍城而來。”

  文聘說道:“不可慌亂,我江夏城堅,糧草充足,即刻傳信曹將軍。待曹將軍援兵至,我等里應外合,破劉軍必矣。”

  管亥說道:“兄長不守柴桑,無礙否?”

  “曹軍可攻柴桑者,惟江夏文聘,只消我兄弟三人奪下此城,柴桑可萬無一失。”

  管統說道:“夷陵惟有陸遜偏師,倘若曹洪大軍進攻,奪取夷陵,打通蜀地通路,豈不壞主公大計。”

  “陸伯言有遠謀,非易于之輩。況我等圍江夏,待取江夏,可直襲襄陽,那時即便夷陵有失,亦不礙大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