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首領,營中糧倉無糧!”

  李恢給孟獲的情報中,最重要的是糧草所在地。孟獲接應李恢,叛軍繞過李恢本部直接殺入營中,想要焚糧劫營。

  “怎會如此!”

  “首領,營中無蜀軍一人。”

  “首領,四方有敵軍殺至。”

  殺入營中的叛軍到處放火,把本該方第一位的殲敵忘在了腦后,直到被蜀軍反堵在營中,才恍然大悟。

  “我中李恢之計也!”

  這時的李恢早就率本部占據了滇池縣,孟獲殺透重圍來到城下叫門。

  “孟獲,我早已占據此城,爾等還不投降!”

  孟獲不愿就此投降,他的大本營還在滇池縣南方,只要回到大本營,即便反叛不勝,自保也是綽綽有余。

  可惜他的想法一早便被李恢識破,看似李恢站在城中,其實城里面的蜀軍不多。

  孟獲剛剛繞過滇池縣,準備撤軍回老家,就被李恢安排的埋伏等個正著。南下的路被切斷了,后方解決了其他部族的鄧方也包抄了過來。

  孟獲且戰且退,反而離大本營越來越遠,無奈只得一路北逃。

  鄧方追殺一陣,在李恢的建議下,停止的腳步,并轉頭向孟獲大本營進攻,益州郡后方因為眾部落叛軍沒回去,很快被蜀軍占據。

  孟獲回家無望,軍中糧草不足,現在投降又怕鄧方秋后算賬,為了保住小命,決定先投奔牂柯郡的朱褒,然后占據險道,與蜀軍僵持,增加談判的籌碼。

  被孟獲視為最后希望的朱褒卻老早就被馬忠擊敗了,朱褒自己也死在陣中。

  牂柯郡本身縣城就不多,只有郡治所故且蘭縣和北方的鄨縣算有些規模。朱褒反叛倉促,自身沒什么物資,也沒什么士兵,惟有家仆千余人。

  既然扯旗造反總要有物資支撐,故且蘭縣是自家大本營,在故且蘭縣劫掠太失民心,于是他率家仆北上鄨縣,想在鄨縣劫掠物資,同時北方入牂柯郡,鄨縣是必經之路,守在鄨縣就能將蜀軍擋在自家門外。

  前期一切順利,鄨縣令甚至還不知道朱褒的千余人是叛軍。朱褒占據鄨縣,開始劫掠百姓,特意關照士兵不能動富戶。

  時間一長,朱褒士兵哪還記得朱褒的話,更何況朱褒也沒定義什么等級的是富戶,于是這些士兵開始對富人動手。

  這時代,除了劉備治下,各地豪強富戶掌控著當地絕大多數的資源,包括糧草、軍械還有隱藏的人口。

  治世時普通百姓被人搶劫、殺害,只要沒人報官,官府都不會管,更不要說亂世了,但豪強則不同。他們不但會責罵官府不作為、失民心,還會反抗。

  同樣豪強出身的朱褒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讓士兵不得劫掠富戶。只是他錯估了人心,搶劫順手了,誰還管這家人是不是富戶。

  之后,分散的朱褒士兵就悲劇了,越來越多的士兵死的不明不白,早上出營和晚上回營的人越來越不對稱。朱褒一看不是辦法,趕忙停止劫掠鄨縣。

  不過這時候,鄨縣城中的豪強已經知道了朱褒的虛實,起初他們不動,馬忠的平叛士兵一到,他們立刻在城中里應外合。

  朱褒妄圖向南方大本營逃跑,又不愿意丟棄搶來的物資,沒跑多遠就被馬忠追上。蜀軍從后掩殺,朱褒士兵兵無戰心,四散奔逃,朱褒死于亂軍之中。

  馬忠順勢攻下故且蘭縣,平定牂牁郡,引軍殺向益州郡。

  孟獲這邊,剛引敗軍逃到味縣,就撞上了諸葛亮大軍,他大驚失色,連忙躲入味縣城中死守。

  諸葛亮能這么快進軍益州郡,離不開沿途南中豪強和服從巴蜀管轄的土著幫忙。

  濟火,彝名妥阿哲,他率部族之人在朱提郡瀘江水附近親迎諸葛亮大軍渡河,派遣族人幫助諸葛亮連通糧道,又親為向導引導蜀軍南下。

  爨習,南中豪強,諸葛亮擊殺高定后,就帶著家中私人部曲隨軍聽調。諸葛亮渡水木筏等,還有一些治療瘴氣等特有疾病的物資,都是由他帶到軍中的。

  諸葛亮走到哪,哪里就有人幫忙,蜀軍十分順利殺入益州郡,正把逃亡的孟獲堵在了味縣之中。

  諸葛亮駐軍城外,包圍味縣不久,馬忠到達,敘說牂牁郡平定的事。諸葛亮沒了后顧之憂,專心對付城中的孟獲。

  相持十天不到,諸葛亮打造了一些必要的攻城器械,攻城戰打響,蜀軍進攻異常的順利。孟獲敗軍本身輜重就不多,他也不像朱褒那樣無腦劫掠,畢竟他身份不同,而且還想著回大本營享福,不敢做得太過。

  諸葛亮生擒孟獲,問道:“肯降否?”

  孟獲本想矜持一番再談談條件,眼角瞟到濟火,心中大驚。濟火同樣在南中異族中有著不錯的威望,諸葛亮捧他上位,代替孟獲,易如反掌。

  孟獲明白了形勢,即刻跪拜投降。

  孟獲投降,諸葛亮引兵與鄧方、李恢和曹丕匯合,才發現南中叛亂已經平定。孟獲不在的這段時間,李恢三人橫掃眾部落,盡皆歸降。

  “令公子深入不毛,我之罪也。”

  曹丕扶起諸葛亮,說道:“先生切莫如此,若非我兵敗荊州,南中亦不會出此事。”

  曹丕下令設宴,慶祝南中平定。酒足飯飽,曹丕問道:“不知先生將以何策治南中?”

  “我當盡數撤回軍兵,使南中人治南中。”

  “如此遠征不毛,倘若不留兵,南中豈不復叛?”

  諸葛亮笑道:“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故耳。”

  聽完諸葛亮的應對,曹丕心中有了疑惑,覺得之前錯怪諸葛亮了。

  諸葛亮不準備留兵南中,不代表他任由南中胡來。他下令南中各郡縣異族部落各抽調精壯,組成一支新的部隊。

  剔除其中的老弱,將這些老弱交由南中漢人豪族統管。這些老弱不是平白給豪族使用,需要花錢糧雇傭。為了補償豪強,錢糧達到一定數目就可以世襲官職。這樣豪強、異族各取所需,眾人皆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