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曹操在襄陽詢問滿寵荊州近況,卻意外見到了曹丕。

  曹操問道:“汝不督蜀中之事,來此作甚?”

  “荊州受周瑜攻打甚急,荊南四郡皆失,子廉叔父求援,故而引巴州之兵來援。”

  當初曹洪撤兵,完全沒想到周瑜會放棄救援孫權,轉頭進攻荊州。剛剛撤退到江夏的曹軍立足未穩,文聘被周瑜擊敗,只得撤回江北。最可憐是于禁,又一次丟失了沙羨縣。

  于禁深怕周瑜和上次一樣逆江西進,沒敢在州陵縣停留,直接撤回了華容縣,并向曹洪告急。但這次周瑜沒有急躁,他在江夏整頓數日后,大軍直撲荊南。

  荊南四郡同樣沒有防備,除了長沙稍做抵抗意外,其他三郡全部開城投降。

  取得四郡周瑜不給曹洪時間,留下程普守江夏郡,黃蓋守荊南,自己率軍飛速于大江南岸駐扎,與江陵縣隔江相望。

  荊州風云突變,曹洪、徐庶束手無策,那些荊州士人為了避免自家利益受損,便建議曹洪向曹丕求援。

  他們也聽說了巴州之戰的經過,諸葛亮確實對得起他臥龍的稱號,尤其是他訓練的精兵本來就是荊州人,正好回援荊州。最主要的是巴州糧草眾多,能補充荊州缺失。

  曹丕收到求援信,向諸葛亮詢問,諸葛亮說道:“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為兵家必爭之地,未可失也。既有曹將軍求援信,公子當回援荊州。”

  “既如此,便請先生整軍與我回返荊州。”說著曹丕便要下令。

  “且慢!”諸葛亮說道,“雖取巴州之地,然蜀中未得,且巴州人心未定,荊州之軍未可遠離。”

  “先生之意若何?”

  “公子可領巴州降軍順江而下,屯夷陵,以為江陵掎角之勢。無需與周瑜相拼,待江東戰事定,其軍自退。”諸葛亮說道,“亮已思得破張任之計,此正當取蜀中之時也。”

  “善,便令先生總督巴州之事,我自引兵回援荊州。”

  自從上次諸葛亮精準判斷涼州形勢,曹丕便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也因為自己瞞著諸葛亮將涼州情報送給夏侯惇,對諸葛亮有一絲愧疚心理。

  這次諸葛亮的謀劃,曹丕想也沒想就答應了。曹丕抽調了江州等地投降的蜀軍一萬人順江而下,諸葛亮還讓馬謖給曹丕參謀。得知荊州糧草不足,曹丕便讓巴東郡支援糧草。

  諸葛亮則帶著已經補足的萬人荊州精銳,再次向梓潼關而來。

  曹彰問道:“先生,以何計破城?”曹丕走時帶走了黃忠等荊州將領,其他如牛金等將領曹丕都留給了曹彰,讓他幫助諸葛亮。

  “何必破城,我等長驅直襲涪城,待得涪城,梓潼關不戰自下。”

  曹彰眼前一亮,說道:“先生欲再施聲東擊西之計乎!”諸葛亮只是笑笑,沒有回答曹彰。

  經過長時間的探查,諸葛亮已經找到了安全繞過梓潼關的道路,同時由于廣漢縣的奪取,廣漢縣往涪縣的運糧通道也已經探明,馬良甚至已經帶著糧草在廣漢縣駐扎了,就等諸葛亮攻取涪縣。

梓潼關  “報將軍,諸葛亮率軍屯于關外!”

  “其軍幾何?”

  “萬人!”

  被諸葛亮擊敗幾次,劉璋的兒子劉循仿佛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怪圈,總感覺自己不適合軍陣,所以他將抵御曹軍進攻的重任交給了張任,自己回守雒縣,專心籌備糧草。

  劉璝說道:“將軍,莫如乘敵新至,立足未穩,夜襲之。”

  “不可!”張任說道,“諸葛亮詭詐之徒,必有防備。梓潼關地處要沖,易守難攻,其軍不足,我只坐守城中,看他如何!”

  平靜的一夜過后,張任正準備抖擻精神迎接諸葛亮攻城,卻被斥候的匯報嚇了一跳。

  “報將軍,諸葛亮營中空無一人,其軍不知去向。”

  “什么,引我去看!”

  為探明緣由,張任親自下關來到諸葛亮營中探查,果然沒有見到一個敵軍。甚至張任巡查四周,就連士兵生活的跡象都沒有。

  劉璝說道:“或為諸葛亮聲東擊西之計,彼令偏師至梓潼,主力沿涪水而下,直攻涪城。”

  “廣漢往涪城之路難行,且我早令鄧將軍屯兵險要,必可阻諸葛亮之兵。”張任說道,“若果如爾所言,蜀中無憂矣。”

  劉璝的猜測基本沒錯,只是他們沒想到諸葛亮大軍本來就沒有到梓潼關城下。來到梓潼關修筑營寨的士兵是諸葛亮令農夫假扮的,這些農夫的任務就只是為了修筑營寨,修完后農夫便乘夜立刻離開了,甚至營寨內的細節建筑和帳篷都不多。

  諸葛亮找到的這條繞過梓潼關的路,最危險的一段便是一座橋,一座臨近梓潼關的橋。

  梓潼關依梓潼水而建,西門緊挨著梓潼水。梓潼水上的橋不多,諸葛亮想要過梓潼水,必須要經過梓潼關西南方不遠處的那座橋。

  而諸葛亮繞到那座橋的時候,正是深入小路一段時間了,若是被城中的蜀軍發現,將諸葛亮的去路和歸路一截,那諸葛亮只能等死或翻山撤兵,一定傷亡慘重。

  為了不讓張任察覺,所以諸葛亮才讓牛金帶領農夫拉仇恨,同時諸葛亮讓士兵埋伏在山中,等到晚上才行軍通過橋梁。因為夜間行軍視線受限,有數百人失足摔死了。

  張任發現營寨的虛實非常及時,不過他沒有猜到諸葛亮的意圖,喪失了最后翻盤的機會。

  幾天之后,張任見到了鄧賢和涪縣的敗軍。

  “汝緣何不守涪城,來此作甚?”

  當時諸葛亮突襲涪縣,城中沒有防備,讓諸葛亮輕松得手。在南方固守險要的鄧賢一開始還不知道,直到軍中缺糧,才發現涪縣已經很久沒有送糧了。

  鄧賢派人回涪縣,發現已經被諸葛亮占領,他部下兵少不敢與諸葛亮交戰,又探查到張任還在梓潼關,所以他率軍撤到梓潼關。

  鄧賢全身沒有交戰的痕跡,張任以為他玩忽職守,故而大聲喝問。

  鄧賢說道:“涪城為諸葛亮所占,我等兵少,不得已,只得往見將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