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63章 擴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1259年,3月16日,藍村鎮。

  “咳。”張正義打斷了他的幻想,“李應背后是李璮,要顧全大局,暫時不要有別的想法。畢竟時代不同,不能過多依賴關稅,還是想想怎么利用膠州港這個優良條件,擴大我們的貿易吧。”

  陳潛看了看他們,又繼續說道:“說到海貿,今年形勢不錯,如果我們趁機擴大的話,估計會有十萬貫以上的純利潤。這個和之前的關稅加起來,算它們二十萬好了,這就是第二大塊收入了。”

  目前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四十萬,補足了大部分的支出,管委們的神情開始放輕松下來。陳潛繼續說道:“最后,就是商社自身的收入了。剛才已經說過,目前沒有部門間結算,商社提供給自己人的那些食物、被服等等都是不算錢的,主要收入來自于向外出售的商品,包括衣物、布匹、食品、木器、鐵器、小商品、住宅等等。這個‘向外’出售,不光包括外部的居民,我們自己的勞工的消費額也算在里面。

  我們可以把銷售商品的市場分為外部市場和內部市場兩部分:外部市場主要是控制區以外的市場,以銷售白糖、辣椒、玻璃器等奢侈品為主,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而內部市場主要是勞工和城陽區居民的消費,以日常消費品為主,受我們的經濟情況影響較大。

  原本,外部市場的銷售量占了大部分,但自去年九月開戰以來,商路大受影響,這塊收入幾乎是斷崖式下跌。所幸,我們雇工、募兵等等花掉的錢畢竟不是白花的,海量的銅錢投放下去,內部市場的消費力也隨之提升。其中最高峰是去年臘月,因為勞工和附近居民準備年貨,我們當月的商品銷售收入一度增長到了一萬七千貫。年后雖然大幅回落,但隨著外部市場的回暖,總銷售額也呈現出了增長的趨勢,剛過去的二月份的銷售收入達到了六千四百二十貫。

  如今筑基計劃大獲成功,我們的控制區大幅擴張,內部市場也必然會隨之擴張,所以我對這個財年的總銷售額很樂觀,估計可達十五萬貫以上!”

  這可真是個好消息了,終于補足了赤字,甚至還有不小的盈余,好幾人都笑了起來。高正似乎看到了擴軍的前景,趕緊問道:“真的?就膠州這片,有這么多消費力嗎?”

  陳潛還沒開口,史若云搶先點頭了:“那是自然的。別忘了,前面我們可是有高達五十萬貫的支出的,這些錢到哪去了?自然不會是憑空消失掉的,而是到了另一批人手里,他們最終也會花出去、用來購買商品的。而現在物流不發達,內部市場相當封閉,錢流出不了多少去,我們產的商品近水樓臺先得月,自然就能從中吃掉很大一部分。此外,我們部預估了一下,單是膠州的六至八萬戶,每戶自己的收入加上上交的租子等等平均差不多有二十貫,即使不算各路豪商,整個膠州也是上百萬的大市場。更別說,附近的幾個州也向我們敞開了大門,我看財政部這十五萬貫還是保守了。”

  場上的氣氛熱絡了起來,張正義嘆道:“這就是老孔常說的經濟本質啊。我們花了那么多錢,去雇傭勞工和采購物資,實際上并不是用錢買來的,而是用生產的物資換來的,錢在這里只是個交換的介質。”

  感嘆完,他又輕松地說道:“這么一看,今年不光不會有赤字,還能有點結余,輕松了不少啊。”

  聽到錢的話題,幾個部門首腦瞬間豎起了耳朵。陳潛見狀,偷笑了一下,很配合地說道:“是的,這個財年,我們預計有五至十萬貫的財政盈余。嗯,看上去賺了不少,其實這并不健康,這錢要是不花出去,那么和沒有也沒什么區別。再者說了,我們從社會上抽了這么多貨幣,一兩年還好,如果持續下去,是會影響經濟運行的。

  嗯,此外,最近獲取了不少戰利品,商社賬上大約有三十五萬貫的貴金屬。勞工和外來儲戶在儲蓄所的存款也增加到了四萬多貫。資金儲備比較充裕,所以我建議商社可以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適當的赤字,以推動進一步發展。今年花一貫,未來未必不能取得十貫的回報……”

  “是啊!”“沒錯!”

  陳潛話音未落,就響起一片贊同的聲音,果然花錢都是大家喜歡的。

  見眾人都表示同意,張正義也揮了揮手,開口說道:“有道理,錢不花就等于沒有,尤其是我們現在處于發展期,更不能縮手縮腳,所以我決定大方點,把今年的擴張額度定到三十萬貫!”

  不待眾人歡呼,張正義做了個手勢按了下去,又開始說:“不過我們先把大體原則確定一下,首先,最重要的是商社自身的安全和發展,大頭要用在這里,沒意見吧?軍事預算不能吝嗇,但光有兵沒槍可不行,所以得先讓工業部擴大產能。另外,文化部關系到教育和宣傳,也馬虎不得,畢竟我們也不能只看腳下。所以這工業文化這兩個部一個代表現在,一個代表未來,先各給五萬的額外預算,沒問題吧?”

  一下子分了三分之一出去,不過這兩個確實重要,也沒什么可說的。眾人點頭后,立刻開始各自爭取起本部門的預算起來。

  “基礎設施很重要啊,沒有足夠的道路,你的商品怎么運出去?”

  “說得對啊!所以應該給我們海洋部更多的預算,多搞點船搞運輸。”

  “船再多,等敵人打過來了,還能上岸不成?我們雖然剛打贏了一仗,但是安全形勢仍然嚴峻,所以必須再擴軍才行。”

  “應該繼續擴大城陽工業區的規模,多招點人,多生產商品,才能多賺錢啊!等到有錢了,星期兵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雇工雖然便宜,但畢竟跟咱們不是一條心啊。看若云的統計,雇工拿錢少,但買商社產品更少;而有編制的勞工,日常用品都用商社自產的不說,閑錢還放在儲蓄所里等著買房子,這才是真正的自己人啊!所以預算要用來多進勞工才對!”

  “呃,那個……不是我烏鴉嘴,就是,你們要雇這么多人,聚在一起,衛生工作不跟上,一場瘟疫過來,那可就……”

  見一時半會兒爭不出個頭兒來,張正義咳嗽了一聲,道:“好了好了,今天也論不出什么,離下次大會也不遠了,各部門回去做預算,二十日匯總一下,然后報到大會上去。”

  他喝了口水,繼續說道:“財政問題就先到這,咱們今天還要討論什么來著?對了,藍村鎮的問題。將行政中心轉移到藍村鎮,有利于加強對整個膠州的控制,咱們之前也討論得夠多了,優缺點都列明了,也不用廢話了,現在開始投票,誰贊成,誰反對?”

  隨著控制區擴展到整個膠州,再將管委會的基地放在鰲山之東的東海一隅就有些不合時宜了,西遷是必然的事。只是這中間牽扯頗多,之后如何與東海地區已經存在的工業區進行協調是個問題,藍村新基地的建設又是個問題。

  其實遷去原膠州州治膠西縣也是個備選方案,不過那里各方勢力錯綜復雜,又過于靠近前線,此案很快就被放棄了,不如藍村鎮一張白紙好作畫。

  這個問題早就統一了意見,管委們相繼舉起了手,在場的全投了贊成票,即使不考慮缺席的那三位,也是絕對多數通過了。

  張正義滿意地點點頭:“既然管委會沒有意見,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說服大會了。加強控制力的好處很多人都明白,但也免不了反對的聲音。我預估的矛盾點有兩個,一是舊三區,也就是東海、城陽、金口這三區的地位如何處理,二是新區的建設成本。”

  眾人沉默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陳潛說道:“按理說我們是外來者,住在哪都無所謂,但舊三區畢竟是我們篳路藍縷奮斗了幾年的地方,總歸是有些感情的,不想走也正常。不過我們本來也沒準備全搬到這來啊,舊三區仍然是工業中心,新技術新產業仍然會首先設置在那里,只要好好跟他們說清楚了,大部分人不會反對的。”

  陸平接茬道:“還有些人是處于分散風險的考慮,認為不能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我們正好可以從這個角度說服他們,全待在東海,一場臺風過來肯定損失慘重,所以往內陸分散一部分是很有必要的。”

  李如南扶額道:“所以這一點問題不大,大部分人還是明事理的,問題在于預算。今年雖然財政寬裕不少,但錢總是不夠花的,股東們還沒人人住上花園別墅呢,這時候要是再花大錢建新城,不得被噴死。”

  “嘖,”史若云哂笑道,“出生入死的海陸軍,還有奮斗在車間第一線的技術人員還沒住上別墅呢,他們倒想住了?而且這邊就蓋幾個破房子,能花幾錢?”

  她說到這里,突然發現張正義神色有些不太自然,遲疑了一下,問道:“呃……首席,你準備花多少?”

  張正義有些尷尬,對著陸平說道:“陸平,你把你的設計圖給大家看看吧。”

  陸平嘿嘿一笑,掏出一張a2大小的紙,展了開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