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968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如此一來,一方面能集思廣益,讓各個角色的死亡方式更吸引眼球,另外一方面也能夠加深演員的參與感,并且在討論當中保持良好的關系。

  當然了,這些暫時還言之過早。

  不過《死神來了》項目卻在劇本都尚未最終定稿的時候,就宣布啟動了。

  《死神來了》注定不可能選擇什么大牌明星,畢竟,這部影片的預算本來就不高。

  但是不管是林霄,還是娜米都非常看好這個項目。

  不過兩人的信心來源不同,林霄是因為這部系列電影,在系統里面可是整整有好幾部續集,這就說明了,這部電影絕對有利可圖。

  而娜米看好這部影片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林霄是這部影片的創意提供者,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這部影片的劇情創意非常有意思。

  甚至只是聽了劇情構思,娜米都有種毛毛的感覺。

  它的令人恐懼的地方在于,你會發現,生活當中,任何一點不小心都有可能導致意外發生。

  而且它無處不在,這是一種暗示,也是一種明示。

  而且這部影片的投資很低,只要幾百萬甚至就能搞定,關鍵是,拍攝速度也會很快。

  當然了,電影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在項目立項之后,找個合適的導演就成為了關鍵。

  不過二十一世紀什么最珍貴?人才啊!

  但是反過來,二十一世紀的好萊塢,什么最多?同樣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才。

  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還不好找?

  《死神來了》是傳奇影業的首部獨力制作的影片,娜米親自擔任制片人。

  很快地就展開了影片的籌備,導演選擇等等等等。

  另外一邊《颶風營救》已經正式開拍。

  而《小鬼當家》第二部《小鬼當家迷失西雅圖》也正式宣布開機。

  這個時候,林霄準備回國了,因為國內,凌霄閣有兩部電影即將上映。

  正常來說,凌霄閣有電影上映,林霄也完全不用親自出現,但是這一次對于林霄來說卻是不同的。

  凌霄閣的導演當中,南柯和陳鶴已經徹底走出來了。

  當然了,凌霄閣這邊為了綁住兩人,陳鶴就不用說了,本來就是凌霄閣的股東,又和林霄關系莫逆。

  南柯這邊,凌霄閣本來是準備幫他開一間工作室的,但是南柯自己卻不愿意,按照他的話說,開工作室反而麻煩,他喜歡拍電影,但是不喜歡做生意。

  而且凌霄閣給他的待遇,一點不差。

  事實上,不是沒有人來挖南柯的,但是南柯當初最低谷的時候,是凌霄閣這邊給了他機會,而且凌霄閣待他不薄,林霄也沒有限制他拍片,再加上,他實際上,追求不是很多了。

  所以,反倒是覺得,現在的現狀就很不錯了,完全不必要換東家。

  今年的暑期檔,林霄正式缺席了,他沒有影片上映,但是凌霄閣這邊卻有2部影片準備上映。

  龍騰這邊的《三國之呂奉先》也要上映。

  后者不是重點,重點在于前者,對于別人來說,或許只是普通的兩部影片,但是對于林霄而言,卻是不同的。

  因為這一次的兩部影片,完全是凌霄閣操作的,和林霄沒有任何關系。

  一部是陳鶴的《那年夏天》,依然是青春片,這現在已經成為了陳鶴的一個招牌了。

  不要說陳鶴不求上進,還繼續拍什么青春片,事實上,目前在華國國內,陳鶴青春片,這個組合一放出來,就代表著一個品牌。

  《那年夏天》是一個關于懷舊,關于青春的故事。

  其實和之前陳鶴拍的《那些年》有些類似,但是不同的是,這一次《那年夏天》的主題不再是愛情,而是同窗之情,是友誼之情。

  另外一部是南柯的《網事》。

  說實話,林霄也有些奇怪,為什么南柯會選擇拍這么一部影片。

  《網事》是一部反映互聯網輿論暴力的電影。

  《網事》依然是一部現實題材電影,但是和之前不同的是,這部影片,聚焦互聯網輿論暴力等問題。

  《網事》的故事并不復雜,是根據發生在幾年前的一個互聯網募捐事件改編的電影。

  不過和之前的《我不是藥神》相比,《網事》揭露這種社會現象,尺度更大,更加徹底。

  林霄之所以關注和重視這兩部影片,是因為這兩部影片,和他真的一點關系都沒有,甚至從選劇本,到拍攝等等,他都沒有插足。

  這和之前是不同的,之前最起碼還有林霄提供劇本。

  所以,這對于凌霄閣來說也是非常與眾不同的兩部影片。

  對于整個凌霄閣體系來說,其實很多電影投資和林霄沒有什么關系,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的電影,凌霄閣只是投資,而這兩部影片是凌霄閣的當家兩位導演的作品。

  結果,陳鶴不愧是已經打出了自己的青春片品牌的導演,《那年夏天》好評如潮。

  票房方面,也是非常不錯,上映首日,因為院線方面非常看好,所以排片甚至一度華影的一部大制作持平。

  而《那年夏天》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上映首日,票房過億。

  接下來保持了連續3天票房過億的好成績,而要知道《那年夏天》的投資僅僅只有5000萬華幣,又是一次經典的以小博大。

  當然了,事實上成本肯定不止五千萬,單單是宣發預算就超過了電影的制作成本,最終的總成本超過1億。

  對于一部青春片來說,這個成本不算低,但是依然算的上是以小博大。

  上映滿一周《那年夏天》拿到了6.2億的票房。高居周票房排行榜榜首。

  而第二周開始《那年夏天》的口碑發酵,票房跌幅并不是很高,第二周整周之后,票房順利破億。

  再次讓無數的國人的影視人驚呼不已。

  然后《網事》上映,不過,南柯的這部影片票房卻并不是那么盡如人意。

  首日6000萬的票房,對于《網事》這種片子來說不算低了,但是比起《那年夏天》來卻是低了不少。

  不過,林霄卻已經非常滿意了,《網事》的投資同樣的不算高,最終票房應該不會低于4個億。

  這已經是大賺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