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9章:太平歌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太平歌詞可不是在太平間里唱的歌詞。”張奕抖了個小包袱。

  這個世界少了老郭仿佛少了太多東西了。

  在平行世界里,網上好多人罵老郭,說他藝術不行,相聲說的太俗等等,更人說他唱的太平歌詞調不對。對此張奕和眾多鋼絲都表示過“呵呵”。

  對于不對暫且不說,在老郭之前這幫罵街的連太平歌詞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咋就知道調兒不對呢?

  杠精們為了證明自己,還有人找出老錄音,有兩個老先生打著玉子板唱太平歌詞,明明調一樣,只不過他們的節奏快一些而已,可就有一些人在那起哄。

  現實世界里還在世的,會唱太平歌詞的相聲演員有不少,比如趙永義,李德高幾位老先生就會好幾段。天津的少馬爺會的更多。只不過現在聽的人少,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先生們給那些不會唱的藝術家們留飯。

  張奕繼續道:“太平歌詞起源于蓮花落十不閑兒,清末民出的時候只要是說相聲的都會唱,為什么呢?”

  李孝庭道:“您給說說。”

  張奕解釋道:“最早相聲是在地上演出,那會兒沒有劇場,就幾個藝人在天橋或者哪畫個圈,俗稱叫畫鍋,意思是我再這個圈里賣藝掙錢吃飯。

  藝人站好位置,怎么就能把觀眾吸引過來呢?就得唱點什么,唱就唱太平歌詞。或者是打板兒唱段蓮花落什么的。這邊唱著,路過的人一聽,誒?那干什么呢?

  有好奇的圍過來,人多了,藝人們才好說相聲。所以太平歌詞是干這個用的。因為那會太平歌詞只有說相聲的才唱,所以才歸到我們這唱的一門里。”

  “對,是這么回事兒”李孝庭捧道。

  后臺的演員們以為他返場會說幾個小段兒的小包袱,沒想到他會說這個。

  趙永義嘆了口氣,總歸要有個人把這個普及開來,要不然這行就越干越完了。

  觀眾們也都恍然大悟,覺得發現了什么了不得的東西。

  張奕道:“唱太平歌詞非常簡單,就一個上句一個下句。伴奏的樂器需要兩塊板兒,叫玉子,今天我沒帶,就清唱幾句給大伙兒嘗嘗,您要愛聽下次我帶著玉子給你們唱。”

  “好!”

  觀眾們很踴躍,他們也好奇這個太平歌詞到底是怎么唱的,還有不少人打開手機攝像,準備記錄下來。

  張奕將袖口向后挽起,這叫龍抬頭。

  張奕拿起扇子開口唱道:“杭州美景蓋世無雙~西湖岸,奇花異草四了季的清香。

  那春游蘇堤桃紅柳綠,夏賞荷花映滿了池塘,秋觀明月如同碧水,冬看瑞雪鋪滿了山崗。

  我表的是蛾嵋山上白蛇下界,在這上天怒惱了張玉皇。怒沖沖差法海臨了凡界,在這金山寺內把這方丈來當。

  這一天許漢文來這燒香還愿,老法海攔去路是有語開了腔,我算定你的妻是多了年的怪蟒,纏繞你結連理盜取真陽。

  有許仙聞此言魂飛魄散,留在了文殊院他是未轉錢塘,那青白蛇一怒就找到了寺院,手指山門罵和尚。放出來兒夫還則罷了,若不然青鋒劍下讓你禿頭命亡……”

  “好!”李孝庭伸出大拇哥捧道,觀眾也拍手叫好。

  觀眾多愛聽到談不上,主要是張奕嗓子好,唱的比較有味道,最主要是這百十多年的傳統曲目聽著比較新鮮,叫好的人不少。

  “這就是太平歌詞白蛇傳的一個小段兒,一板一眼,特別簡單。”

  “是!”

  “太平歌詞還有很多段,像什么單刀會,勸人方,骷髏嘆之類的,有時間我一樣一樣的給大伙慢慢唱。”

  “好!”觀眾再次鼓掌。

  “太平歌詞在清末民初那會兒唱的還是比較多的。”

  “對。”

  “不止相聲藝人,就連打短工拉洋車的都會唱。”

  李孝庭道:“對,太平歌詞簡單啊!”

  “現在為什么沒人唱了呢?”張奕問道。

  “哦,您給說說。”

  張奕解釋道:“因為后來演員進了劇場,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吸引觀眾,所以到后來唱得越來越少,會的人也就不多了。”

  “是。”

  “網上還能找到幾段老錄音錄像,比較經典的是侯寶林大師當年錄的十字回頭,里面還有我們相聲藝人早先會的一項絕技,白沙撒字。”

  “有!那個可見功夫啊!”李孝庭捧道。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去搜一下看一下。”緊接著張奕見到有兩個淘手機的,道:“誒,那兩個,別現在搜啊,您回去搜啊!”

  不少觀眾笑了笑。

  太平歌詞結束,張奕又返了兩個場,說了兩個小段。

  演出結束時李蘇凡已經睡著了,兩個學徒坐在邊上看著。

  張奕家離得近,上班下班溜達著回。

  今天這場他普及了太平歌詞,這個世界會的人還有,但很少有相聲演員去唱。

  想想也是,原因很多。

  電視上演出的相聲都是固定節目,十幾分鐘。演個段子都不夠呢,哪還有時間唱太平歌詞呢?

  民間團體掙錢的劇場很少,好多演員飯都吃不飽。

  好多演員們和觀眾都有對傳統的東西有一種誤解,傳統的東西太老,不好聽,也聽不懂。所以演員們不愿意演,觀眾們也不愿意聽。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是的!

  在平行世界里經過德蕓社的普及可是有大批觀眾喜歡,甚至有的德蕓小仙女都把一些傳統的唱段在夜店里播放。

  所以,張奕想在打破這種常規。

  今天胡同里的路燈壞了,前路一片漆黑。

  回到家的張奕把大褂布鞋裝好,開始在網上搜索該買什么包好。

  這么多年張奕和袁璐沒少互贈禮物,從張奕送給她那部蘋果手機之后,除了戒指沒買過,剩下袁璐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張奕幫她買的。

  而張奕身上穿的用的也是袁璐給買的。

  以前的袁璐沒背過包包,現在也不知道是跟誰學壞了?

  雖然張奕很愛吐槽,但他也理解,現在的袁璐也算是公眾人物,肯定要注意自身形象,還背個書包到處走確實不太好看。

  搜了半天,張奕選中了一款LV。

  這玩意兒不能在網上買,要買也得去實體店,最好是帶著她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