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章:“同行”之間的交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見到緩步上臺的的兩位老先生,張奕有些驚訝。趙永義孫永東可是名人,早幾年也是電視上的常客,有過不少膾炙人口的相聲,還上過幾年春晚,這幾年倒沒怎么在電視上見過他們,沒想到他們在這演出呢。

  兩位先生走上臺,趙永義調試話筒,孫永東整理桌子,臺下還有幾個觀眾送花,看觀眾的反應應該是常客。

  收了禮物的趙永義站在逗哏的位置上,笑道:“人來的不少。”

  孫永東道:“對。”

  趙永義道:“我看了一下,今天來的觀眾老年人居多。”

  “是。”

  “為什么呢?”

  孫永東:“您給說說?”

  趙永義道:“咱們演出是每周二五六日,今天是周五,還是上午,年輕人都忙著上班,所以來的凈是些退休的干部。”

  “還真是。”

  趙永義嘆了口氣,表情略帶憐憫地說道:“我問一下,來的這些年輕人,你們是真的沒有工作嗎?”

  觀眾哈哈大笑,小包袱抖出來不緊不慢,看得出來,老先生的功底很高!

  “嗨!”孫永東忙攔:“你說這干嘛?”

  張奕看著兩位先生的開場墊話,不論是細節的處理還是包袱的使用都稱得上完美。

  開場墊話就是和觀眾聊天兒,在聊天的過程中把觀眾帶到節目當中來,每個演員的風格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趙先生的風格就是不緊不慢,不急不躁,慢慢悠悠的說,在不知不覺間把觀眾的視線移到自己身上。

  張奕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懂這么多,也不知道腦袋里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專業知識。

  他小時候總去母上大人工作的劇團,也接觸過說相聲的,但也沒聽他們說過專業知識啊,難道真是那場夢?

  好玄幻啊!

  臺上的表演還在繼續,趙永義又使了幾個小包袱。

  趙永義感慨道:“從創辦華文社到現在已經九年了。”

  孫永東:“還真是,咱們是一零年創辦的。”

  趙永義道:“是吧,那會咱們也四處走穴,隔三差五的上電視,多好啊。”

  孫永東疑惑道:“是啊,那您為什么要在這說呢?”

  趙永義賣了個相兒,抬手擦了擦眼淚,道:“電視臺不讓我說了。”

  孫永東疑惑道:“為什么啊?”

  趙永義一跺腳,抬手指著他說:“還不是你方的我。”

  “啊?”

  趙永義道:“我那會兒是事業上升期,演過節目上過春晚,眼瞅著就要紅透大江南北了,就是因為你在我身邊方我,才讓我如今落到這步田地。”

  “合著您這是怪我了,那相聲不是得兩個人說嗎。”

  “兩個人?兩個人多攪和啊,為啥有時候包袱不響,那就是你攪和的!”

  孫永東也急了,道:“你以為我愿意跟著你,一個捧哏一個逗哏,當時就這么安排的,我有啥辦法?”

  “捧哏?”趙永義一副眼高于頂的樣子,“捧哏我不要,凈攪和我,告訴你,要不是為了扶貧,我演出都不愿意帶你。”

  兩位開始入活,臺上爭辯捧逗的重要性,之后兩人打賭,看誰能逗樂觀眾,觀眾們配合的也很好。

  張奕坐在二樓,細細品味,段子還是老段子,但兩位先生處理的非常恰當,入活的方式也是自己重新改編的,兩個人本來就是黃金搭檔,合作二十多年了,當趙先生說上不了電視,原因是孫先生攪和的,相聲里面的事件,人物,矛盾就表現出來了。

  表演結束,兩位先生鞠躬下臺準備返場,到臺口時李孝庭對著趙永義小聲道:“師父,二樓坐著那個穿白半袖的小伙是同行。”

  趙永義點了點頭,沒太在意,返場回來時抬頭瞧了眼張奕,張奕見他看自己,點點頭報了抱拳。

  返場三段演完,觀眾開始往外走,趙永義在臺口對張奕擺了擺手,示意張奕來后臺。

  張奕下樓來到后臺,一進后臺,演員不少,有的忙活收拾衛生,有的在整理服裝,有的在對活聊天。

  一見來到后臺的張奕,紛紛愣住了。

  張奕拱手抱拳道:“各位辛苦。”

  李孝庭幾步上前,對張奕笑道:“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華文社的班主,也是我師傅,趙永義。”

  張奕趕忙道:“趙先生,以前老在電視上看見您,您辛苦。”

  “這位是我師叔,孫永東。”

  “先生好。”張奕規規矩矩,孫永義也笑著點了點頭。

  趙永義雖然五十多了,但臉上皺紋不顯,棱角分明的臉上樂呵呵的。

  “剛下臺前兒孝庭才跟我說今天咱們這來個同行,你是哪枝兒啊?”

  張奕愣了愣,自己算哪枝兒?說師傅是老郭?沒人認識啊,說自己是的師爺是侯三爺?侯三爺得知道他徒弟是郭德鋼啊!

  這夢做的,昏頭了,沒事兒瞎聽啥相聲啊,在家多好,老媽做的糖包他不香嘛。

  還真不香!

  雖然愣了愣,但張奕沒露怯,實在不行就編吧!

  “先生好,我叫張奕,藝名張云聲,我師父是郭德鋼。”張奕如實達道,誰讓自己沒事兒找事兒,做個夢就當真了,還來這里裝逼,今兒個就今兒個吧。

  趙永義暗自思索,在他的記憶里不認識叫郭德鋼的。轉念一想也對,天下說相聲的那么多,也不可能都認識。

  “那個我師父您可能不太熟悉,他不怎么出名,民間閑散藝人,演出也就趕趕廟會什么的。”

  “哦。”趙永義點點頭,問:“你都會說什么啊?”

  被問到此,張奕想了想,腦海里的相聲段子記憶猶新,雖說是做夢,但夢里學過的相聲段子,小曲小調,包括怎么使活,包袱的技巧他都會,就像自己真的在舞臺上演了十來年一樣。

  張奕謙虛道:“差不多的傳統段子都會,還有一些小曲小調太平歌詞,也都會點。”

  趙永義和孫永東對視一眼,兩個老搭檔都從對方的眼睛里看出了驚訝。其他演員有驚訝的,也有不少在認為張奕在說大話。

  趙永義笑了,他也不太相信這個年輕人會這么多。現在的相聲會很多段傳統的或許有,但面前這個小年可能性還真不大。笑道:“你既然會這么多,那我們交流交流?”

  同行之間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華文社里也經常來一些外面的演員過來交流文華。

  “那您出個題。”

  囂張!

  這是后臺眾多演員給出的評價,李孝庭倒是挺喜歡這個白白凈凈的“同行”,他也想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能耐。

  “那行。”趙永義道:“既然你說啥都會點,八扇屏會幾扇?”

  后臺演員詫異地看著趙永義,八扇屏可是傳統相聲里很難得一段,這里面包含了大段貫口,師父(班主)這是要搞事情啊!

  眾人紛紛看向這個囂張的“同行”,只見張奕謙虛地說道:“都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