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三章 出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接下來的時間,張青峰每天兩場的開始在蓮花棚演出戲劇。

  演出后一周時間,兩場白蛇傳幾乎都是滿座。

  一周之后,每一場也有八九成的上座率。

  半個月后,上座率依舊有六七成。

  直到一個月后,戲劇演出的上座率才下降到五成左右。

  但就是這樣的上座率,蓮花棚依舊是賺的盆滿缽滿。

  一個月的時間,張青峰也差不多賺了三千多貫銅錢,這還是除去了演員工資之外的錢。

  當然,這些錢并不是以真正的銅錢,而是價值三千貫銅錢左右的會子,差不多有兩萬多貫。

  賺了這么多錢,張青峰也沒有小氣,他給所有人幾乎都漲一倍工資。

  作為主演的莘瑤琴和柳家的幾人,更是每人每天都能賺三四貫錢,這最后導致,幾乎沒有人去演什么封神演義戲曲了。

  就連以前的不演戲劇的其他人,也巴巴的跑來要演白蛇傳戲劇。

  翠微閣,本來只是答應讓莘瑤琴演三十場,后來見演戲劇能夠賺這么多錢,他們巴不得莘瑤琴能夠以后都演戲劇呢。

  要不是沒有經驗,翠微閣都差點親自下場編排戲劇了。

  白蛇傳的戲劇,隨著蓮花棚的演出很快出了名。

  和白蛇傳戲劇一起出名的,還有演出白蛇傳的幾個主角。

  比如演白素貞的莘瑤琴,演小青的畫兒,演許仙的柳江,演許仙姐姐姐夫的大娘子夫婦,以及演法海的柳老頭等等。

  基本上,只要看過白蛇傳戲劇的人,都認識這幾個白蛇傳的主演。

  就是沒有看過白蛇傳戲劇的人,只要經常在勾欄圈子里混,也或多或少聽過這幾個人的大名。

  當然,張青峰是更加的出名,他的兩首二胡曲,口口相傳之下,讓很多人慕名而來。

  特別是那首戰馬奔騰二胡曲,那種用二胡模仿的馬蹄聲,以及戰馬嘶鳴的聲音,只要聽到的人,都會有種頭皮發麻,雞皮疙瘩都起來了的感覺。

  更是有人為了聽這首樂曲,硬是連續看了半個月的戲劇。

  戲劇演出這一個月來,張青峰并沒有停下腳步,除了原班人馬之外,他又招收了五十多個員工,并且組成了另外一支演白蛇傳戲劇的人。

  以后,白蛇傳的演出,將會有兩套班子一起演,一套班子在蓮花棚。

  一套則是被象棚挖了去,兩邊的演出,每天都能給張青峰帶來不菲的收入。

  一個月后,當戲劇的上座率下降到不到五成后,張青峰隨即就慢慢的降低了票價,頓時又讓上座率上升到了六七成。

  之后,每過一周,張青峰都降低一些票價,讓上座率一直保持在六七成左右。

  只不過,這樣一來,每一場戲劇每天的收入都在慢慢減少。

  不過就算如此,一場戲劇賺的錢也是其他節目不可想象的。

  其實,當看到白蛇傳戲劇的高票價,并且還能滿座后,蘇老虎不是沒有把其他節目的票價提起來。

  然而,當其他節目的門票漲價后,立馬就撲街了。

  就連張青峰師傅趙老先生的評書,當價格上漲一倍后,當時上座率就從滿座降低到了不足兩成。

  這也迫使得蓮花棚不得不馬上把價格恢復到原位,但就算是這樣,也還是得罪了一些老顧客,讓蓮花棚損失慘重。

  其他一些勾欄,眼紅戲劇節目的高回報,也嘗試過提價,然而現實也是很快打了他們的臉,大量客人流入到了沒漲價的勾欄中,讓漲價的勾欄損失慘重。

  一場戲劇就能收三百多貫錢門票,這能讓太多人眼紅了。

  很快,就有人開始研究起了戲劇這個東西。

  在白蛇傳正式演出半個月后,一些勾欄相繼推出自己的戲劇,基本上都是按照白蛇傳的戲劇照搬的,為此張青峰的員工還被挖走了好幾個。

  還別說,雖然他們的戲劇質量比不上張青峰排練的正版白蛇傳,但成績卻非常不錯。

  張青峰一張門票賣兩百錢,他們就賣一百錢,反正比正版便宜一半。

  一些嫌棄蓮花棚價格貴的人,自然就選擇了去其他勾欄看白蛇傳戲劇,給那些勾欄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隨著白蛇傳戲劇出名的還有張青峰的《楊柳戲劇團》。

  以后,只要是楊柳戲劇團的戲劇,那就是質量的保證。

  當然,最近張青峰卻在發愁兩萬多貫的會子錢怎么用掉。

  會子拿在手里,遲早會貶值成廢紙一張。

  這些錢,張青峰考慮過幾個用途,第一,學家里,買田買地,這樣一來差不多能買一百多畝臨安附近的田地。

  第二,那就是買房,三千貫雖然在臨安城中買不到房,但是在城外卻可以,而且還可以買一座不錯的宅院。

  別看張青峰有三千貫錢,但是這點錢在臨安城房市還真是濺不起一點浪花。

  南宋臨安城中的房價,是尺地寸土與金同價,非熏戚世家居無隙地。

  也就是說,除非是皇親貴族,或者是一開始就在臨安城中有房的原住民,否則是買不起房的。

大儒朱熹曾考證說:“且如  祖宗朝,百官都無屋住,雖宰執亦是賃屋。”

  意思就是連宰相都在臨安城中買不起房只能租房住,可見臨安城的房價之高。

  臨安城中,普通的宅院最少都得萬貫打底,高級住宅五萬貫以上。

  歷史記載,南宋晚期的權相賈似道,他為了在臨安建造宅第和家廟,花費了100多萬貫的銀錢。

  最后,張青峰經過一番考慮,他發現不管是買房還是買田,都不是他需要的。

  他需要的是傳播自己的名聲,讓自己青史留名。

  于是,張青峰準備在城外辦一家印刷作坊。

  “你辦印刷作坊干什么?你想把你的書印刷出來嗎?”趙老先生聽到張準備辦印刷作坊,頓時就說道。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張青峰朝師傅趙老先生說道:“師傅,你幫我找一找,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如果有合適的地方,只要價格合適,我就租下來。”

  張青峰之所以要辦印刷作坊,除了出書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他想要辦一份報紙。

  趁著南宋統治階級沒有意識到報紙是控制輿論工具的時候,把想把他張青峰的名聲打出去。

  辦報紙,為了不遭到官方打壓,他是絕對不會涉及政治的,他就準備在文化和文學上做做文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