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二章 談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接下來的時間,早上,張青峰就會來柳家跟著柳家人學習戲曲。

  下午和晚上的時候,他就待在師傅家里寫白蛇傳的小說內容。

  就在張青峰又恢復了忙碌的時候,他并不知道,在臨安城中,他的幾首詩已經在一定范圍內傳播了開來。

  “好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這首詞真是不錯,很符合我們這個年紀的意境,不知道這是哪位大家填的新詞?”

  一個房間中,幾個老者正在飲酒作樂。

  “是臨安府衙送來的幾首詩詞,據說是今年府試的一個考生寫的。”一個老者笑著說道:“據說,這個考生因為作不來賦,就寫了幾首詞,下面人覺得這幾首詞寫的挺不錯,就往我這里送了一份。”

  “那這個考生被錄取了嗎?”有人問。

  “沒有,這個考生雖然寫的好詞,但是經義和策論都不過關,就是詩賦,他寫的寫幾首詞也和出的題不沾邊。”老者朝所有人說道。

  “或許這是那考生早就作好的詞,應該不是臨時所做。”一個人說道。

  “這點我贊同,古今多少有名的詩詞,不都是要花很長時間創作打磨嗎?李太白的將近酒還前后修改了好多次呢。”

  在座的一個人說道:“我看這首臨江仙已經是非常成熟的詞體了,應該不是短時間能夠創作出來的。”

  “泰安兄,你不是說有好幾首詞嗎,都拿過來看看。”一個老者朝東道主的老者說道。

  “不急,不急,這好詞啊!得一首一首的看。”被稱為泰安兄的老者不疾不徐說道。

  不過,說話間,他已經從仆人手中拿過了幾張宣紙。

  “大家看看,這首詞如何。”老者把幾宣紙遞給其他人說道。

  很快,其他幾人每人手中就分到了一張宣紙。

  所有人拿到宣紙,第一時間就看向了宣紙上的內容。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個老者邊看,一邊還念了出來。

  “好詞,不錯,非常不錯。”

  看完宣紙上的詞,一個老者頓時就忍不住夸贊道。

  “確實不錯,這首詞用詞簡潔,但卻描寫出了那種蒼涼的意境,能夠把人帶入到身臨其境中,非常不錯。”另外一個老者也夸贊道。

  “這兩首詞,足以流傳百世。”最后一個老者也說道。

  說話間他的語氣中頗為羨慕。

  當今士林,無數讀書人都嘗試過想要寫出一首能夠流芳百世的詩詞。

  然而,真正能夠流芳百世的詩詞又是何其少,大部分都只能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而他們剛剛看的這兩首詞,其質量足以被世人經常拿出來品味,也足以流芳百世。

  “各位,這里最后還有一首,我也說不好它是個什么東西,不是詩,不是詞,也不是賦,更不是駢文。但是讀起來,卻給人一種澎湃之感,大家看看。”

  老者吩咐仆人再次拿來了一疊宣紙,然后把宣紙分別發給了在場的所有人。

  這次的宣紙,每個人都拿到了好幾張。

  這些宣紙上,都被毛筆小楷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

  “在蒼茫的大海上……這是什么東西。”只是看了一個開頭,就有人皺起了眉頭。

  這種大白話的文章,在他們看來就是最低俗的東西。

  “文博兄,你看完了再說。”被稱為泰安兄的老者笑著朝那個老者說道。

  聽到這話,所有人不再說什么,而且細細的看起了手中的文章。

  剛開始看,他們的神色都是不屑,看了一會,他們的神色漸漸變得認真了起來。

  最后,整個房間中,除了翻閱紙張的聲音之外,再也沒有了其他雜音。

  好半響!幾人才看完手中宣紙上的所有內容。

  最后,幾個人對視一眼,但是他們的情緒都還沉侵在作品中,半響沒有人說話。

  “幾位,感覺如何?”被稱為泰安兄的老者朝幾人詢問道。

  “非同凡響!”半響,一個老者才吐出了四個字。

  “看完這篇文章,雖然我沒有見過海燕,也不知道它是一種什么樣子的鳥,但我的腦海中,已經有了海燕的樣子,這篇文章看起來給人一種非常震撼的感覺。”另一個老者說道。

  “這種文體,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沒想到用世俗的語言,也能寫出這么震撼人心的作品,當真是了不起。”最后一個老者搖搖頭驚嘆說道。

  “各位,不如我等拿這幾篇文章給放翁先生(陸游的字號)送去看看如何?看看他是如何評價。”有人提議說道。

  此時的陸游,處于被貶官,閑居在家的轉態。

  陸游是紹興人,紹興就在臨安府的隔壁,并不是很遠。

  聽到這話,頓時就有人附和:“此建議甚好,整個大宋,論文采,無出放翁先生其右,我很期待放翁先生看到這篇海燕后會給出什么樣的評價。”

  “那我明日就讓人把這兩首詞和這篇文章給放翁先生送去,等放翁先生回信了,我再拿給大家看。”被稱為泰安的老者說道。

  “各位,宴席到這里也差不多了,我等去聽聽評書如何?我家的優伶最近在外面學了一個叫封神演義的故事,聽說最近整個臨安府的評書人都在說這個故事,非常的火爆。”

  “封神演義啊,這個故事我看過。”一個老者說道。

  “哦,文博兄看過?”有人問。

  “是啊,這還是兩個多月前的事情,據說這封神演義是柳乘書院的一個叫楊三郎的人寫的,很多人都有抄錄,我兒子花了大價錢才從一個柳乘書院的一個學生手中買到一本手抄本。”

  老者說道:“我當時看的時候還只有四十章左右,最近我兒子又陸陸續續給我弄回來了后續的故事,我基本上都看完了。”

  “文博兄,能否借我看看?”一個老者朝他說道:“早就聽聞世面上出現了一本奇書,只可惜一直無緣一觀,沒想到文博兄手中就有,真是太好了。”

  “自然是沒有問題,不過借你看完后你可得還給我,這可是我的珍藏品。”叫文博兄老者說道。

  “借書的事情后面再說,既然泰安兄家里的優伶可以講封神演義評書,不如我等先去聽聽評書再說。”一個老者老者說道。

  “是極是極,我等還是先去聽評書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