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七章 西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或許是節日的影響,讓前來勾欄消遣的客人變多了,觀眾入場后,上座率竟然高達十成。

  換場的時間差不多是十五分鐘,在古代也叫一刻鐘。

  一刻鐘后,一切準備就緒,舞臺上擺上了一個桌子,一塊醒目,一把折扇,以及一壺茶水。

  這一場是武王伐紂評書,主講的是一個老先生。

  老先生往那里一座,打開折扇一揮,手中驚堂木一拍,評書就算是開始了。

  “講的沒有你的封神演義寫的好。”

  聽了半天評書,柳蓉卿湊到張青峰邊上說道。

  “還行啊,我很喜歡聽。”張青峰說。

  他聽起來確實不錯,武王伐紂的故事,雖然是一個很老套的故事,但這位老先生講起來卻有自己的特色,從觀眾們聚精會神的神色中就能看出來,這個評書很受歡迎。

  一場評書,差不多講了一個半小時,從下午四點講到了五點半,因為是夏秋之季的原因,這時候的天色還沒有黑,完全黑下來的話,差不多要等到七點左右。

  聽完評書,張青峰暗自衡量了一下,如果讓他上臺講評書,他覺得,自己根本講不了。

  他發現自己沒有這位老先生那么好的口才,這和過目不忘沒有關系。

  就算他過目不忘,能夠記得所有稿子上內容,但也就只能脫稿演講而已,講出來的東西也會干巴巴的,所以他發現他根本不適合吃這碗飯。

  評書結束后,張青峰幾人跟隨著人流離開了勾欄。

  在瓦舍出口,這里已經有一些人提前看完一場節目在等待了。

  “三郎,你們的評書好看嗎?”外面,大姐夫趙寬朝張青峰問。

  “還行,挺好看的,你那邊好看嗎?”張青峰也問。

  “太好看了,你不知道,有個人竟然可以同時拋五把刀,可好看了,還有人可以吞火,還有走索,在搖搖晃晃的繩子上走過去走過來……”

  聽到張青峰的詢問,大姐夫趙寬頓時就像是打開了話匣子一樣,滔滔不絕的講述起來,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眾人等待了一會,更多人出來了,兩刻鐘不到,所有人差不多都集合了起來。

  “走,我們回去吃飯,晚上去西湖看花燈。”

  作為帶頭人,柳林朝所有人說道。

  眾人開始返回柳家的院子,當眾人回來后,柳家人已經準備好了豐盛的美食讓大家享用。

  六點半的時候,天色還沒有黑,在柳林伯父的帶領下,所有人從新開門進入臨安城,然后橫穿整個城,又從錢湖門出,很快就到達了西湖。

  當眾人到達西湖時,這里已經變得熱鬧非凡起來,西湖岸邊,各種各樣的花燈已經被點上,不遠處的蘇堤,更是燈火通明。

  “哇,好熱鬧啊!”

  有人忍不住贊嘆。

  此時的西湖兩岸,無數游人如織,男男女女,就像是集市一般,非常熱鬧。

  這里面,更是摻雜著無數賣貨郎的叫賣聲,有賣茶水的,有賣月餅的,有賣糖的,賣點心的,等等等等,給整個西湖添加了很多的鬧市色彩。

  在西湖游玩的人,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男女老少都有,不過每個人穿的都很新,很明顯是特地打扮過的。

  偶爾,在人流中,也不乏三五結伴的年輕讀書人,他們手拿折扇,一副悄悄公子的模樣,談笑間能夠引起很多女性的注意。

  更是有達官貴人乘坐華麗的馬車出游,有的在車上掛了鈴鐺,叮叮當當清脆入耳。

  在西湖中,有很多畫舫,這些畫舫上掛滿了花燈,給西湖增添了一份別樣的風情。

  在西湖邊,偶爾還能遇到街頭賣藝的藝人,在宋朝俗稱打野呵,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

  在這一天,哪怕是乞丐,也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走,我們去蘇堤逛逛。”

  一群人朝蘇堤而去,此時的蘇堤之上,更是人滿為患。

  在蘇堤的兩邊,都掛滿了各種顏色的花燈,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人看護,防止游客摘花燈,以及給花燈添油,保證花燈能夠持續照亮。

  “哇,好漂亮啊!”很多女孩子看到這樣的場面都忍不住驚呼。

  這種場面,對于別人來說,許是非常熱鬧好玩,但是對于張青峰這個從二十一世紀來的靈魂而言,就如同小兒科一樣。

  不過能夠體驗一番宋朝的節日活動,對他來說也算是長了見識,有一種別樣的情懷。。

  一群人沿著蘇堤走了一圈,之后,柳家人又安排了一艘畫舫,讓所有人可以在西湖上游玩。

  “快看,小瀛洲上面有人在舉辦詩會,很多船都過去了。”

  “我們也過去看看。”

  看著畫舫緩緩朝小島劃去,張青峰心里也火熱起來,他感覺,自己裝逼的機會來了。

  在現代的時候,他可是背了很多詩詞,出名的中秋詩詞就有很多首。

  然而,畫舫靠岸,頓時就有人前來阻止。

  “府尹大人正在舉辦詩會,閑雜船只不得靠近。”

  言外之意,就是沒有身份的人不能參加詩會。

  由官方舉辦的詩會,能夠參加詩會的人無一不是有身份的人。

  無奈之下,眾人也只能離開,這也讓張青峰扼腕嘆息,失去了一個自我宣揚(裝逼)的機會,他穿越來的時候可是背了很多詩詞的。

  在畫舫上游玩了兩個小時,眾人下船去西湖岸邊逛了一圈,然后又進城在臨安城中逛一圈,吃了一個宵夜后,時間差不多到了凌晨。

  這時候,游玩的人減少了很多,不過依然還有很多人閑逛,特別是勾欄瓦舍,不管是城內還是城外,依然都是場場爆滿。

  張青峰和柳家人交代了一番后,和兩個姐夫一起在一家瓦舍看了一個通宵加一個上午的節目。

  這其中有評書,雜劇,戲曲,魔術,雜技,傀儡戲,影子戲,唱歌跳舞,等等等等。

  這也讓張青峰對于南宋娛樂圈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

  經過考慮,張青峰發覺,如果讓自己去勾欄表演節目,他反而更加擅長策劃節目。

  能夠在勾欄中表演節目的人,無一不是才藝無雙的,要么就是有強大的后臺,才藝一般的人大多數都只能淪為街頭賣藝的藝人。

  不管是評書也好,雜技雜劇也好,戲曲魔術,唱歌跳舞也好,張青峰都會一些,但是要他當眾表演出來,或許還需要歷練歷練。

  至于唱歌,他附身的這具身體嗓子不行,唱出來的歌他自己都不想聽,演戲的話,他也沒有這個功底。

  這樣一想,張青峰就發現,他根本就不適合吃娛樂圈這碗飯,就更別說成為大明星還名留青史了。

  這次任務對于他而言,難度很高。

  不過不管如何,他都要找出一條路來。

  PS:我前面章節都那么說了,主角經歷一個世界后,心態不會受到上一個世界的影響,該是二十來歲的心態還是二十來歲。

  還有人跟我說,你都在別的世界活了幾十年了,怎么還跟個毛頭小子一樣。

  難道我寫了上一個世界主角是老人,我下面就要用老人的行事風格和心態來寫整本書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